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的影响

2019-02-1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尿毒症净化优质

尿毒症又名肾功能衰竭综合征,主要是指因肾功能严重受损导致人体无法通过尿液将体内水分以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而造成的毒害症状[1]。尿毒症作为肾内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血液透析进行替代治疗,但由于治疗费用高昂、易出现并发症等原因导致患者存在巨大经济压力与心理负担,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并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普遍偏低。故本院尝试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旨在探讨整体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肾内科于2016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9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优质组(n=48)与对照组(n=47)。其中,优质组中,男23例,女25例;年龄31~69岁,平均(42.3±3.2)岁。对照组中,男22例,女25例;年龄30~68岁,平均(41.9±4.1)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均符合WHO关于尿毒症的相关诊断标准[2-3];(2)经临床诊断为尿毒症患者;(3)出现食欲不振、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症状;(4)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3 排除标准

(1)合并肾脏外的其他内科疾病患者;(2)严重心、肝、肾器官功能障碍者;(3)瘫痪或丧失行动力患者;(4)其它不适合血液透析者;(5)精神类疾病患者。

1.4 护理方法

1.4.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肾内科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进行常规宣传教育;预防感染;配合部门医生相关治疗工作;检测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常规查房;满足患者其它合理需求。

1.4.2 优质组 给予优质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心理护理。深入与患者交流沟通,全面评估其心理状态并在患者家属配合下针对患者存在的负性情绪给予安慰、劝解,鼓励其主动与病友交流沟通并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帮助其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治疗。

(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尿毒症的发病机制、治疗过程以及血液透析的作用、血液透析的必要性等相关知识,指导其检测血压、尿液,教会其学会识别并简单处理一些常见并发症。

(3)营养支持。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建议患者戒烟戒酒,多食新鲜蔬果,补充维生素,饮食应尽可能清淡,少盐、少脂、低蛋白,慎食含钾高、含磷高以及草酸含量高的食物。

(4)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调整病床高度,使患者保持较为舒服的体位而又不影响其血液透析。鼓励患者在规律作息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有氧运动以增强抵抗力。如打太极、散步、柔软体操等。

(5)营造良好环境。注重病房清洁卫生,并定时进行通风换气,保证病房温度适宜,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以改善患者睡眠,促进患者恢复。

1.5 评定标准

(1)心理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心理状况越差,当患者评分大于50分为轻度焦虑,当患者评分大于50分为轻度焦虑;(2)净化效果:检测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尿素氮(BUN)水平、磷(P)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3)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及活力(VT)进行评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优质组血液透析患者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比

干预后,优质组血液透析患者尿素氮(BUN)水平、磷(P)水平、C反应蛋白(CRP)以及β2-微球蛋白(β2-MG)均较对照组患者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优质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及活力(VT)4个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尿毒症发病率一路飙升,且逐渐出现年轻化趋势。相关资料显示,尿毒症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极易被忽视,当患者发觉身体不适时往往已丧失肾功能,为时已晚。因血液透析可部分代替肾脏功能对患者体内代谢废物进行清除,故针对该病,临床上多采用透析治疗。但血透费用高,加之治疗时间长,期间易引发感染、贫血等各种并发症,导致患者心理负担重,不愿配合治疗,严重影响患者净化效果及生活质量。

表1 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

表1 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

注:与干预前相比,①P<0.05,与对照组相比,②P<0.05

优质组 48 61.24±5.27 42.13±4.87①② 57.32±5.12 41.65±3.35①②对照组 47 62.32±5.38 52.15±5.01① 57.21±4.98 50.88±3.12①

表2 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比较(±s)

表2 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净化效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②P<0.05

优质组 48 14.5±5.1② 1.5±0.3② 10.8±2.6② 4.7±2.8②对照组 47 33.1±6.7 2.6±0.9 18.2±3.8 2.6±0.4

表3 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表3 两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②P<0.05

闵小琴等[3-6]在相关研究中提到,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负性情绪。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优质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给予其安慰与劝解,可有效缓解患者因手术费、术后并发症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鼓励患者主动与病友交流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通过对优质组患者行体位干预,使患者保持在一个较为舒适的体位,可缓解患者因久卧产生的焦虑、不安等负性情绪[7]。研究结果中表1显示,干预后行整体护理干预的优质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仅给予常规肾内科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提示优质的整体护理可有效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这与毕珺等[8]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抑郁的影响中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此外,通过对优质组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在患者家属、病友以及医护人员的鼓励下,可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以及战胜疾病的勇气,提高治疗依从性;通过对优质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尿毒症相关疾病知识以及血液透析的作用、必要性,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尿毒症的认识,并使患者意识到进行血液透析的重要意义,增强其治疗配合度;通过对优质组行营养干预,叮嘱患者慎食高钾、高磷、高蛋白食物,可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体内毒素沉积[9-11]。研究结果中表2显示,干预后优质组患者尿素氮(BUN)水平、磷(P)水平以及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均低于仅给予常规肾内科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提示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尿毒症患者的净化效果。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优质组患者行营养干预,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帮助患者建立良好饮食习惯,及时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可有效减少患者出现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通过对优质组患者进行锻炼指导,鼓励患者适当参与户外活动,一方面可使患者通过有氧运动增强抵抗力以及活力,另一方面可使患者通过户外活动宣泄负性情绪,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12]。同时,通过对优质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识别并处理常见并发症,可有效减轻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此外,通过对优质组患者营造良好环境,保证病房常开窗换气以及清洁卫生,为患者营造舒适的病房环境有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恢复。研究结果中表3显示,干预后优质组患者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及活力(VT)均较仅给予常规肾内科护理的对照组患者高。提示优质的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与李慧等[5]在相关研究中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优质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净化效果以及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尿毒症净化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多功能净化机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