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夏秋用雄蚕品种桂蚕3号的育成

2019-02-12韦博尤苏红梅黄玲莉黄文功张桂征张雨丽蒙艺英闭立辉

广西蚕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蚕业家蚕亲本

韦博尤,苏红梅,黄玲莉,黄文功,张桂征,张雨丽,蒙艺英,闭立辉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530007)

大量的家蚕饲养生产实践表明,家蚕因雌雄性别不同,其主要经济性状也各有不同,具体表现为雄蚕比雌蚕体质强健、好养、食桑少[1]、产丝率高、茧丝品质好,其产丝量也比雌蚕高。而推进蚕丝产业科学进步最活跃的因素就是蚕品种选育,对蚕丝产量和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为培育适合热带、亚热带地区应用的雄蚕基础材料及实用性品种,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05年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选育素材,经过多年的筛选与杂交组合的组配、筛选、鉴定,成功地将两个“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转移到优良的亚热带品种中,建立了亚热带型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资源库,育成专养雄蚕的强健性家蚕新品种桂蚕3号,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优良。本文通过探索桂蚕3号的亲本选育经过及繁育技术要点,旨在为专养雄蚕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

1 新品种的选育

1.1 亲本来源

932(简称“9”):二化含多化,四眠,中系。932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中系品种,采用“中×中”杂交固定而成,其亲本为九白海×781[2]。九白海是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引进。

芙蓉(简称“芙”):二化含多化,四眠,中系。芙蓉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从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引进,通过在广西高温多湿环境中系统选育出的强健性好、茧丝质优的中系品种,其亲本为[(新菁×781)×757]×922[3]。新菁(新9)由广东省蚕业研究所育成,922(亲本为932×122)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

平桂2286A(简称“平桂86”):二化含多化,四眠,日系。平桂2286A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平桂228为母本,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育成的平桂6A为父本,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而成。平28、平30、平32均是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引进。各亲本选育示意图见图1。

图1 亲本选育示意图

1.2 选育目标和选育方法

1.2.1 选育目标 选育出适合广西及亚热带地区饲养的夏秋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实用雄蚕品种,实现专养雄蚕。

1.2.2 选育方法 采用常规系统育种、杂交育种和性连锁平衡致死杂交转育的方法,开展亚热带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新品系选育;并根据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遗传特性,采用“中·中×日”杂交方式组配三元杂交种。分别选用茧丝质较好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平32为母本,以广西强健性等综合性状好的家蚕品种7532为父本,通过杂交转育,回交7532,与平30杂交,再分别回交平28和平32,选育出亚热带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系平桂228、平桂6A。为选育综合性状更优的亚热带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以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平桂228为母本,以平桂6A为父本,通过杂交和回交选育方式,对性连锁平衡致死特性、强健性、茧色、茧丝量等综合性状进行筛选,选育出亚热带性连锁平衡致死新品系平桂2286A。

优选广西现行强健性品种两广二号的中系亲本932、芙蓉与性连锁平衡致死新品系平桂2286A,采用“中·中×日”杂交方式组配三元雄蚕杂交品种,命名为桂蚕3号。

2 原原种、原种和一代杂交种性状

2.1 原原种性状

932: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原广西蚕业指导所)1978年育成的强健性夏秋用中系品种[2],四眠,二化含多化血统。芙蓉(简称“芙”):中国系统,四眠,二化含多化性夏秋用蚕品种[4]。

平桂2286A(简称“平桂86”):日本系统,二化含多化性血统,四眠,夏秋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限性卵色,深紫褐色为雌性、米黄色为雄性,卵壳淡黄色。蚁蚕褐色,克蚁头数2 400头左右,孵化齐一,蚁蚕有逸散性。小蚕期的雄蚕体色有油蚕特征,呈半透明灰黑色,且发育比雌蚕稍慢;壮蚕雄雌体色趋于一致,呈青白色,素斑,老熟齐一,营茧较快。茧形浅束腰,茧色白,缩皱中等偏细。蛹皮嫩薄,不宜过早削茧鉴蛹;雌蛹发育较快,较雄蛾先羽化,雌雄羽化较不同步,但雌蛾、雄蛾的羽化较为集中,交配性能好,雌蛾产卵快。

