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浅析

2019-02-11张阳演刘盈盈

青年与社会 2019年34期
关键词: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

张阳演 刘盈盈

摘 要:“三下鄉”活动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一环,是了解国情、社情的有效途径,是锻炼大学生自身能力、锤炼品格、提高思想认识的宝贵机会。文章以机械工程学院赴衡山县开云镇历史成就观察团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讨论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促进育人实效,强化学生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能力,扩大活动影响力。

关键词: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社会实践

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引领教育广大青年学生在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90周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取得广大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意义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窗口,大学生通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深入观察衡山县开云镇“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并提出促进当地发展的新举措、新办法、新机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扩大了视野,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对国情、社情特别是中国农村地区加深了认识和了解,切身感受十九大以来我国人民在经济,文化,生态文明等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的新面貌、新成就。

(一)实践调研

学生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九龙村、医院、农贸市场、红色景点、机械相关企业进行实践调研和座谈宣讲,共发放调研问卷数百份,完成五份调研报告,对当地的农村医疗发展情况、农村居民经济生活水平、贫困村的扶贫情况、企业的发展情况、景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和建议,为促进当地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医疗等情况发展贡献高校智慧。学生设计相关调研问卷,实地进行考察,加强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水平,锻炼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水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了解到相关单位对当代大学生的素质要求,促使激励学生回校努力学好专业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更好的就业、奉献社会积累能量。

(二)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大学生给小孩开展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讲课,提高小孩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培养小孩爱护环境的意识,使小孩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通过给小孩讲课,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学生进社区、市区、景点开展环保宣传,耐心细致地清理道路上、绿化带里的烟头、白色垃圾、废弃纸袋等垃圾,并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提高当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知晓率和参与率,提高当地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尽量做到物尽其用。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三)心系贫困户

学生在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前,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爱心募捐,共计募捐数百本书籍和1500元现金,将募捐到的书籍捐赠给九龙村的农家书屋,供当地村民免费借阅,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村干部交流九龙村扶贫情况,了解他们为了实现脱贫所采取的措施和做法,并查阅了贫困户档案,在村干部的陪同带领下共走访五户贫困户,为他们送去温暖和爱心,助力九龙村早日实现脱贫。

在贫困户的走访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到贫困户的生活情况,培养了学生的爱心和奉献精神,塑造其优良品格。

(四)抗洪抢险

学生在红色景点调研途中,偶遇洪灾,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抗洪抢险,和当地居民一起堆沙包,洪灾得到有效缓解,学生在抗洪抢险过程中感觉很有社会价值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三下乡”活动面临的问题

(一)参与的学生对“三下乡”活动认识不足

由于很多学生社会经验欠缺,缺乏对相应乡村政策的了解,没有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经验,专业性不强,导致“三下乡”活动文件下来,不知道三下乡活动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如何去做,活动的开展比较被动,应急能力较低。

(二)参与成员结构单一

大部分“三下乡”活动都是以学院为单位,参与的学生也都是一个学院的,所以团队成员同质化高,缺乏不同专业的人才,开展的活动比较有限,难以开展比较有特色的活动。

(三)实践基地不长久

由于经费问题,实践基地对“三下乡”活动的认识不足,对接待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三下乡”活动一般只开展一周左右的时间,在一个地区持续开展活动的院校很少,为求新意,大量院校每年都在不同的地方实践,导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影响有限,难以出成效。

(四)注重宣传,活动内容流于形式

一些“三下乡”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对“三下乡”活动的意义缺少正确的认识,认为只要宣传的好,别人看着宣传稿件觉得好,就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际做的怎样、效果影响怎样并不在乎,反正领导也不知道,导致很多“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并没有扎实开展,很多学生在“三下乡”活动期间,躺在宿舍休息,但是外人看来,活动开展的非常好。

(五)宣传不足

学生缺少新闻报道的经验和新闻素养不足,学生宣传手法单一,一般只在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宣传,文字功底欠缺,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细节捕捉不到位,没有挖掘背后的故事和深层次的含义,缺乏新意和特色,摄影摄像人员专业性不强,抓不到重点,图片模糊,角度不好,后期难以剪辑成片,导致新闻稿质量不高,时效性不强,难以被相关媒体采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力不够。

三、“三下乡”活动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加强“三下乡”活动队伍的选拔与管理

选拔优秀、思想素质高的学生,根据“三下乡”活动主题和大致内容来选拔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建议跨专业,跨学院组队,提高参与“三下乡”活动的学生的专业性。提早准备,可事先去社会实践基地踩点,加强与社会实践基地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团队负责人负责制,对“三下乡”活动进行分组,责任落实到个人,强化活动成员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每天活动完成后,晚上都会写个人总结,并相互交流做的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评比出当天的优秀个人,提高活动成员的积极性。

(二)加强与实践基地的沟通合作

积极的与实践基地沟通,充分了解当地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并签订相关协议,建立长期化的机制,共建实践育人平台,实现双赢的局面。

(三)加强“三下乡”活动的宣传报道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和摄影摄像水平,在活动开始前搭好新闻稿框架,提高新闻稿的时效性和质量。多维度的進行报道宣传,通过校内网、校外网、纸媒、微博、微信公众号和视频等媒介进行宣传报道,提高“三下乡”活动的影响力,将做的好的地方进行推广,传播正能量。

(四)“三下乡”活动项目化,专业化,特色化

将“三下乡”活动当作项目看待而进行管理,项目书进行申报、评审。“三下乡”活动策划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策划有特色、对当地发展有意义的活动。

四、结语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需要整合资源,多方的支持。高校应不断地总结经验,勤于学习,提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成效和社会价值。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学好专业文化知识,加强思修修养,锤炼品格,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国梦中,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爽.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深化与拓展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J].南方论刊,2019(04):103-106.

[2] 吴文娟,叶莹,郑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阙下的“三下乡”教育与实践——以管理学院“大学生深入基层看变化”系列活动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4):62-67.

[3] 景耀强.高校团学“三下乡”项目实践引领的思政作用[J].北京青年研究,2018,27(03):53-59.

[4] 董天,李墨,李东静.大学生“三下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模式研究——以唐山学院暑期“三下乡”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03):128-129.

作者简介:张阳演(1992.04- ),男,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湖南工程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科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闻宣传等研究;刘盈盈(1990.02- ),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湖南工程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新媒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家电使用及维修现状调研分析
论学生党员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性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