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圆栅式分离机出水口直线距离对鲜茧分离率和纤度的影响

2019-02-12周彬

广西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分离机出水口滚筒

周彬

广西丝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市530022

自2011年起,为降低成本,广西部分丝绸公司开始直接用鲜茧作为生产原料[1]。2019年,广西丝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一批鲜茧收购价格为36元/kg,收购干茧的同期价格为110元/kg。经计算,缫制等量的生丝,以鲜茧为原料比以干茧为原料的吨丝成本少5 000元左右。为适应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丝绸行业中的各类企业正在积极转型,除了发展“桑蚕—丝绸”农工商贸一体化外,也在积极转变生产经营模式,特别是对成本的控制及对高品位丝的追求[2]。

圆栅式分离机工作效率可通过测定落绪茧与蛹衬的分离率直接进行判断。缫丝生产上,当茧丝不能充分离解且䈅速过快时,容易产生“落绪”现象[3]。为充分利用原料,缫丝机的后端配置了一个圆栅式分离机,主要目的在于筛选出落绪茧与蛹衬,落绪茧经输送带回到索绪锅中回索,蛹衬则排出机外进入蛹衬盘。如蛹衬分离率不佳,蛹衬进入索绪锅、给茧机中的机会相对增多,双捞的概率亦相对提升,最终影响生丝纤度;如果落绪茧分离率不佳,缫丝质量好的茧分入蛹衬盘,易造成缫折增大。

丝绸厂的生产原料为蚕茧,不论是干茧还是鲜茧,对圆栅式分离机出水口位置的调整方法和原理大同小异,但由于鲜茧的弹性及利用率相对高于干茧,因此圆栅式分离机出水口的位置是存在些许差异的。圆栅式分离机的研究文献虽然较少,但是前辈们关于圆栅式分离机的工作原理、参数分析、改进思路和缫制干茧丝时对圆栅式分离机的调整方法等研究成果都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参考的[4-6]。为提高圆栅式分离机的工作效率,丝绸厂应当重视对圆栅式分离机的调整,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料。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对圆栅式分离机出水口的位置进行调节,以调查分离率的变化为主,纤度的变化为辅,分析研究出水口距圆栅滚筒的直线距离对分离率和纤度的影响,探索相对有利于缫制鲜茧丝的出水口位置。

1 圆栅式分离机的工作流程与原理

1.1 圆栅式分离机的工作流程

圆栅式分离机的工作流程图见图1。

图1 圆栅式分离机的工作流程图

1.2 圆栅式分离机工作原理

鲜茧借助水流移动至圆栅式分离机的圆栅滚筒上,在圆栅滚筒与叶轮组成的闸口处被筛选。由于鲜茧具有弹性且由外至内逐渐减弱,蛹衬因弹性小而黏附于圆栅滚筒上,通过闸口后进入蛹衬盘;落绪茧因弹性较强且茧幅高于闸口,最终落到落绪茧输送带上。

2 材料和方法

2.1 原料与设备

试验原料为鲜茧,取自广西柳州市融安县。缫丝设备为飞宇2 000型自动缫丝机。测量距离工具为钢卷尺。记录及分析数据由“智博缫丝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和EXCEL 2010、SPSS 22.0完成。

2.2 试验方法

出水口至圆栅滚筒的直线距离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试验以圆栅式分离机出水口E点为起点,圆栅滚筒表面的F点为终点,以直线距离EF作为自变量,观察不同的直线距离对分离率的影响。分别取出输送带上和蛹衬盘内的落绪茧及蛹衬,凭借工作经验对落绪茧与蛹衬进行区分和清点,做好记录,每次捡取鲜茧的时间为3 min。次日,通过“智博缫丝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记录纤度数据。每3 d调整一次出水口至圆栅滚筒的距离,每天下午记录一次数据。生产时间共计15 d(不含休息日)。