2.2 原种性状

9·芙(正、反交):中国系统,“中×中”二化杂交原种,四眠。卵色褐绿,卵壳白色。蚁蚕黑褐色,克蚁2 300头左右,孵化齐一,蚁蚕具有趋密性。各龄眠起齐一,食桑旺,行动活泼,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性能强,易养,对叶质适应性较好。稚蚕趋光性较强,壮蚕体色青白粗壮,匀整,素斑,熟蚕集中,老熟齐一,营茧快而齐。茧形椭圆,茧色白,缩皱中等,茧身结实。若环境控制不适当(如低温催青、大蚕期温度过高或长光照等)易产生不越年卵。发蛾齐,雄蛾交配性能较好,雄蛾活泼,雌蛾产卵较快,产附平整[3]。与平桂2286A对交应迟2 d收蚁,迟1 d上蔟。

平桂2286A(简称“平桂86”):日本系统,二化含多化性,四眠,夏秋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限性卵色,深紫褐色为雌性、米黄色为雄性,卵壳淡黄色;蚁蚕褐色,克蚁头数2 400头左右,孵化齐一,蚁蚕有逸散性。小蚕期的雄蚕体色有油蚕特征,呈半透明灰黑色,且发育比雌蚕稍慢;壮蚕雄雌体色趋于一致,呈青白色,素斑,老熟齐一,营茧较快;茧形浅束腰,茧色白,缩皱中等偏细;蛹皮较嫩薄,不宜过早削茧鉴蛹;雌蛹发育较快,较雄蛾先羽化,雄蛾羽化较集中,交配性能好,与9·芙对交应早2 d收蚁,早1 d上蔟。

2.3 一代杂交种性状

9·芙×平桂86(“中·中×日”),四眠,二化含多化性血统,夏秋用三元杂交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卵褐绿色,卵壳白色,蚁蚕黑褐色,克蚁头数2 300头左右,孵化齐一;总体孵化率约48%,其中雌性蚕卵在点青前或转青后致死而不能孵化,雄性蚕卵孵化率95%以上,雄蚕率97%以上;蚁蚕有趋密性,各龄眠起齐一,食桑旺,活泼,体质强健,抗高温多湿性能强,易养,对叶质适应性较好,强健性与两广二号相仿;壮蚕体色青白,素斑,蚕体粗壮,食桑旺盛,老熟齐一,营茧快;茧形长椭微束腰,茧色白,缩皱中等。

3 一代杂交种鉴定及试养成绩

3.1 实验室鉴定试验

2011—2012年,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共进行5批次实验室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桂蚕3号平均雄蚕率为98.16%,结茧率99.31%、虫蛹率95.11%,强健性与对照两广二号相仿;万头产茧量14.185 kg,稍低于对照;万头茧层量3.269 kg,与对照相仿;干茧出丝率、茧丝长、净度分别为41.65%、962.10 m、94.30分,分别比对照高2.50%、55.5 m、0.50分,2011—2012年家蚕品种桂蚕3号实验室鉴定试验成绩见表1。

3.2 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

2013—2014年的4—6月和8—10月,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柳州市蚕种场、广西大学农学院、玉林市蚕业技术推广站、河池市蚕种场5个鉴定点组织实验室鉴定试验。两年平均成绩:桂蚕3号的雄蚕率为97.70%;强健性与对照相仿,结茧率、虫蛹率分别为95.46%、92.33%;茧层率为22.601%,比对照高1.674%;万头蚕产茧量13.770 kg,比对照低8.39%,万头茧层量3.115 kg,与对照相仿,2013—2014年家蚕品种桂蚕3号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试验成绩见表2;茧丝长984.4 m,比对照长49.8 m;解舒率74.10%,略高于对照;干茧出丝率43.17%,比对照高2.44%;净度94.19分,比对照高1.27分,2013—2014年家蚕品种桂蚕3号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试验丝质成绩见表3。

