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艺术对于高校学生的意义

2019-02-10李夏怡孙丽洁陈昊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艺术团高校学生

李夏怡 孙丽洁 陈昊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人文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高校大学生艺术团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非艺术类高校的学生艺术团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传播发展、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艺术修养方面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为此,全国有多所高校创建了学生艺术团。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舞蹈艺术对高校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舞蹈艺术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哲学、人文和艺术教育成为教育研究的重点,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于当代高校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眼光和道德培养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贯彻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等文件精神,普及艺术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素质,严格响应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 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号召,给高校学生提供欣赏艺术、创造艺术、展示艺术的平台;向社会全体展示高校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展示高校学生面对艺术的积极姿态,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艺术团。艺术团中的舞蹈艺术作为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对高校学生的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

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段为肢体表现,结合音乐、灯光和舞台来表达情感,反映社会的舞台艺术。舞蹈包含民俗、宗教、社交、娱乐等多种社会意义,同诗歌和音乐一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需要创作者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然后进行分析和概括,在认识舞蹈艺术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了表演者与观者的艺术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了综合素质的发展。 故舞蹈艺术在提高高校学生人文艺术修养、审美眼光、健全学生的品德人格、提高学生的姿态礼仪修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与舞蹈艺术共通审美

毋庸置疑,舞蹈艺术的本质就是美。 舞蹈以人体作为载体和媒介,运用肢体律动,结合音乐、舞台光影来创造美的事物,带给观众听觉和视觉双重的审美享受。 随着舞蹈的发展,舞蹈的美更加追求人身体和灵魂的和谐统一,鼓励舞蹈从对舞者复杂高超技巧的依赖中解脱出来,摆脱技术性的限制,以本能舞蹈为美。舞蹈的审美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不断地积累和吸取艺术经验中成长起来,这与高校学生审美是共通的。学生的审美都是在学习过程中,实践中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来提高的。在高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品格有着重要意义。

二、舞蹈艺术对高校学生的意义

(一)升华学生人文艺术修养与审美眼光

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舞蹈内容的想象创作与文学和哲学思路是密切相关的,而舞蹈的韵律起伏又与音乐节奏紧密联系,舞蹈中的舞姿、造型与舞台的画面颜色,气氛渲染又和美术息息相关。学习舞蹈艺术可以在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文艺修养以及审美眼光。 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很少有机会接触到舞蹈审美教育,审美这种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是经过长期的美育与文化教育的结果,舞蹈内容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对于充实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就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我国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艺术,民族舞是各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多彩民族文化的浓缩。古典芭蕾的优雅与轻盈建立在对自然身体的理性控制,现代舞则运用松弛自由的身体与强烈的情感相结合。丰富多样甚至冲突矛盾的舞蹈艺术审美取向,无形中就可以升华学生的美学修养和审美情趣。[1]

(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品德健全

舞蹈一直是人类传达情感的主要载体,这也是舞蹈艺术美学价值的核心。美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没有情感就没有美和艺术。人生而有喜怒哀乐等情感,情感状态能夠影响人平时的生活状态,舞蹈的情感美作为舞蹈三大特质之一,就要求编排者和演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欣赏者也需要调动自己的情感共鸣。学习舞蹈艺术必将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从舞蹈艺术中体会到的真善美也可以促进学生完善健全的品德和美好善良的品行。

(三)提高学生的外形姿态与礼仪修养

形态美作为舞蹈当中重要的一项是诠释美的基础。舞蹈艺术的形体训练,从古典芭蕾发展到现代舞基本功训练,是建立在人体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对于塑造良好的体态,健康的形体,培养高雅的气质有着绝对的优势。人体美学是通过舞蹈联系来维护和塑造人体美的形体神态等外部表现,往往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礼貌、整洁、儒雅、大方的形象对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着很大的帮助。而舞蹈形体训练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体态和优美的举止习惯,更好地提高形象气质。

(四)加强团队意识和心里素养

集体舞蹈要求整齐统一,协调一致,对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团队协作意识十分有利。集体舞蹈对于每位成员的组织协调,团结合作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各司其职又要互相协调相互帮衬,要求节奏动作的完全统一,只有反复磨合的默契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呈现,任何有违团体意识的行为都会影响整个作品的艺术表现力。现代学习工作中,团队合作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繁杂的工作要求团队中的每一员都能承担起自己在团队的责任,集体舞蹈的训练能够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舞蹈反复地磨练也是一个抗压训练的过程,培养学生一颗面对挫折时坚强的内心。

三、现状分析

高校舞蹈团的成立,推动加快了学校的素质化教育,得到了社会学校大众的重视和认可,但非艺术类院校艺术教育起点低,发展时间短,资源相对欠缺,都可能阻碍舞蹈团发展进步,无法展现其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力量。因此,舞蹈教育在高校艺术团的发展中也存在一些软硬件条件不足问题。

与艺术类高校相比,非艺术类院校学生大部分未接受过长期,专业的舞蹈课程训练,出于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提升大学生对于美的鉴赏的目的,大部分成员仅出于兴趣爱好。因此,专业的师资软件力量,完备的发展必备硬件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非艺术类高校而言,聘请舞蹈专业老师开展文化建设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在专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实现艺术团培训、排练、演。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来保障活动的正常开展,积极为艺术活动创造条件,保证软硬件设备齐全,达到全体学生文化建设的目的。

四、结语

舞蹈,不仅仅是校内学生的一项活动,更应该走出校门,在校外舞台发挥光彩。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是走出去和其他院校交流的一个途径,结合自身特色,编排创作原创作品,在全国大学生舞台上绽放魅力。舞蹈,也不仅仅只存在于高校学生,全体国民都应参与。参与地市级文化活动,地区级文化交流,甚至可以以游学、交流等方式走出国门,让世界都看到中国大学生。

综上所述,舞蹈艺术是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美育工作开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浅谈舞蹈艺术与高校学生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了舞蹈艺术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能力、道德品格、外形体态、以及团队意识的重要意义,从而引发教育工作者的思考,通过加强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出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倩.舞蹈艺术教育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2):287.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艺术团高校学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舞台上的意外
高职院校大学生艺术团建设的改革与探讨
舞蹈钢琴伴奏课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谈谈鼓师
从对立到联合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