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系统性护理服务的应用与护理效果研究

2019-02-19陈全红卢彩萍张会访

关键词:知晓率心功能冠心病

陈全红,卢彩萍,张会访

(1.凤翔县医院内二科,陕西 宝鸡 721400;

2.凤翔县医院妇一科,陕西 宝鸡 721400;3.凤翔县医院内四科,陕西 宝鸡 721400)

冠心病是一种由心肌缺血或缺氧或心肌坏死引起的心脏病,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冠心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影响。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负面心理状态,影响治疗效果[1]。本研究分析了冠心病患者系统性护理服务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32-82岁,平均(53.24±2.11)岁。发病1-17年,平均(6.22±2.12)年;对照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1-82岁,平均(53.22±2.56)岁。发病1-17年,平均(6.21±2.17)年;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系统性护理服务。①病情评估:病人入院检查后,对病情进行充分评估和记录,通过护患沟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措施。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以友好的态度接待患者,减轻患者对医院的恐惧,耐心沟通,给予患者创造安全感,提高其依从性。介绍成功治疗案例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从而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③健康教育:通过讲座,宣传手册,多媒体和个人解释等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知识,使其消除心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提高遵医行为。④锻炼指导。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可行的锻炼计划,注意适量和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力,改善心功能[2]。⑤出院指导。出院时根据患者病情和心理状态等加强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并记录患者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出院后持续得到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以监督患者遵医行为和给予健康支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冠心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住院天数、冠心病知晓率、遵医行为护理前后患者心功能、生活质量(0-100分,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1.0统计,计量资料对应t检验,计数资料对应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冠心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相比较

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冠心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相比较[例数(%)]

2.2 护理前后心功能、生活质量相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功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 护理前后心功能、生活质量相比较(±s)

表2 护理前后心功能、生活质量相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心功能 生活质量实验组 45 护理前 3.32±0.25 52.78±0.21护理后 1.74±0.10 95.56±0.45对照组 45 护理前 3.34±0.21 52.74±0.22护理后 2.21±0.15 85.51±0.45

2.3 两组住院天数、冠心病知晓率、遵医行为相比较

实验组住院天数、冠心病知晓率、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住院天数、冠心病知晓率、遵医行为相比较

3 讨 论

冠心病是心脏病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常见于中老年人群,需及时治疗,并提供有效护理。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可通过良好护患沟通,促使患者和家属获得良好的印象,提高配合度。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可确保护理的有效性。通过个人解释或讲座集体教育,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以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并消除患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提升治疗效果的目的[3-4]。

本研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系统性护理服务。结果显示,实验组冠心病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天数、冠心病知晓率、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功能、生活质量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功能、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疾病认知和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猜你喜欢

知晓率心功能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社区老年人群早期胃癌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的调查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警惕冠心病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教育知晓率
提高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