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9-02-10董畅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学生学习兴趣教育事业小学音乐教育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育政策的实行,音乐学科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述小学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对小学音乐教育的不良现状进行简略分析,最后给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建议,做到“以人为本”,重视学生兴趣培养工作,为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学生学习兴趣;教育事业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小學音乐教育在传统教育中常常被忽略,成为若有若无的存在。随着多元化经济发展趋势,人们逐渐认识到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养成,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教育部门将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课时比例进行重新划分,让教育现状有了明显改善。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拥有学习兴趣时,教学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教育事业水平直线上升。根据相关资料反映可知,当学生对课程知识充满浓厚兴趣时,不但学习时间会多于正常状态,学习专注度也会高于普通时间段。经过专业性测试,教育工作者发现学生满含兴趣之时,会对所学知识有非常高的领悟力并且记忆期限要优于一般情况。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主动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对音乐教育保持较大热情,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学生对音乐充满兴趣之后,会主动吸收音乐知识,并主动寻求教学帮助,改变原有教育被动性局面,认真落实课程作业,挖掘出对音乐教育的潜在能力,拥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以及乐观处事原则。良好的艺术审美与优秀的处事态度会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为经济建设发展的栋梁之才,为社会和谐与国家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小学音乐教学效果,能够通过学生的学习状况直观反映出来。经过优秀教研工作者研究分析,常态下的学生只能称之为学会音乐,成为音乐演奏者,但是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成为掌握音乐学习技巧的创新性发展人才,对音乐知识能够拥有特殊见解,拥有较为可观的发展前景。两种不同状况的教育情形,直接影响教育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决定国家文明建设进程。因此,培养学生兴趣有利于国家文明发展,促进国民意识水平的提升,是文化强国的重要手段。经过两方面分析可知,学生只有拥有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才可能成为优秀人才,适应国家发展需求,推动国家进步,让我国成为世界强国,完成振兴中华的伟大理想,让国民生活水平得到飞速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育不良现状分析

小学音乐课程在教育工作中长期处在冷板凳位置,让其出现许多不良现状,不仅对学生生长发育造成巨大阻碍,还严重影响教育事业的前进发展。第一,学生、家长以及教师都存在固有偏见,认为音乐教育的比重轻于数语外三个专业教育科目。长此以往会让音乐教育受到多重阻碍,使其成为一个越加冷清的教育种类;第二,学生被动依赖于教师的音乐教学工作,缺乏主观积极性。教师的思维倾向性决定学生学习内容的范围,学生只能咀嚼教师的音乐知识,不能创造自己的音乐思维,缺乏音乐学习兴趣,形成消极殆学的严重弊端;第三,课堂枯燥乏味,缺乏活跃气氛,容易让学生注意力出现涣散现象。小学学生处于爱玩时期,容易被一些微小的事物分去注意力,教学课程的一成不变,会让学生思维出现不定性发散状况,形成糟糕的学习氛围,影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成效,让教育工作陷入瓶颈之地;第四,学生本身对音乐知识存在差异性认识,对音乐课程的领悟力参差不齐。教师统一教学工作模式,让学生得不到针对性教学服务,对音乐教育提不起兴致。

三、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建议

当今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行小学音乐教育能够满足时代需求。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利用审美的角度看问题,促进社会安定和谐,让国家向更加明媚的方向发展。因此教育者要做到与时俱进,让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充满人性化气息,为培育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教育工作的前进道路是曲折蜿蜒的,教育部门应砥砺前行,努力做好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教师作为学生前行的风向标,直接决定学生未来人生价值走向,因此小学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情况,让学生得到最充足的培养,成为具有支撑作用的参天大树。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国际前进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工作时,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导向,积极创新教学方案,才能为教育事业发展开辟新型发展道路。以下是培养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