3.3 省级农村联合鉴定

2013年的8—9月、2014年的5—6月和8—9月,由宜州、环江、鹿寨、象州、贵港、横县、邕宁、玉林8个县(市)鉴定点组织农村试验。鉴定试验结果:桂蚕3号的雄蚕率98.90%;死笼率为7.74%,比对照低2.32%,强健性与对照相仿;张种产量31.64 kg,比对照低0.97 kg;茧层率21.255%,比对照高1.754%,2013—2014年家蚕品种桂蚕3号区内农村鉴定试验成绩见表4;干茧出丝率40.25%,比对照高2.74%,茧丝长855.0 m,比对照长76.1 m;解舒率72.60%,略高于对照;净度94.16分,比对照高0.81分,2013—2014年家蚕品种桂蚕3号农村鉴定试验丝质成绩见表5。

4 亲本选育、种性保持和杂交种生产的主要关键技术

4.1 选育技术要点

4.1.1 亚热带型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的保持与纯化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有两个隐性致死基因,必须同时存在,与常规品种杂交后,其后代才能实现雄蚕专养,当两个致死基因同时存在时,蚕种会出现约四分之一的点青前死卵和约四分之一的转青后死卵。因此,选育纯化过程中,为避免平衡致死基因丢失,要采用同步测交的方式进行优化筛选。每个品系选择生命率较高、茧形匀正的蛾区为入选蛾区,制种时采用“♀选育材料(♀标记品种)×♂选育材料”一雄交两雌的交配形式进行亲本和测交系同步继代;在选择和饲养时,选亲本和测交的特征均符合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雄蚕系统的蛾区进行饲养,并在结茧后,选留测交系雄蚕率达100%的对应亲本母种蛾区进行继代,以确保两个平衡致死控制基因不被遗失。

4.1.2 蛾区育为重点 在纯化过程中,以蛾区育为重点,优先选择测交试验区雄蚕率达100%的对应母种蛾区为入选蛾区,再从入选蛾区中选择2~3区生命率较高、茧形匀正的蛾区为重点蛾区,优选优良个体进行继代。待测交系雄蚕率趋于100%后,扩大饲养量,以提高强健性为重点进行蛾区优选;选择强健性好、茧形好的蛾区为入选蛾区,选优良个体进行继代。为提高强健性等综合性状,灵活采用同蛾交配和异蛾交配交叉进行继代,不断筛选提高强健性和综合经济性状等。

表1 2011—2012年家蚕品种桂蚕 3号实验室鉴定试验成绩表

表2 2013—2014年家蚕品种桂蚕 3号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试验成绩表

表3 2013—2014年家蚕品种桂蚕3号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试验丝质成绩表

表4 2013—2014年家蚕品种桂蚕3号区内农村鉴定试验成绩表

表5 2013—2014年家蚕品种桂蚕3号区内农村鉴定试验丝质成绩表

4.1.3 人为设置高温多湿环境以提高品种强健性在蚕期设置高温(温度为29~30℃)、多湿(湿度为90%~95%)的饲养环境,重点对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的亲本进行优选以提高强健性。同时,结合常温常湿对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的亲本进行筛选以提高综合性状。全年选育4~5批,其中,在每年的5月、6月和8月共开展3批高温多湿条件下的选育,4月和9月共开展2批常温常湿条件下的选育。蚕期全龄每日3回育,4龄、5龄不选叶。

4.1.4 采用活蛹缫丝方式筛选以提高丝质 待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的雄蚕率稳定趋于100%后,采用活蛹缫丝的选育方法,隔代选择个体单茧进行活蛹缫丝,以提高雄蚕品种亲本的茧丝质。具体做法:优选雄蚕率稳定趋于100%、生命率高、茧形匀正、茧色均匀的蛾区为入选蛾区,从中再选择2~3个蛾区,在每区中优选雌、雄茧各30~40粒,分雌、雄进行单茧活蛹缫丝,选出解舒好、茧丝长长、切断少、纇节少的优良个体留种继代,从而提高茧丝量、净度和解舒率,以利于提高杂交后代的茧丝质量。

