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蒋梦麟的《西潮与新潮》有感

2019-02-17郑远思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蒋梦麟文化发展学生教育

郑远思

内容摘要:教育家蒋梦麟所著《西潮与新潮》,从自身成长出发,以讲述日常琐事的方法,叙述了自已从小求学到致力于建设中国的历程,同时也回顾了百年来最真实的中国历史发展。从私塾到西洋学堂的教育发展,从农商自足到西方思潮冲击形成商埠租界,从儒释道精神到“中体西用”的理念,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其中关于教育理念的科学论、学生教育、个人价值与社会进步的发展及民族文化的变迁值得探究与反思。

关键词:《西潮与新潮》 蒋梦麟 学生教育 文化发展

突破传统道德信条绑架的“本性”发展教育,是促进中国青年全面素质发展与改变中国文化发展命运的咽喉。教育理念在近代时期的转变与学生运动发展,将与中国文化这个生命有机体一起在历史中生长、复兴,促进文化转型与国家富强。研读教育家蒋梦麟先生的《西潮与新潮》一书,我们至今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一.学生教育:超越激进,文化革命

蒋梦麟先生生活在世纪见证时期,回顾作者身经目睹的过去50年到作者

研习已久的中国悠久历史,作者贴近读者的日常心理,以较为客观平直的态度陈述这段发人深省的时光。而先生所讲述的关于大学治理以及学生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决定国家发展的一股核心力量,同样也是中国文化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

先生从小在私塾学习“摇头晃脑”到后来转至浙江接受了西洋学堂的教育,在那里接触了语言和科学,便进一步思考了外国发展的“理论观”与中国本土的“实用论”,由此更努力留美进行深造。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曾进当时的“文化酝酿源泉”商务印书馆当编辑,并与几位朋友在国立北京大学和江苏省教育会赞助下开始发行《新教育》月刊,担任主编。文字思潮引领当时的知识分子思想觉醒,在该杂志秉承“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的社会”的主要目标进行时,新思想宣扬的民主科学也进一步与旧信仰传统展开猛烈抨击。激烈言辞固然给读者带来强烈冲击,全国的人民普遍沾染上知识革命情绪,影响了当时最为热血的年轻学生,侧面上带来了别开生面的一场学生教育。

除此之外,《新教育》月刊还有蒋梦麟先生个人在教学法上的一些思想主张。从教育原理出发,拥护杜威教授在《民主与教育》中的主张,强调儿童的需要,并结合中国传统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中国儒家传统的“性善论”教育在历史教条中将“发展本性”变为遵守传统道德,而似乎脱离了西方“关注儿童”最初的涵义。孟子的思想也许需要部分转换,中国青年儿童不需要在不合现代需要的刻板行为规律中来找寻解放自己的方法。先生自小接触的私塾、科举教育便就是在大人的需要下用书本直接填充,而每个青年都是独立的行为个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在儒道的道德信条下去绑架可能改变中国未来的新生一代思想的可能,而要结合“性本善”来“发展本性”了。《西潮与新潮》中处处都有这样的文化碰撞,如何改变我们的破旧信条将教育进行变化,先生给出了令人欣慰的答案。这样的指导思想促进了《新教育》杂志的成功,同样为先生与北京大学搭桥,使他之后进入了这个知识革命的大漩涡,为改变中国教育文化献出自己的力量。

