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公寓安全教育研究

2019-02-16张明月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公寓微信大学生

张明月

(青岛理工大学 琴岛学院,青岛,266106)

21世纪是移动互联网的数字化时代,高等教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这些影响推动着高等教育各项工作不断革新和重造。如何顺应时代潮流,用好移动互联网技术,需要高等教育工作者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来思考和处理问题。

高校作为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安全稳定是关系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高校生源持续上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学分制改革不断推进,使宿舍成了高校学生主要聚集和活动的场所[1]。公寓安全成为高校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更好地维护公寓安全、减少公寓安全事故、创造和谐的公寓安全文化、培育高水平的公寓安全管理队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公寓安全必须面对的问题。

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催生了现代社会最强大的智能化工具——智能手机。手机的便携性和简便性受到了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们的青睐,几乎每个大学生人手一部,手机已经进入了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高校应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高校公寓安全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将移动互联网思维运用到高校公寓安全教育工作中,从安全教育课程、公寓安全教育知识宣传、公寓安全活动开展和公寓安全预警联动机制等方面进行改善,从而提高大学生自我安全教育的意识和素养。

1 传统高校公寓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知识宣传渠道有限,学生自我安全教育素养缺乏

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公寓安全知识的宣传渠道主要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演练、逃生演练、安全知识普及和宣传、安全活动的开展等。很多安全知识的宣传流于形式,是“为了宣传而宣传”,而从未考虑到“为什么宣传”“如何宣传”的问题。教育者对安全教育的态度决定了学生对公寓安全教育的态度。很多学生觉得安全教育是学校的任务和责任,对安全教育缺乏重视,对安全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是被动的接受者,安全教育开展得好与不好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有调查显示,我国大学生缺乏自我安全教育的意识和素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警惕意识差,安全防范技能缺乏[2]。

1.2 公寓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素养有待提高

国内高校公寓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性,很多高校公寓安全教育师资队伍由高校辅导员或思想道德修养、法律专业教师担任,没有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教研室,很多教师从事安全教育只是一种兼职。如何规避安全隐患,提高大学生自我安全教育的意识与素养需要一个长期的、系统的、专业的培养过程,需要一批专业的师资队伍。

1.3 公寓安全预警联动机制不够健全

公寓安全危机事件的应对与处理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考验一个学校安全教育效果的关键。目前,国内高校公寓安全事故预警联动机制不完善,各部门信息沟通不顺畅,资源分配和配置效率不高。尤其是与地方公安部门或学校驻地派出所缺乏联动,不能第一时间做好事故的处理与善后。

1.4 公寓安全教育活动脱离学生心理,公寓文化建设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高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形式单一。主要是宣传、演练、征文、签名等,一成不变的活动形式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所取得的效果会适得其反。有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没有用,原因是安全教育活动形式过于无趣[3]。学生在安全教育活动中没有自主权和选择权,活动形式枯燥陈旧,很多活动不能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创新举措

2.1 互联网创新了大学生公寓安全知识宣传形式,能够提升大学生自我安全教育素养

据统计,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有90.1% 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 25.2%,大学生已成为学生上网群体的主力军[4]。大学生思想新颖、心态阳光,对于新事物、新技术易于接纳和使用,因此大学生已经成为使用新型传播技术的主力军。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重要的传播工具,微信、QQ、微博、游戏、阅读、娱乐等都是大学生青睐的智能手机功能。智能手机的便携性和简便性使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通信工具,而是已经成了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发展的趋势是要因时因势利导,应该顺应趋势,对学生思想进行引导。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出现,为高校公寓安全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公寓安全教育应该抓住移动互联网这一先进渠道,创新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例如,微信是目前高校大学生使用范围最广的一款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几乎每个拥有智能手机的大学生都会安装微信功能,并能够熟练使用。微信最大的功能是能够轻松实现内容的即时分享。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专门的安全教育微信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发布安全教育知识,进行线上安全教育。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安全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教育效果并不明显,教育内容依然囿于传统安全教育内容的老旧、枯燥、单一,所进行的安全教育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平台参与人数不多,大学生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情况,高校应该改革和创新安全教育微信平台内容与模式。首先,成立专门的微信平台管理机构及专门人员。在微信平台的管理上要有一个统筹规划机构,并有专门专业人员每天定时推送安全小知识,这样可以保证微信平台运营具有系统性和长久性,长久地坚持本身就是给学生传达了一种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其次,扩展公寓安全教育内容。不仅要宣传财产、交通、人身、食品、卫生等传统安全教育内容,更要加大非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如法律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等安全知识的宣传。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网络的兴起,非传统安全范畴引发的安全隐患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安全,当前大学生网贷受骗事例屡见不鲜。因此,作为高校微信安全平台应该发布一些大学生感兴趣的,对自身切实有用的安全教育内容,这样才能提高微信公众号的点读量,才能吸引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再次,微信平台发布形式要新颖。微信的功能不仅能支持文字,还能支持图片和视频,而且还能互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快速阅读已经成了年轻人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尽管专家对于快速阅读、碎片化阅读评价褒贬不一,但高校公寓安全教育的宣传要抓住大学生这一阅读特点,加大图片和小视频等直观形象内容的推送。对于特殊安全事件发生时,可以集中以“实例法”和“专家视频点评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最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开发微信平台的互动功能,让学生成为微信平台的主角。例如可以定时发布学生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利用手机自己拍摄公寓安全教育的故事、案例、小品等。针对某一公寓安全隐患进行网络辩论、安全知识漫画、安全教育微电影等,通过网上投票的形式实现传播、评比的自主化和自媒体化。既宣传了安全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高校公寓安全教育,不仅有利于安全知识的普及,而且能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自我安全教育意识,最终提高大学生自我安全教育素养。