图2 出水口至圆栅滚筒的直线距离示意图

2.3 计算公式

蛹衬盘内蛹衬粒数蛹衬分离率/%= ×100 (1)输送带上蛹衬粒数+蛹衬盘内蛹衬粒数

输送带上落绪茧粒数落绪茧分离率/%= ×100(2)输送带上落绪茧粒数+蛹衬盘内落绪茧粒数

3 结果分析

3.1 调查的各项数据指标结果分析

由表1可知,仅当出水口距离为50 mm时,蛹衬分离率不足80%,其余不同直线距离的蛹衬分离率均高于90%;当天的生丝平均纤度基本未出格。落绪茧是由捕集器捕获并运输,同时,捕集器捕获的茧量不尽相同,在限定的时间内,每次捡取落绪茧时可能会存在一个捕集器捕获茧量的差异,但圆栅式分离机的工作性能并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数据是可靠的。

表1 调查指标数据表

续表1

3.2 直线距离对分离率和纤度的影响

3.2.1 直线距离对分离率的影响

根据表1中的数据对分离率进行方差分析,由表2可知,F<F0.10,落绪茧分离率平均数间在此无显著差异;由表3可知,F>F0.01,蛹衬分离率平均数间差异极显著。

表2 落绪茧分离率方差分析

表3 蛹衬分离率方差分析

对蛹衬分离率平均数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4、表5。根据表4中LSR值进行平均数比较和表5的多重比较结果可知,直线距离为30 mm、35 mm、40 mm、45 mm与直线距离为50 mm进行比较,蛹衬分离率有极显著的差异。

表4 多重比较的SSR值与LSR值

表5 不同参数的蛹衬分离率平均数比较

3.2.2 直线距离对生丝纤度稳定性的影响

根据表1中的数据对纤度进行方差分析,由表6可知,F<F0.10,生丝纤度平均数间无显著差异;由表7可知,F>F0.01,纤度偏差间差异极显著。

表6 纤度均值方差分析

表7 纤度偏差方差分析

对纤度偏差平均值进行多重比较,结果见表8、表9。根据表8中LSR值进行平均数比较和表9的多重比较结果可知,直线距离为30 mm、35 mm、40 mm、45 mm与直线距离为50 mm进行比较,纤度偏差有极显著的差异。

表8 多重比较的SSR值与LSR值

表9 不同参数的纤度偏差平均数比较

4 讨论与小结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当直线距离为50 mm时,蛹衬分离率不足80%,车头中有较多的蛹衬与鲜蛹,汤色也十分浑浊,车头工人捡取蛹衬的工作量相对增大,且有部分蛹衬进入给茧机中;当直线距离在45 mm以内时,蛹衬分离率都在90%以上,车头中有的蛹衬相对较少,给茧机中几乎没有蛹衬,但直线距离为30 mm、35 mm时,车头工添加新茧的次数相对增多。本批原料采用生产规格为22.2/24.4 dtex的生丝,从表1可知,当直线距离为50 mm时,存在纤度出格现象,规格基本达不到生产要求;当直线距离在45 mm以内时,生丝规格符合生产计划。

综上,圆栅式分离机出水口的直线距离在40~45 mm时,较有利于缫制鲜茧丝。调整圆栅式分离机出水口至圆栅滚筒的直线距离,在适当的范围内,能有效的提高分离率,对生丝的规格可能也是有利的,但是对内层落绪茧与蛹衬间的区别,在生产上缺少精准的区分方式。在本行业原有的生产基础上,如何精准区分内层落绪茧与蛹衬,仍待有识之士进行探讨。

猜你喜欢

分离机出水口滚筒
专利名称:造纸固废洗料系统
我们成功了
碟式分离机传动结构发展
滚筒洗衣机
用三种血细胞分离机为献血者采集血小板时其血小板中白细胞混入量的对比
没有水龙头的洗手池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大型拖拽绞车滚筒优化设计
江苏扬州宝应明代刘堡减水闸
水箱出水
欧盟:更新洗衣栅和滚筒千衣机的能效协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