(一)变换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运用试卷成绩决定学习情况,对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严重影响,所以要摒弃处理。国家强调人才兴国发展战略,教育工作者应牢牢坚持这一根本性理念。人才之所以称之为人才是因为具有独立思想,并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在传统教学工作中学生一味服从教师安排,进行盲目性学习,对音乐课程知识没有兴趣,只能将教师的观念与能力进行复制粘贴。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学习主动性,遗失思考能力,对于外界认知存在局限性,不能具备人才的成长条件。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之时,要改变原有教学观念,并将其成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萌生对音乐教学的兴趣,从而向人才方向进发。学生对音乐教学工作产生浓郁兴趣后,将对知识融会贯通,并深深扎根于脑海之中,融汇成自身的独特气息,会促进生活与工作的良好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改变教学误区,不单将知识教给学生,还要运用知识的力量,成就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传统教学观念是以考试为主,严重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进行新课改教育时,教师应改变固有思维模式,将道德教育加进作为教学工作的中心思想,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的四字教育方针,避免走入单一教书的狭窄认知里。例如在进行音乐教学之时,教师可以截取一段思想教育内容的片段,利用情绪性表达勾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从音乐知识中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增长对人生价值观的认知,领会朋友、家人以及国家存在的含义,最终成长为道德素质较强的人。《小乌鸦爱妈妈》这首小学音乐曲目传递了热切的母爱,教师可以借助这篇曲目增长学生对母亲的孺慕之情,学会感恩,提升道德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良性发展。

(二)创新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为主的教育模式让教育发展举步不前,教育工作者应丰富教学模式,增长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为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提出发展性建议。传统教育的最显著弊端是没有灵活性,学生常常感到枯燥乏味,出现拖延性学习状态。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多元化课程教学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创建情景模式,让学生通过生活氛围了解音乐知识,产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增长音乐见识。

(三)丰富教学手段

1.打造音乐情境

音乐本身即为美的代表,相较于其他形式存在的事物,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更加直接、具体。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学习、感受到音乐课堂的乐趣,提出创设音乐情境的教学手段,借助与音乐教学内容相关情境的烘托,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有趣、活泼的学习环境,将音乐生活化、具体化,逐步提升学生音乐敏感度。例如在学唱《保护小羊》教学曲目时,教师首先播放2~3分钟的动画短片,将学生带入到保护小羊的故事情节当中,引发学生关注和思考。建立在一定背景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在学唱歌曲时自然会联想到故事情节以及动画短片中描绘的快乐、紧张等气氛。

2.引导情感抒发

音乐是抒发情感、展现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就要教会学生如何用音乐表达自身感受和情绪。如在学唱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表情、肢体、音量的变动,辅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情绪递进和情感转折,引导其将自身情感带入到音乐赏析、歌曲学唱当中。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喜欢上这种全新的情感表达方式,从主观层面产生学习音乐、了解音乐知识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显著提升。

3.融入课堂活动

观察小学音乐教材,其中涵盖演唱、赏析、舞蹈、演奏等多种与音乐有关的艺术形式。但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讲解、曲目聆听和教唱环节占大部分教学时间。课堂氛围静大于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将音乐课堂打造成释放天性、激发天分、展示个人才能的综合性学习平台,可适当引入课堂游戏,对原本的课堂体量进行扩充,营造活跃音乐学习氛围的同时,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音乐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并培养音乐特长。音乐教材中安插有一定比例的音乐活动课题,如《童谣说唱会》《秧歌舞》《欢腾的那达慕》等。教师可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筛选其中执行难度适中、内容丰富、开设形式多样的课程作为音乐活动教学主题。活动教学需要占用的时间较多,要求教师结合教学任务的多少,每月开展1到2次音乐活动课。

如在《童谣说唱会》主题教学活动中,提前一周布置任务,并选取学生代表辅助节目单的制作和流程安排。活动场景的布置也由学生群体独立完成。按照意愿,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进行童谣节目表演,在课堂中举办小型的文艺演出活动。除演唱外,部分小组还将童谣中的情境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活动氛围异常踊跃。学生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尊重,改变音乐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固有印象。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之间亲切互动,发挥教师人格魅力,吸引學生学习音乐、喜爱音乐。

四、结论

综上所述,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音乐教育具有重要推动性作用,通过变换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等措施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水平。期待教育部门能够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工作,为国家发展培育出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苏居英.浅谈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J]科技视界,2015(20):210.

[2]刘凤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调查分析[J].音乐时空,2015(13):123.

[3]刘伟阳.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J].北方音乐,2016(20):128.

[4]苏照捷.浅议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北方音乐,2015(14):113.

作者简介:董畅(1995—),女,汉族,辽宁抚顺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学生学习兴趣教育事业小学音乐教育
浅谈区角游戏对幼儿素质教育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
试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新建本科院校课程考试管理工作现状及思考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如何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高校有效贯彻落实
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