2.2 移动互联网丰富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

学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视的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是否开设有关的安全教育课程,这个课程是否是必修课,是否有专门的安全教育教研室和专业教师团队。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学生重视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学校没有一个系统的课程设置,没有一个相应的考核制度,学生能否毕业与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直接关系。首先,安全教育要在学校的必修课清单中,学校在教学管理上要给予高度重视,这是为全体学生传达出了一种学校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态度。其次,安全教育课程质量关系到学生对该课程的认可程度,关系到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的效果。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用新的传播技术武装我们的安全教育课堂,让学生愿意成为安全教育中的主体,这是所有安全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可以用新技术来改造,比如慕课、超慕课、翻转课堂、移动课堂、移动教育App、微课堂、微助教、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移动微学习等。

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主要是普及安全知识和要求学生掌握安全技能,最终提高学生安全素养的常识性课程。目前,“微助教”和“手机App”是移动互联网与教育在高校教学中的有效融合,这两种教学模式也完全适用于安全教育课程。学生必须带着手机来上课,手机就像纸和笔一样,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工具。学生通过加入相应的微信平台或App,就进入了签到模式,通过扫脸签到,正式上课就开始了。教师在课前将相应的知识发到微信平台上,可以是相关的安全教育知识,也可以是下次课要讨论的案例等。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在课堂上通过手机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人的观点都会显现在讲台前的投影幕布上。学生能够参与和分析答案的解析,对于存在的问题随时可以向教师提出,大大提高了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通过App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资料,尤其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可以把各自查到的答案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在“微助教”公众平台中,学生签到、答题和参与讨论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互动完成后,“微助教”会马上统计出学生的参与成绩,并通过数据和图表的形式,传达给教师,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学生的表现,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予相应的成绩。而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随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指尖上的课堂”即“基于微信服务平台的微课堂”成为一种新的移动学习工具。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给高校安全教育课堂提供了新技术的支持。一部智能手机、一个无线网络就能将一个课堂变得非富多彩,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同时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时空距离。

3 移动互联网充分发挥了高校公寓安全预警机制的联动作用

公寓安全事故的预警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环节,以往由于技术的局限,学校各部门的资源调配存在很大困难。移动互联网的出现,通过微信平台等软件可以成立学校保卫处、学生处、院系、班级、学生等队伍的联动,还可以将驻校派出所、学生家长等人员加入安全信息交流和预警平台,将校园治安动态、安全教育知识在平台上发布。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学院所有的安全队伍都集中起来,有利于资源的分配和各队伍的联动。

4 移动互联网为创新大学生公寓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提供了技术支撑

大学生公寓安全教育活动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公寓安全教育活动应顺应学生心理,利用微信平台、微博、QQ、论坛等移动互联网技术,丰富大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形式和内容,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安全教育活动的主力军,增强学生自我安全教育的能力和素养。例如,开设公寓安全教育知识竞赛,竞赛结果实时发布在微信平台,提高竞赛的宣传力和影响力。举办公寓安全知识DV大赛,鼓励大学生用手机自己拍摄一些与大学生公寓安全教育有关的真实案例或情景故事,视频要短小精悍,通过微信平台或QQ群等方式将视频发布在网上,让大学生自己通过网络投票评比。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学生能够从自身视角来寻找安全教育的素材和视角,符合同龄人的心理,从而实现安全教育的朋辈互助。鼓励大学生自编自排公寓安全教育情景剧或小品,利用微信、微博、QQ进行宣传和评比,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意义。开展公寓安全教育主题辩论赛,给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以比赛的形式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寓教于乐。开展公寓安全标兵宿舍评比,鼓励学生们在网上投票,树立学生自我安全教育意识,用优秀宿舍带动全体宿舍,发挥榜样作用。

总之,“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公寓安全教育应顺应时代要求,用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更新公寓安全教育的观念和思路。在公寓安全知识宣传、安全教育课程讲授、公寓安全预警联动机制建设和公寓安全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我安全教育的素养和能力。

猜你喜欢

公寓微信大学生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数字公寓
微信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