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系统生命教育化解农村教育的“内卷化”

2019-02-12马巧慧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内卷化内生动力

马巧慧

[摘要]人的素质决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动力。农村教育的提升是激发乡村振兴内力、乡村持续繁荣的迫切要求。长期以来,圄于人力、物力、财力等外部资源不足,农村教育出现“内卷化”现象,成为农村整体繁荣与振兴的障碍。建议以尊重生命为出发点,构建三维立体生命教育体系:教育融入整个生命周期,始于家庭,优生优育;教育尊重生命个性,尊重个体差异,个性化培养,为多元发展创造可能;教育提高生命认知,引导探究生命的本真存在,幸福内生,和谐外显。

[關键词]内卷化;农村振兴;生命教育制度;内生动力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

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人才振兴,人才振兴的根本是乡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决定性推动力量。十九大报告及《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等顶层设计都明确提出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这是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关怀和倾斜。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能有效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激发乡村振兴内力、乡村持续繁荣的迫切要求,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村子弟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机会和希望。

1 三维立体的农村生命教育体系理论构架

既融合时代背景、国家战略大局考量,又体现教育价值诉求,本文主张对广大农村地区教育事业给予实质性的关注与支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构建三维立体全面的生命教育体系。

生命教育着眼于心理健康、身体强健、智力发展,尊重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基本教育规律,是以尊重生命为出发点的三维立体全面的教育体系。从教育的持续期间看,教育应融入整个生命周期,始自家庭,优生优育;从教育内容看,教育尊重生命个性,尊重个体差异,个性化培养,为多元发展创造可能;从教育目标看,教育提高生命认知,引导探究生命的本真存在,幸福内生,和谐外显。具体如图1所示。

2 在农村构建三维立体全面的生命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2.1 当前时代发展趋势、国家战略大局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呼唤教育保障

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决定其未来的竞争地位。当前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新经济业态逐渐显现,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智能+”概念,预示着整体人才素质亟需提高以适应时代要求。国家战略层面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的农村经济振兴与城乡和谐发展是伴随着产业升级、产城融合、新型工业化的新一轮振兴,其实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供给。时代发展与国家战略的大局都要求完善而优质的教育体系保障。

2.2   教育的价值诉求要求对农村教育提升给予实质支持

从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学家晏阳初,再到20世纪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都终生奉献于改善农村教育,源于国家新生命求之于农村,而农村之新生命,以教育为根本。保障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在农村实践生命教育,能够体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弱势人道关怀的价值取向。教育水平提升是防止城镇空心化、农村衰败化,带动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经济繁荣的根本。

2.3 新时期农村人口发展的现状要求教育提升

在当前我国的生育政策条件下,不同于大城市生活压力大、节奏快而带来的生育意愿降低,可以预见的是新型城镇、农村地区的新生儿数量规模将日益扩大。如果没有审慎而完善的教育体系引导,最终将影响我国整体的新时代人才质量以及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内力。

2.4 化解农村振兴中教育“内卷化”问题的迫切需要

现实中,教育的质量与经济发达程度息息相关,农村教育圄于人力、物力、财力等不足出现“内卷化”现象。历经康德、戈登维泽和吉尔茨等,内卷化理论的大约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时间。在教育语境下,“农村教育内卷化”一般形容由于外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支持性不足和缺失,或者由于城市教育的压倒性强势,而造成的农村教育模式相对固化,产生无法破除的机制壁垒。在办学、师资、留守儿童、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制度和行为模式在变迁过程中出现了渐进性的自我锁定,并且很难自我认知与改变,发展效能低下。其原因可能在于:

2.4.1 政策性规划因素。政府部门政策性规划因素决定了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体系的宏观框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从供给侧建立完善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和服务供给体系,科学养育,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强农村儿童健康改善和早期教育、学前教育”。一系列国家战略层面的规划既是未来改进婴幼儿、学前阶段的生命质量的方向、也说明在当前是亟需补齐的养育、教育短板。

以笔者所在城市为样本的调研显示,实践中,0~2岁的照护与教育开发规划基本空白。主城区的早期教育根据家庭经济条件和家长的素质水平,多以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出现。其中也存在大量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生命早期教育的意识不到位、能力也不足。而在农村地区几乎空白,家长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能力双重不足,婴幼儿自然放养成长。在3~6岁的学前阶段,受经济发展程度、政府公共部门意识与预算的双重制约,教育资源极不平衡。优质幼儿园分布极不均匀,且绝大多数位于县市区内,大量村镇地区没有高质量办学的幼儿园。而义务教育阶段,撤点并校需要再思考。自2001年开始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使得一些小学、教学点流失。笔者所在的家乡小镇,小学从儿时的一村一校到如今的一镇一校,初中从两所减为一所。以管窥豹,教育公平受到破坏,势必影响到下层民众的社会公平感,进而影响生活态度与未来的人才素质。撤点并校虽有积极意义,但是容易导致部分孩子上学成本提高,弱者积弱,有失人文关怀。伴随着国家生育政策放开,保障小学数量将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条件。

2.4.2 教师素质问题。因为待遇、编制等具体生活问题,使得经济落后地区的人才吸引力弱,教师素质堪忧。学生的成长需要高素质教师的引导。教师素质不高,学生没有得到很好引导,恶性循环,最终影响的是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后劲。

猜你喜欢

内卷化内生动力
中国当代乡村伦理的“内卷化”图景
提升我国县域城镇化内生动力的对策建议
新常态下提升西安市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对策研究
外源式扶贫背景下农户脱贫的内在动力研究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资本下乡真的能促进“三农”发展吗?
哈尔滨市长宋希斌:深挖“内生动力”,推动经济中高速增长
党内民主探索的问题分析
社会服务内卷化及其发生逻辑:一项经验研究
新型农村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内卷化”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