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睑痉挛的中医治疗进展

2019-02-11叶姗姗童圣治陈小娟陈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5期
关键词:眼轮合谷双侧

叶姗姗 童圣治 陈小娟 陈俊

(1江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南昌 330012;2江西省南昌爱视眼科医院 南昌 330000;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眼睑痉挛(Blepharospasm,BSP)是以眼轮匝肌或面神经痉挛引起的眼睛周围肌肉不自主地抽搐或跳动为特征的一种眼科常见病。BSP常见临床表现为频繁的眨眼动作,严重者会持续性闭眼或有视物障碍,如伴同侧眉、面、口角抽动,可进展为Meige综合征(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因其病因不明确,治疗相对困难;亦可见局限性的微小抽动,瞬目增多,不影响眼睑正常的闭合功能,俗称“眼皮跳”(眼睑肌纤维震颤),常因视疲劳、情绪紧张和慢性炎症刺激等导致,可见于各个年龄段,经休息和治疗后恢复较快。中医学对眼睑痉挛的认识早有记载,并将其称为“胞轮振跳”(《眼科菁华录·胞睑门》),“脾轮振跳”(《证治准绳》)、“目瞤”(《目经大成》)。本文对该病近年来的中医治疗进行了综述。现报道如下:

1 中药治疗

1.1 辨证施治 闫平[1]将52例眼睑痉挛患者辨证分为肝脾不和型和血虚生风型,分别以逍遥散和当归活血饮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结果:痊愈42例,好转未愈10例,治愈率80.77%。随访6~17个月,无1例复发。裘昌林[2]擅从风论治眼睑痉挛,认为是由于肝脾气血亏虚,血虚生风,上扰清窍,气血失常而致频繁瞬目,宜滋阴养血、平肝熄风,故用四物汤加减治疗肝脾血虚生风者,用左归丸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肾阴虚生风者。王新志[3]治疗该病时,肝郁脾虚证选逍遥散合升陷汤加减,阴虚火旺证选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疗效显著。吴昦辰等[4]治疗肝风内动、痰热瘀阻证者,方用定痫丸加减,1周后眼睑痉挛症状明显缓解。

1.2 专方治疗 豆小妮等[5]自拟一草二白三虫汤加减(甘草、白芍、白附子、全蝎、僵蚕、蝉衣)治疗眼轮匝肌及面肌痉挛患者,治疗组11例患者使用上述组方,对照组11例患者口服卡马西平,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达66.67%,总有效率达91.67%,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

1.3 中药离子导入 经电流直接导入药物离子,可有效增加眼部药物浓度,更易于吸收。张彩霞等[6]的研究中治疗组采用丹参离子导入,对照组给予双眼热敷和和甲钴胺片口服,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治愈率为76.7%,均优于对照组。沈瑜等[7]采用芍药甘草汤(方含生白芍45 g,生甘草10 g)离子导入联合针刺治疗眼睑痉挛患者41例,治愈20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48.8%,总有效率为87.8%。

2 针灸治疗

2.1 局部取穴配合四关穴针刺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具有经济、安全和有效的特点,王成银[8]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32例,取百会、四神聪、率谷、阳白、印堂、攒竹、鱼腰、丝竹空和太阳等穴,单侧眼睑痉挛加单侧合谷、太冲穴,双侧眼睑痉挛加双侧合谷、太冲穴,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15例(46.9%),显效 12例(37.5%),有效 2例(6.3%),无效3例(9.4%),总有效率为90.6%。

2.2 眼轮匝肌排刺法 徐莉[9]采用针刺治疗眼轮匝肌,上下各1排,每排5~7针,配合四神聪、上星、印堂穴,予平补平泻手法;合谷、风池、太冲、阳陵泉行捻转泻法;三阴交、足三里行捻转补法;同时指导患者调整心理状态。结果:治疗17例重度眼睑痉挛患者总有效率为94%,且病程短者疗效更佳。

