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小说《等》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技巧

2019-02-17周国瑞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表达技巧

周国瑞

内容摘要:微小说的创作者敢于“戴着镣铐跳舞”,不仅能在千字左右的有限篇幅里,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常人的喜怒哀乐,而且还能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新颖的表现形式与贴切的表达技巧来吸引读者、感动读者。如在微小说《等》中,创作者就采用了一种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叙述故事、推进情节、刻画人物、表现情感;还采用了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思想性和感染力,突出并深化了作品主题。

关键词:微小说创作 表現形式 表达技巧 内心独白 乐景写哀情

我很佩服那些微小说的创作者,因为他们敢于“戴着镣铐跳舞”,不仅能在千字左右的有限篇幅里,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表现常人的喜怒哀乐,而且还能创造性地运用一些新颖的表现形式与贴切的表达技巧来吸引读者、感动读者。如下面的微小说《等》就是这样一篇作品,原文如下:

佚 名

“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好了”,看着婴儿床上的6个月的儿子,刷着奶瓶,妈妈说。

“等孩子上了小学就好了”,幼儿园门口,妈妈幸福地憧憬着,转身向菜市场走去。

“等孩子上了初中就好了”,妈妈洗着孩子的衣服,精力十足。

“等孩子上了高中就好了”,看着孩子的初中课本,妈妈一脸茫然。

“等孩子上了大学就好了”,十二点了,孩子屋里的灯还亮着。妈妈也睡不着。

“等孩子毕业了就好了”,儿子发来短信:妈,考研需要资料。妈妈默默地拿出工资卡,走向电脑。

“等孩子结了婚就好了”,看着儿子与儿媳的婚纱照,妈妈把去海南旅游的计划取消了。

“等孙子长大了就好了”,婚后一年,孙子落地。妈妈忙里忙外,带孙子一带就是三年。

终于,等来了自己的自由。时间的自由,金钱的自由。

下周去海南,下下周去哈尔滨,下个月去日本呢,还是去泰国呢,心里着实纠结。

电话响起,“妈,小文怀孕了,你准备好,我后天去接您。妈,小文真听话,二胎政策刚下来,她就怀孕了。哈哈,妈你高兴不?”

放下电话,妈妈嚎啕大哭起来。

(摘选自《今日头条》)

我们知道,文学作品都是表达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而这种表达方式,不是通过发表议论或高喊口号来实现的,而是借助语言文字,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和某个故事载体来反映现实生活,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推动读者进行自己的思考与判断,什么是生活中的美,什么是生活中的丑。微小说《等》的创作者(佚名),就是这样做的,他(或她)巧妙地通过一个故事的讲述,表达了他(或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完上面的微小说《等》,其实它的故事内容并不复杂,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单亲妈妈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儿子,直至孙子。但创作者在这篇让人笑着流泪的微小说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却不仅仅是在歌颂母爱和赞扬母亲的伟大,而且还是在对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不理解父母一生艰辛、成家立业后仍在“傍老”“啃老”的子女,给予行为上的批判和道德上的谴责。总之,读完这篇微小说,我(一定还有许多读者)的心情十分沉重。这沉重的心情里面,既有一种对那虽然身体已经长大且已娶妻生子、实则心理始终没有断奶的不懂事儿子的深深怨愤,又有一种对那数十年如一日(若从本人生子到子生又子,再又帮子带孙子,至少有三十年吧),不顾辛苦和劳累,心甘情愿地奉献自己青春年华和工资积蓄的伟大母亲的深深敬爱。大凡能让人爱恨交织并明辨是非的文学作品,无疑是思想性和审美性俱备的艺术佳作。

然而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只是抒发以上自己阅读了微小说《等》之后的感慨,而是想着重赏析一下它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技巧,因为这能有效地帮助或启发更多的微小说创作者去进行更好的文学创作。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表现形式与表达技巧都是为作品内容和作品主题服务的。新颖的表现形式和贴切的表达技巧,一定会增强文学作品的阅读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下面就分别对微小说《等》的新颖的表现形式与贴切的表达技巧进行赏析。

先说,我之所以认为微小说《等》的表现形式十分新颖,是因为创作者在作品中采用了一种以“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叙述故事、推进情节、刻画人物、表现情感。

根据《百度百科》关于“内心独白”词条的介绍,“内心独白”本是现代小说,特别是意识流小说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手法。其特点是用第一人称直接或用其他人称间接描写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活动,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由于意识活动的无逻辑性和随意性,这种表达手法往往打破了线性发展的结构,不受时间、空间、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常常出现时空的颠倒和跳跃。通过自由联想,过去、现在和将来相互交织,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线条和多透视的立体结构。通过这种表现手法,人物的杂乱无章的意识之流,如对往事的回忆、对外部世界的印象、某种情境下的情绪、偶然产生但又瞬息即逝的念头等等,得到再现,使读者似乎能直接观察到人物的意识过程。

在微小说《等》中我们看到,创作者显然并不仅仅是把“内心独白”用作于描写作品主人公——单亲“妈妈”的意识活动和内心世界,而且还把“内心独白”作为整个故事呈现的主要方式和显示情节发展的明晰过程。并且它还不是“人物的杂乱无章的意识之流”,而是脉络清楚地反映了单亲“妈妈”从“儿子”出生——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成家、生子——帮带孙子的每一个阶段的情感活动与生活历程。尤其是单亲“妈妈”的所有“内心独白”,全部是由“等孩子……就好了”这一简短句式来构成的,它集中寄托了一位单亲“妈妈”对孩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盼望。而我每读到一处“等孩子……就好了”的“内心独白”,同时看到这位单亲“妈妈”无怨无悔地、默默无言地给“婴儿床上的6个月的儿子,刷着奶瓶”;站在“幼儿园门口,妈妈幸福地憧憬着,转身向菜市场走去”;“洗着孩子的衣服,精力十足”;“十二点了,孩子屋里的灯还亮着。妈妈也睡不着”;“儿子发来短信:妈,考研需要资料。妈妈默默地拿出工资卡,走向电脑”;“看着儿子与儿媳的婚纱照,妈妈把去海南旅游的计划取消了”;儿子“婚后一年,孙子落地。妈妈忙里忙外,带孙子一带就是三年”……我心里就为从这位单亲“妈妈”身上所体现出的伟大母爱和奉献精神而深深感动!当然,这无疑是与创作者在微小说《等》中,创造性地将“内心独白”赋于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分不开的。

