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养蜂产业概况及发展建议

2019-02-13

饲料博览 2019年6期
关键词:蜜源供销蜂产品

关 毅

(牡丹江市蚕蜂技术指导站,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养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方式,尤其是在黑龙江省,这里生态环境优越,农业资源丰富,为养蜂产业提供更多实操性的条件。

1 黑龙江养蜂产业自然概况

1.1 地理环境因素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这里土地资源丰富,森林茂密,光照充足,雨量适中,蜜源作物花期集中,非常适用于养蜂产业的发展。是全国养蜂牛产重点省份之一。

1.2 蜜源作物资源丰富

黑龙江省高等植物190余科,分别隶属于长白植物系、小兴安岭植物系、内蒙古植物系。而其中较为有蜜源价值的植物有几十余种,辅助蜜粉作物上百余种,特别是椴树蜜源产量非常多,但就当前的蜜源而言,仍有很多蜜源处于闲置状态,养蜂产业空间有待提升,进入更大经济产投之中,发挥其巨大的经济潜力。

2 养蜂产业现状

2.1 受政府重视低

黑龙江自然资源适用于养蜂产业的发展,但发展环境确不如人意,由于隶属东北重工业基地,政府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再重工业发展之上,对于养蜂这类小型的产业重视度较小,没有对蜂农进行适当的经济补助,这样会严重制约黑龙江省养蜂产业的发展,制约黑龙江省养蜂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2.2 无具体的产业格局规划

就黑龙江省当前的养分产业而言,多以自家养蜂“单打独斗”的形式进行,蜂蜜只能卖给当地人,没有形成完整的养蜂技术服务与商户对接的形成出现,不能将生产供销形成一站式产业发展规划,这样会严重制约当前蜂农经济建设的发展,无法提升蜂农的经济创收。

2.3 生产规模不完善

以蜂农自家为范围的方式进行蜂蜜的生产与供销,其生产规模较小,而且对于当前的蜜源没有进行标准的坚定,特别是对于蜂群的健康状况掌握不够充分,生产质量无保障。同时,当前的生产规模仍是传统意义上的养殖,没有机械加持,不能形成有效的养蜂产业组织,对于养蜂技术、产销能力都产生了制约条件,正是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致使养蜂人员出现老龄化现象,年轻人不愿意在环境艰苦、毫无技术可言的环境下养蜂。

3 发展建议

3.1 立足实际,紧抓黑龙江省的养蜂产业发展建设

黑龙江省享有天然的自然资源,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推动当前养蜂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应出台相关的养殖政策,特别是要给予蜂农一些政策上的扶持,帮助蜂农进行采买蜂具、养蜂专用工具、办理养蜂保险等,为蜂农发放一定的补贴,大力倡导养蜂产业的发展,为建立黑龙江省新型养蜂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有利环境。

3.2 做好蜜源资源保护措施

黑龙江省自然资源丰富,而蜜源资源分布更加广阔,以椴树为首的森林蜜源,需要对森林植物进行保护,防止乱砍乱伐现象的产生,防止蜂群转地。以胡枝子为浅山蜜源的浅山、荒山,需要对其进行相关的环境保护,防止烧荒行为的出现,影响蜜源质量。而以经济作物果树为主的农田蜜源,分布更加广泛,要对这类蜜源进行空气、水源、土壤相关的保护,特别是在花期时不能对作物施以农药,这样才能保障蜜源质量,使蜜蜂在蜜源繁盛时期进行正常的采集、授粉等。

3.3 提升养蜂专业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

科技是兴国的根本,养蜂产业也不能丧失科技的力量。大力提倡科学养蜂技术,加大对科技养蜂的投入,这样才能扩大生产力。同时,要做好黑龙江省养蜂产业标准一体化生产与监控体系,防止蜂群过多,而造成蜜源质量的下降,确保黑龙江省的蜜源品质,将现有的蜂蜜进行扩大生产,提升优质蜂蜜产量,形成多渠道的供销。同时,还应不断钻研养蜂的新技术,研发新技术,提升蜂蜜产量,为养蜂技术与蜂蜜的品质加持,这样才能提升黑龙江省的蜂蜜产量,形成优质蜜,使蜜蜂的养殖与巢蜜的生产形成闭环式生产状态。

3.4 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养蜂产业的全面发展

大力推行黑龙江省的养分产业,形成黑龙江省的自有蜂产品品牌,这样才能形成以蜂产品为加工基础,不断形成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多个供销产业的发展,建立以自有品牌为基础加工的集团,由此对蜂产品进行全面的开发,包括营养品、保健品、护肤品等多类深加工品牌。同时,还要建立黑龙江省过个养蜂组织,帮助他们建立有效的联动关系,如:养蜂技术协会、蜂产品深加工组织、供销组织、蜂农合作社等等,建立网络供销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购买一体化的渠道形式,这样才能全面推动黑龙江省养蜂产业的经济建设,使黑龙江省成为养蜂大省,帮助更多农民致富。

猜你喜欢

蜜源供销蜂产品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增强蜂产品科普宣传工作有效性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库存化肥51万吨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蜂产品科普比蜂产品销售更重要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我国蜂产品制品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蜜蜂采花蜜
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我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供销合作社:精准施策发力“十三五”
燃气供销差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