2.3 揿针针刺法 曹兴伟等[10]将70例胞轮振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揿针针刺攒竹、丝竹空、太阳、四白、合谷和足三里穴,针尖正对穴位按下,揿入皮肤,每天更换1次;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1片/次,3次/d,两组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眼针结合雷火灸法 王野等[11]将60例眼睑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雷火灸结合眼针治疗,雷火灸取眼周穴位,血虚生风者加合谷、血海、三间等穴,心脾两虚者加关元、心俞、脾俞等穴,肝风内动者加风池、内关、行间等穴;眼针取双侧上焦区、双侧肝区、双侧肾区、双侧心区和双侧脾区等。对照组1和对照组2分别采取雷火灸和眼针疗法。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为15%,均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

2.5 耳穴贴压法 周运峰等[12]认为用王不留行籽进行耳穴贴压联合按压四白和风池穴治疗胞轮振跳,早期可有效控制眼睑颤动。胡怀珍等[13]将60例眼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针刺鱼腰、阳白、攒竹、瞳子髎、四白、合谷和太冲,治疗组使用吊针法治疗,取三根毫针同时针刺上述穴位1分深,结合耳穴压豆,结果吊针法联合耳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6.67%和90.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和50.00%。

2.6 其它针灸法 采用针刺、刮痧和走罐三者联合治疗,可明显缓解眼睑痉挛症状[14]。多针浅刺[15],针刺结合穴位电刺激[16],眼周及远端穴位埋线治疗[17]等传统方法均可有效调理气血、纠正眼睑组织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3 针药结合

林小洪[18]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眼轮匝肌排刺法,配合风池、四神聪、上星、印堂、合谷、太冲、阳陵泉、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普通针刺,治疗组在针刺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内服,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风痰上扰者加白附子、僵蚕、全虫;痰热者加法半夏、竹茹、瓜萎;血瘀气虚者加路路通、鸡血藤、银花藤;阴虚者加生地、玄参、麦冬。经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1.7%,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8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中西医结合治疗

李群英等[19]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62例70只眼,对照组31例(34只眼)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穴位注射,观察组31例(36只眼)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院内制剂眼舒颗粒(葛根、白芍、枸杞子、黄精、黄芪、当归、柴胡、川芎、地龙、全蝎、防风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2.4%;观察组复发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50.0%。邹时鹏等[20]采用A型肉毒毒素多点注射、天麻钩藤四物汤(天麻、钩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口服结合局部针刺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30例,治愈率为93.33%,复发率为6.67%,治疗效果优于采用单纯药物注射疗法的对照组。陈福庆[21]采用综合法治疗32例眼轮匝肌痉挛患者,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心理治疗、针灸、中药(玉竹、白芍、麦冬、白术、茯苓、合欢皮、柴胡、炙甘草)口服和局部药物(珍珠滴眼液)治疗,痊愈30例,治愈率为93.75%。

5 讨论

综上所述,眼睑痉挛的病机复杂,治疗方法多样,西医治疗多采用局部药物注射或手术治疗,存在一定的风险及不良反应。中医通过对该病的辨证分型后,予以中药和针灸治疗,可有效调理脏腑经络,协同增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睑痉挛多联合运用中药汤剂或颗粒剂、针灸和局部西药注射,可优势互补,标本兼治,有效减少西药用量及副作用。因该病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需注意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其依从性,提高疗效。在治疗中还需审因论治,如因干眼症或结膜炎导致者,应及时治疗原发病。

单纯使用某一种方法治疗眼睑痉挛效果有限,临床活动中应根据患者的发病时间和病情轻重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如何应用针灸和中药进行早期防治,充分发挥其无副作用和使用简单的优点,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

猜你喜欢

眼轮合谷双侧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皮肤眼轮匝肌复合体在睑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面部除皱术中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眼轮匝肌治疗鱼尾纹的临床研究
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疗效分析
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蛋白质在双侧慢性缩窄性损伤大鼠脊髓后角的表达
合谷三阴交合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