所有的旋涡都需要初期丢进湖里的那块石头,才能在湖面上泛起一层又一层涟漪,荡漾在竭待复兴中。从“京师大学堂”发展到后来的北京大学以及浪涌般的思想革新和学生运动,便是这股“涟漪”的力量。当时,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陈独秀先生提倡德先生与赛先生,认为那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武器。而北大的哲学教授胡适则在那时进行了文学革命,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作为表达工具。这样使知识由原来士大夫的专利品变成了普及知识、影响广泛的“日用品”,这使得北京大学的学生教育更加发达,这片知识沙漠上的绿洲便慢慢萌发了知识革命。中国学生尤其是当时的北大学生作为精诚励志的典型代表,是接受西方文化和思想开始转变的先行者。思维冲击后的热血青年,突破了传统道德系统约束的“三纲五常”,取而代之将“民主与科学”作为信条。他们将自己骨子里的反抗转变为激进运动来抒发,以此为典型的就是学潮运动。最早的学潮运动是发生在上海南洋公学里的“饭厅风潮”,但是后来急速扩展、影响深远,甚至在杭州中学中厨子与学生发生了惨案而导致学生死伤多人,学生的力量和革命的热情由此萌芽出推动中国革命、中国文化发展的先进力量。如后来第二次的学生反抗运动是在1919年5月4日于北京爆發,即著名的“五四运动”。三千学生在北大的一群学生领导下于街头进行游行示威,高喊着“抵制日货!”“打到卖国贼!”的口号标语。公认的三位“亲日派”官员被学生围个水泄不通,闯入屋内暴打并砸烂东西,最后全体学生均被警察和宪兵关入大狱。事后有学生出逃发表电报将消息广泛传播至上海,工人开始罢工,租界和官员们的日常生活无法便利,各地学生就在群众的“茫然支持”下获得胜利而骄矜自喜,也更加拨动了人民的心弦。“五四”事件的结束是对中国的学生教育和文化发展带来新的考验,本就违背了儒道的“君臣”之道,同时也和传统所教学的“修身齐家”然后再“治国平天下”的道义不符,这便是中国的全新转点。

蔡校长在此事风波下辞去校长一职,他明白学生的爱国热情本就无所谓对错,但他从未在心中鼓励学生进行学潮,并也明白如此一来,纪律意识和权力欲望将会把学生引向极端。蒋梦麟先生就在这样的风口浪尖走上了“北大校长”这个“掌舵者”的危险境地,军阀割据、革命主义盛行,先生在文中平实的叙述口吻中感受到他莫大的悲哀:心痛逝去的学生、心疼危亡的国家。后来,学生运动已成为家常便饭,从缴纳日常的学费到教授们的月俸稀缺,从下到上学生们都坐立不安,奋起反抗。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知识革命下该有的反映吗?也许是我们文化底蕴下的“本性教育”压抑了全国人民的本性,我们试图在寻找可以发泄自己不满和把时代的错误归咎在无用之处的窗口,学生也是这样的心态。这不是先生心目中的学生教育,也验证了先生口中的“文化奴性”的爆发对面。可同样有这样一群学生为了自己的国家,强烈反对政府的不作为和宪兵的欺软怕硬,敢于发出“你们只会打自己的中国人,为什么不去打日本人?”的质问,我们见识到新生学生的力量。学生教育或许不应该靠着一腔革命热情和怒火来作用,我们要反观自己的差距,当我们着眼于钻研纯粹科学理论,这种中国人只会询问“这有什么用?”而外国人会刨根问底“这到底是为什么?”的角度出发时,知识革命的目的才有所达到。先生眼中“中体西用”才会在文化上有所作用,想到其中的一句话“天下事只有少数人肯发神经病,把一件事似疯如狂地向前推进,终有达到目的的一天!”,这样的“似疯如狂”取而代之的不是“学潮”的改革换新,而是学生教育和文化理念的如饥似渴地发展。将中国学生教育脱离传统道德信条的牢笼,放之于全面的“本性”发展方向;将学习研究的方向从“实用型”基础转变至“立论型”研究方向;将学习激情与教育放置在统一的纪律与规则意识下,便是中国学生教育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文化发展:突破自我,融归于新

文化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它在不断地生长、发展,同时也会衰老,死亡。文化若能不断吸收新养分,并保持新陈代谢的作用,那古旧的文化将会日久弥新,即便衰老也仍然可以复兴。蒋梦麟先生在文中说到,大多数文化的发展都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内在的,基于生活的需要。也就是说,由于人们的生活中拥有更高的追求需要满足,不得不想出种种办法来创造发明,这便于客观之中促进文化的发展。另一个是外来的,基于环境的变迁。[1]当我们四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改变旧有的习惯来适应这样的新变化,就需要采取新的适应方法。这样在新的环境中适应,我们总会受到新事物的影响,使文化发展也在两者交汇的共同因素中受到影响。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正是在这两种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踏上了全球化浪潮的火车。

