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大面积缺损磨牙病例的临床护理研究

2019-02-09周佩燕袁洁莹

关键词:嵌体全瓷固位

周佩燕,袁洁莹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 510055)

随着近年来不断提升牙髓修复技术和治疗技术,不断提升牙齿保留率,经过根管治疗磨牙之后,由于不存在牙髓营养的供应,继而促使牙髓相对脆弱,明显降低牙体的弹性和强度,导致出现牙折现象,所以,需要对患牙开展冠修复治疗,以便于将患者患牙咬合功能恢复。但如果存在严重的磨牙牙体缺损现象,牙合龈存在较小的距离,且咬合比较紧,常规桩核冠修复治疗存在较大难度,会对固位效果造成影响。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治疗不但存在良好的嵌体固位能力,也存全冠保护残留牙体组织的作用,不仅可有效处理固位问题,也可将复诊次数减少。在对患者实施根管治疗之后,开展磨牙的牙体和髓室的预备工作,制造CAD/CAM 全瓷嵌体冠,以便于将正常牙体形态恢复,已经获得显著效果。另外对此进行相应的护理工作对于病情的康复也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次数据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纳入且收治的66例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报道且评估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治疗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纳入的66例样本均来源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纳入且收治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分组依据是随机数字表法,参照组纳入33例,女性16例,男性17例,最大年龄50岁,最小年龄20岁,中位年龄(35.22±5.65)岁;实验组纳入33例,女性17例,男性16例,最大年龄51岁,最小年龄21岁,中位年龄(36.54±4.65)岁。验证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一般资料,P>0.05,统计学无数据研究意义。

纳入标准:66例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认真阅读和知晓相关知情同意书内容之后表示自愿参与此次调查。

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等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开展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护理治疗。将腐质和龋坏除去,顺着合面均进行1mm厚度的磨除,磨除功能尖厚度为1.5mm,磨除肩台宽厚度为1mm。依据预备轴面相关要求,确保冠边缘尽可能处于龈下大约1mm位置,参照嵌体制作相关要求,制作髓腔,进而符合足嵌体固位的基本要求,确保洞形不存在倒凹现象,各轴壁微向邻面外展大约2至5°或者彼此平行,预备出45°斜面的洞缘,斜面宽设置成1.5mm,存在最少2mm的洞深度,洞越深存在越好的固位效果,但会降低牙体组织抗力。洞形符合壁直、底平的基本规范要求,洞过深通过垫底材料将轴面垫平,获得共同就位道。将残冠牙体组织尽量多保留,将抗折力增加;完成牙体预备之后,采取加成型硅橡胶印模材进行印模处理,并且灌注模型,通过CAD/CAM设计全瓷嵌体冠,让患者试戴,抛光。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工作,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在医治的过程中患者有可能会出现疼痛或者不配合医生的情况,因此就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安慰,尽量减轻患者紧张、恐惧心理的出现,尽可能的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这样才能在有效治疗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实验组和参照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其中用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来表达护理满意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验证涉及的66例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均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以率(%)的形式表示实验组和参照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采取卡方检验,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研究对比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且研究实验组和参照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计算值计算值

实验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满意例数23例,一般满意例数9例,不满意例数1例,临床护理满意度计算值96.97%,参照组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满意例数13例,一般满意例数12例,不满意例数8例,临床护理满意率计算值75.75%,卡方为6.3041,P=0.0120<0.05,统计学存在数据研究对比意义。

2.2 比较且研究实验组和参照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

实验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0例,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0.00%,参照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数4例,1例龈炎、1例继发龋、1例脱落、1例松动,并发症发生率12.12%,卡方为4.2581,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研究对比意义。

3 讨 论

随着近年来不断应用修复技术和根管治疗技术,临床上保留残根残冠更加普遍。在咀嚼系统中磨牙的作用相对显著,保留磨牙,有利于牙周膜感受器的保留,对于咀嚼功能恢复是十分有利[1]。CAD/CAM 全瓷嵌体冠实际上是采取髓腔固位方式,对于牙合龈距离短、咬合紧、髓腔深度比较适合,经治疗之后全冠修复单独治疗存在较差的固位力;牙周情况相对良好,存在不发生松动现象,基于根管治疗前提下根尖不发生异常现象[2]。一般来说固定修复体适合性是修复体组织面和牙预备体表面的间隙大小,将固定修复适合性增加,有利于修复体固位力的提升[3]。磨牙髓室底和髓室顶大约距离2mm,所以,髓室底处于颈缘下大约2mm位置,存在超过2mm的整个髓腔深度,以髓腔预备制作嵌体深度超过2mm的修复体[5],基牙轴壁和内嵌体之间的机械嵌合力比较强,促使基牙和修复体接触面积的增加,和普通全冠治疗相比较,黏结力和摩擦力更高,髓腔内嵌体和冠的环抱一起形成嵌体冠抗力体系,粘固剂为其提供一定粘接力和足够的抗力,有利于嵌体冠的固定[6]。在此过程中,采取合理护理干预措施也十分重要,术前医护人员应该全面了解患者身体情况,是否存在传染病坏死和急慢性病史,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告知患者修复步骤、费用、时间、注意事项,将患者疑惑消除。指导患者放松心情,对患者肢体动作和表情密切观察,给予患者更多鼓励,提升患者配合度。术后1小时患者才可进食,不可食用过硬的食物,避免损伤修复体和基牙,保持口腔卫生,构建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做好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工作,且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步骤,确保动作迅速和准确。

本次分析发现,实验组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计算值0.00%低于参照组的12.12%,临床护理满意率计算值96.97%高于参照组的75.75%,P<0.05,统计学存在数据研究对比意义。

综合以上结论,将CAD/CAM全瓷嵌体冠修复治疗应用在大面积缺损磨牙患者中相比较常规治疗的作用更具优势,其中加以优质护理配合更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发展。

猜你喜欢

嵌体全瓷固位
复合树脂嵌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
钴铬合金烤瓷髓腔固位冠边缘设计对内冠适合性影响的研究
CEREC AC Omnicam椅旁CAD/CAM系统在后牙嵌体修复中的护理体会
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研究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效果观察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