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止带方对带下病湿热下注型的疗效探析

2019-02-10石丽鑫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30期
关键词:猪苓车前子牛膝

石丽鑫

(湖州市南浔区中医院妇科,浙江 湖州 313009)

【关键字】带下病;湿热下注;止带方

带下病,临床多见,且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中医将女子宫颈炎、盆腔炎、阴道炎等归为带下病范畴,开创了较多独到的理论及治疗手段[1]。止带方是《世补斋•不谢方》治疗湿热下注证带下病的首选方,由猪苓、茯苓、泽泻、车前子、牡丹皮、赤芍、黄柏、栀子、茵陈、牛膝10味药组成[2]。清利湿热,亦得解毒杀虫之效,对湿热蕴结、任带受损而致的带下症具有良效[3]。笔者临证施治,疗效满意,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06月~2019年04月门诊收治的带下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15~61岁,平均(43.8±5.3)岁,病程半个月~3年,平均(1.3±0.5)年。纳入标准:经西药内服或外用治疗10日,无效或效果不明显;中医诊断带下病湿热下注证,带下量多,质粘稠有臭气,色黄,带下呈脓性或豆腐渣样,阴痒阴痛,口苦纳差,溲赤,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继续采用原有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停止西医治疗,采用中药治疗,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杀虫,方用止带方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方药组成:猪苓、茯苓、车前子、牛膝、茵陈、栀子、黄柏、泽泻、丹皮、赤芍。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3个疗程(1个疗程为10日)后,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标准:(1)痊愈:异常带下消除,全身症状消失;(2)好转:全身症状减轻,异常带下量少;(3)无效:服药无明显变化,或服药时症状减轻,药停再发带下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痊愈41例(治疗1个疗程痊愈者11例,2个疗程痊愈者30例),好转34例,无效25例。治疗组:痊愈70例(治疗1个疗程痊愈者43例,2个疗程痊愈者27例),好转21例,无效9例。治疗组痊愈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痊愈患者中,27例服药5剂,16例服药10剂,13例服药11~15剂,14例服药16~20剂。可见服药剂数与疗效不成正比。服药1个疗程而痊愈者,病程在3~6个月的占65%,说明病程短者疗效较好。

3 讨 论

带下病为妇科临证常见病,历代医家对其诸多记载[4]。“带下”之名首见于《素问•骨空论》,而带下病之名于《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明确提出。曰“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提示病机为任脉主病。《傅青女主科》中[5]:“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带下病湿热下注证,可由产后胞中空虚,生活不洁,引起湿热内侵;再者,居所潮湿或涉水淋雨,从而遭受湿邪入侵,蕴而化热;三者,脾虚湿盛,肝郁化热,下焦湿热,致使任带受损。带下病是湿邪致病,治疗着重祛湿,对湿热带热,应清热解毒[6],利湿止带,用药时也要注意勿使其化燥伤阴。除病因治疗外,也应重视局部治疗。止带方燥湿止带,释其方义:渗湿止带之药有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清热凉血之药有丹皮、赤芍;泻热解毒止带之药有黄柏、栀子、茵陈;而方中牛膝为引药下行之要药。

通过临床观察,止带方对湿热下注型带下病疗效确切。通过临证观察:若伴腹痛者,加延胡索、川楝子、乌药行气止痛;若带下伴血性者,加马齿苋、春根皮清热止血;而带下臭秽,可加土茯苓、苦参;带下伴瘙痒者,可配合外治方进行熏洗,或阴道冲洗,或阴道纳药。另外,带下日久可致它症丛生,故应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猜你喜欢

猪苓车前子牛膝
Effectiveness of Zhuling decoction (猪苓汤) on diuretic resistanc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a 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基于ITS 序列鉴别特色民族药材土牛膝及其混伪品的研究
猪苓的利水渗湿作用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牛膝化学成分及其对细胞增殖影响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车前子酚类成分的研究
牛膝鸡爪/明·冯梦龙《广笑府》
云头花朵
猪苓种植生产的研究进展
牛膝配方颗粒中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