4.1.5 蛾区留种和个体选择 以强健性和测交品系雄蚕率100%为基础开展蛾区选择和个体选择。以雄蚕率稳定趋于100%,且虫蛹率高的蛾区为重点选择,同时结合蚕期的发育、眠起、上蔟整齐情况和种茧的匀正度决定留种蛾区;在选留下的蛾区中选择优良个体,选择茧形匀正、茧身结实的雌雄茧各20粒开展单茧个体重量筛选,全茧量控制在入选单茧个体重量的平均值±0.1 g范围内,茧层量、茧层率则控制在平均值以上。

4.2 种性保持的主要技术处理

4.2.1 采用两段高温催青法催青 各级供母种、原种,要采用两段高温感光催青,以稳定化性。母种催青前期(蚕卵戊3胚子前)温度在24~25℃左右,干湿差为2.0~2.5℃,自然光照,后期(蚕卵戊3胚子后)温度为27~28℃,干湿差为1.0~1.5℃,自然光照,见点后全黑保护,促使孵化齐一;原种催青时在后期应用自然光照感光18 h。

4.2.2 加强强健性与丝质优选 在亲本保种过程中,结合高温多湿环境每年进行1~2次抗高温多湿筛选和茧丝质优选。

4.2.3 开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基因测交检测 为避免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雄蚕品种亲本平桂86平衡致死基因遗失,母种、原原种在扩繁时,要求严格选留符合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统特征的蛾区;对母种进行不定期测交检验。

4.3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杂交种生产的技术要点

4.3.1 加强防病消毒工作 严格贯彻养蚕前、中、后的防病消毒措施,蚕期中要加强防病消毒处理,尽量杜绝病源,减少蚕病的发生。

4.3.2 调节好小蚕饲养环境 收蚁、饷食要精选新鲜适熟优质桑叶饲喂;稚蚕期适宜温度为27~29℃,干湿差为2.0~2.5℃。

4.3.3 重视大蚕期饲养技术 壮蚕期要饱食良桑,特别是5龄盛食期蚕座宜稀(约500头/m2),食桑要足,切忌给湿叶、嫩叶及发酵叶等不良桑叶,温度以26~28℃为宜,干湿差为2.5~3.0℃;避免养蚕环境闷热多湿,遇高温多湿时要加强通风换气。

4.3.4 加强上蔟环境管理 适熟上蔟,密度宜稀,避免强光直射,蔟室光线宜暗,注意上蔟室通风排湿,力求蔟室干爽。避免上蔟环境闷热多湿,遇高温多湿,要加强通风排湿。

4.3.5 实行标准化浸酸制度 浸酸标准为冷藏浸酸温度47.8 ℃,比重1.094,时间:正交5.0~5.5 min;即时浸酸温度46 ℃,比重1.075,时间:正交4.5~5.0 min[5]。

5 讨论与小结

5.1 加强日系亲本的保育工作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含有两个不等位的隐性致死基因,其中的任何一个处于纯合状态时,就表现致死作用,当处于杂合状态时,表现出不致死作用,而两个基因位点的交换率为0.8%[6],为使两个基因同时存在且不容易丢失,桂蚕3号的日系亲本在原原种、原种饲养制种阶段开展测交检测很有必要。

5.2 加强雄蚕品种饲养技术研究

雄蚕品种中系亲本932在不良环境中容易发生不越年卵,要加强蚕种催青期管理;日系亲本雄性个体小蚕期体色有油蚕特征,发育比雌蚕个体稍慢,在眠期处理时可适当淘汰早眠、体色青白的雌蚕,小蚕龄期要求喂适熟偏嫩叶[7]。

5.3 降低雄蚕品种的制种成本

桂蚕3号只有一种正交型式,其制种成本是常规家蚕品种的4倍以上,为了降低制种成本,建议蚕种场通过亲本卵色限性基因排除雌卵,只饲养其雄性原蚕;再利用家蚕雄蛾能多次交配的特性,减少日系亲本饲养量,同时可调整中日系的原蚕饲养的比例为2.0∶1.0~2.5∶1.0[8]。

猜你喜欢

蚕业家蚕亲本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家蚕猝倒病的发生与防治
《四川蚕业》稿约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
几种苹果砧木实生后代与亲本性状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