再说,我之所以认为微小说《等》的表达技巧十分贴切,是因为创作者在作品中采用了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强化了作品的思想性和感染力,突出并深化了作品主题。

因为母亲的恋爱、怀孕、生儿、育儿,毕竟是一段段快乐的人生经历;母亲伴随儿子的成长、成家、添孙、带孙,毕竟是一个个喜悦的发展过程,所以,整个作品背景与情感基调应是以“乐景”为主的。按照常理,处于乐景之中的人的情感,应是快乐开心和无忧无愁的,然而,读完微小说《等》,我(一定还有许多读者)却快乐开心不起来,反而会像作品中的单亲“妈妈”一样,除了苦闷忧愁,甚至有时会在心中“嚎啕大哭”一场。作品能产生这样艺术效果,显然是作者聪明而贴切运用了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表达技巧。“乐景写哀情”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它是用衬托的手法来表达诗作者(或诗中主人公)孤独凄凉的思想感情,以乐衬哀,其哀益深。

我们在微小说《等》中看到,从儿子出生,直到儿子也生了儿子,尽管单亲“妈妈忙里忙外,带孙子一带就是三年”,总的生活氛围是令人愉快和幸福的。特别是——“终于,等来了自己的自由。时间的自由,金钱的自由。”“下周去海南,下下周去哈尔滨,下个月去日本呢,还是去泰国呢,心里着实纠结。”——单亲“妈妈”的这两段“内心独白”,更是把一种终于被解脱的愉快和可有多种选择的幸福(除了旅游地点,还可能包括未来的婚姻),推向了极致,同时也把作品中的“乐景”营造得令人羡慕和向往。然而,儿子的一个报喜电话:“妈,小文怀孕了,你准备好,我后天去接您。妈,小文真听话,二胎政策刚下来,她就怀孕了。哈哈,妈你高兴不?”就使得整个故事的剧情徒然反转——生活的喜剧成了单亲“妈妈”的悲剧——已成为奶奶的她又将重复那种从“孙子”出生——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毕业、成家、生子——帮带孙子的儿子……这一艰难而漫长的历程。彼时彼刻,我们将再也不会听到那种“等孩子……就好了”的、充满美好希望的“内心独白”了。儿子在那边电话中的开心“哈哈”大笑,与妈妈在这边接电话后的“嚎啕大哭”,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比。这“哈哈”大笑声与“嚎啕大哭”声,如同根根钢针刺痛了我(一定还有许多读者)的心。

因为我从儿子在那边电话中的开心“哈哈”大笑声中,看到的是那身体已经长大且已娶妻生子、实则心理始终没有断奶的儿子的愚蠢、无知、不懂事和毫无责任感。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不关心、不理解母亲的真正快乐和幸福是什么,不是抚养了儿子又抚养孙子,照料了一个孙子又去照料第二个孙子,就是快乐和幸福。父母为子女辛劳、奉献了一生,理应有自己晚年的生活内容与精神追求,而抚养孙子、奉养父母则应属于做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可那儿子却全然不知这些,真让人可怜又可恨!

从单亲“妈妈”在这边接电话后的“嚎啕大哭”声中,我们不是看到她在喜极而泣,而是感受到了她身为母亲的一种深深无奈,以及她为子孙奉献了前半生却再无时间“等孩子……就好了”、再无机会去追求自己后半生幸福生活的一种深深绝望。这种“嚎啕大哭”,宣泄的是长年郁积在单亲“妈妈”心底的种种辛酸、委屈或痛苦(因为作品中没有交代为何母亲年纪轻轻就单身抚育儿子的原因,只能任由读者去猜想和体会)。可因为她疼爱儿子、疼爱媳妇、疼爱孙子,所以,伟大的母爱使她无法拒绝儿子的恳求:“妈,小文怀孕了,你准备好,我后天去接您。”所以,从这位妈妈闻喜不喜反而“嚎啕大哭”声中,我更感受到的是一种弦外之音和韵外之旨——这是微小说创作者在借母亲的“嚎啕大哭”,控诉和谴责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不理解父母一生艰辛、成家立业后仍在“傍老”“啃老”的无知子女们——这应是微小说《等》的深刻的思想意义所在!

总之,微小说创作者用儿子“哈哈”大笑的快乐之甚,衬托出了单亲妈妈“嚎啕大哭”的哀伤之深。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表达技巧,被创作者贴切地运用到微小说《等》中,可谓独具匠心!它对于深化作品主题——在歌颂母爱和赞扬母亲的伟大的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那些不理解父母一生艱辛、成家立业后仍在“傍老”“啃老”的子女,给予行为上的批判和道德上的谴责,无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微小说《等》的文字简短却意味深长,故事平凡却主题深刻,人在笑中读完却掩卷落泪,足见其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非同寻常,特推荐给大家读一读,思一思,议一议!

猜你喜欢

表达技巧
学之有味,行之有效
The Expression of British Humor in Downton Abbey
职业能力大赛视角下辅导员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探析
科普辅导员的言语沟通艺术
专题摄影表达技巧探析
标新立异二月花,含英咀华咏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