分析日新月异的文化变化中,为什么中国文化还能存在,其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善于模仿学习而适应,形成新的文化。先生所关于“学习”的理念颇有趣味,学习的“习”字被解释为“鸟数数飞”。不断地学飞叫做习。“学”字里面含有原理的意思多,而“习”字里含有仿效的意思多。因此“学习”是有两种含义的:一是根据思想而学,一是根据仿效而学,因此人类的进步是依靠学与习交互进行的。思想浪潮引领的文化革命正在学生教育中发展,我们的仿效改变也就尤为重要。同理处之,中国在面临西方的浪潮中,外来的文化若能适当地采取,并且适应本国的文化,是能够帮助本国形成全新的势力而解决本国问题的。在某种程度上说,进来融合本国文化的因素,在初期虽然有不相适应的成分,甚至形成了背道而驰的冲突因素,会引起反抗与不满,但却可以与我们的文化融合,成为其中的一部分。之后经过相当时期的发展,若能打破本国的破旧道德信仰教条,结合冲击因素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发展方向,并且不脱离全球化目标,这将会产生一种更高更为崭新的文化。举例佛教,从东汉到宋朝由外来物慢慢成为我们自己的思想体系,以及当初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生存而学习匈奴的服饰和骑射就是很好的榜样。

放在近代来说,近代西洋文化的输入,初期就是由日本转译过来,稍后才直接由西洋输入中国。西洋的战争冲击给中国政府的军队建设敲响了警钟,沿海商业发展为中国近代化民族产业发展打开全新的大门。文化冲击带来的不是完全侵略,同样为我们的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有识之士从其中发现差距,奋起力追。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而觉醒,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以及“倭寇之国”在短时间内竟然吸收了西方的精神而将自己发展的如此强大,便倡导“中体西用”等学习手段。外来文化的影响从不同对立面角度分析,带来的影响总归是“伤痛”中保存意义的。其進入途径一般有两个,一是冲突与战争而进来,二是和平的交往而进来。[2]放在我国被打开的大门和付出的沉重代价,或许冲突与战争带来的影响更为确切、深刻。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的那段历史中,我国的工业、农业、商业以及广泛的学术研究,革命思潮都在发生着变化,这正是“在苦痛中伴随着希望”。同时因为中华文化拥有着吸收和学习的能力,我们才能在觉醒之时进一步缩小和先进的差距,在近代发展中展现一个与时代文化融合起来的,崭新的灿烂新文化。

三.结语

记得在《新潮》引言中,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这本书里要讲的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经验。经验是宝贵的;可是宝贵的经验是付重大的代价买来的。个人的经验如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经验,也是如此。

书中所记录的,不仅仅是蒋梦麟先生的童年、青年以及老年时期的人生事迹和经历,这本自传性质的作品承载了太多太多,我们在其中看见了因为认识到纯粹科学而想投身教育的学者,也看见了面对西方侵略者宁死不屈守护北大学生的校长,更看见了痛心于军阀割据、流离失所的广大壮丁最后不投志于国,反而横尸遍野的悲惨景象。这部作品不仅有敏锐学者的思想捕捉、教育家的光荣使命还有政治家的冷静沉着。

引用1919年9月《新教育》上发表的《新文化的怒潮》中的话,其中说到:“青年青年,你们自己的能力就是水。运用千百万青年的能力,就是决百川之水。集合千百万青年的能力,一致做文化的运动,就是汇百川之水到一条江里,一泻千里,便成怒潮,就是新文化的怒潮。就能把中国腐败社会洗得干干净净成一个光明的世界。”我们明白,今天也将在未来的某一天被写进历史,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蒋梦麟.西潮与新潮[M].北京:中华书局,2017:1

[2]蒋梦麟.过渡时代之思想与教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3]胡适.胡适学术文集·教育[C].北京:中华书局,1998:131

[4]阮巧玲.蒋梦麟的历史教育观及其当代启示[J].史海勾沉

[5]高智熊.穿越实用和道德藩篱的近现代科学和科学教育——读蒋梦麟自传《西潮与新潮》[J].中国教师,2010,(124):63—64

[6]鲍家麟.从西潮到新潮——蒋梦麟的文化教育观[N].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

[7]熊春文.过渡时代的思想与教育——蒋梦麟早期教育思想的社会学解读[J].北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5(2):59—80

[8]常河.科学之精神社会之自觉——不该被忽视的北大校长蒋梦麟[J].探索与争鸣

注 释

[1]蒋梦麟:《西潮与新潮》,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1月版,第398页.

[2]蒋梦麟:《西潮与新潮》,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1月版,第405页.

猜你喜欢

蒋梦麟文化发展学生教育
蒋梦麟人财两失
唐宋交通发展对文化交流影响几何
蒋梦麟软硬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