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观察

2019-02-09张菊雅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5期
关键词:司酮子宫出血孕激素

张菊雅

(浙江省平湖市新仓中心卫生院,浙江 嘉兴 314205)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弱造成的激素表达水平异常引起的子宫内膜不规则出血[1]。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卵子数量减少,逐渐丧失垂体的正反馈功能,导致垂体分泌促卵泡生成素与促黄体生成素表达水平升高,从而抑制卵巢排卵功能,而不规则排卵则影响孕激素的表达水平,使得雌孕激素比例失衡,最终导致子宫内膜在激素刺激下不断的增生和坏死[2]。同时引起纤溶酶活化以及前列环素、花生四烯酸等活性物质激活,从而引起了围绝经期不规则子宫出血的发生,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尽早进行有效的治疗。

1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简述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女性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从卵巢功能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之后的一年,主要以无排卵性子宫出血为主[3]。该病的发生主要与卵巢功能衰竭、无排卵、激素分泌异常等因素有关。患者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不规则,闭经或月经频发,出血量不规则,主要与子宫内膜增生厚度以及坏死脱落情况有关[4]。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对生育基本无需求,目前临床治疗原则首先是止血,纠正患者的贫血症状,避免由于子宫内膜持续增生诱发的癌变,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是采取子宫全切术。

2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的25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一般资料,所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17±1.99)岁,平均病程时间为(12.65±2.17)个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贫血,平均血红蛋白值为75 g/L。25例患者先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为良性病变后,给予米非司酮口服12.5 mg,每12 h一次,血止后改为每晚1次,连续服6个月;同时给予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C片等纠正贫血治疗,其间定期复查肝、肾功能,B超随访子宫内膜厚度。所有患者用药期间全部闭经,总有效率100%,平均血红蛋白值上升3 g/L。结果证实,刮宫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片能诱导更年期功血患者进入绝经期,疗效可靠。

3 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是一种临床常用的孕激素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抑制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表达水平,从而提高促卵泡生成素与促黄体生成素表达水平,改善垂体功能[5]。该药物能够通过与孕激素受体的竞争性结合从而阻断孕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能够使孕激素失去活性从而无法发挥生理作用。该药物对孕激素具有拮抗作用,与常规孕酮相比,其与子宫内膜受体有着较高的亲和度,能够直接作用于垂体与下丘脑反应,从而抑制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的表达。同时,米非司酮能够直接促使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加速卵泡萎缩,从而缩短绝经周期,减少患者的痛苦[6]。该药物具有绝经效果好且复发率低的优势,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得到广泛使用。临床有关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研究较多,尚盼对比分析了米非司酮与诀诺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该研究结果显示,米非司酮的治疗有效率94.1%高于诀诺酮的治疗有效率82.4%。同时,该研究指出,应用米非司酮后,患者的雌二醇水平变化比诀诺酮快。最终得出结论:米非司酮不仅可以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而且安全可靠,疗效稳定,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药物。

但尚峰丽认为,米非司酮是新型抗孕激素,能够对患者的子宫内膜增生产生影响,并且可以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作用,继而抑制女性体内的卵泡发育与排卵,更有利于患者闭经或绝经。再者,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在于其能够抑制子宫内膜腺体的分泌,从而减少螺旋血管和子宫供血,加速绝经。该药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雌激素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能够减少突破性出血的时间。有研究通过观察发现,患者在服用米非司酮之后与未服用任何药物的围绝经期女性相比更快进入绝经状态,这说明米非司酮的应用能够诱导女性绝经,且在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下降、血红蛋白水平提升,证实了米非司酮的应用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从而缓解贫血症状[7]。

4 不同的用药方法对围绝经期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影响

但是从临床多份研究可以看出,米非司酮用于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时的方法存在一定差异。周玉珊对比分析了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安宫黄体酮与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该研究40例患者口服米非司酮治疗,一天一次,一次10 mg,连续用药3月。该研究的用药方法与笔者所在医院存在一定差异,但疗效同样显著。米非司酮的治疗有效率92.5%大于安宫黄体酮的治疗有效率77.5%。

强春花对比分析大剂量与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疗效,小剂量组患者每天睡前口服12.5 mg米非司酮,大剂量组患者每天睡前口服25 mg米非司酮,两组均治疗3个月。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也不同。小剂量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96.55%大于大剂量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小剂量的不良反应率3.45%小于大剂量的不良反应率31%。该研究认为,小剂量米非司酮更适合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更少,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保障。小剂量用药方法与本院一致,由此可确定本院临床应用米非司酮的合理性。

5 结束语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出现对女性生活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引起中重度贫血与失血性休克,因此需要尽早进行治疗干预。米非司酮是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能够通过一定的止血机制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因此需要重视米非司酮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从而改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生活质量,减少子宫切除现象的发生。

猜你喜欢

司酮子宫出血孕激素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保胎药须小心服
你以为的月经不调,其实是异常子宫出血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