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育家阮真的阅读经验及启示

2019-01-31李耀伟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9年12期
关键词:国文读法读书

李耀伟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 100875)

阮真(1896—1972),又名阮乐真,浙江绍兴市上虞人。他为20世纪前半期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是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研究的拓荒者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批语文教材教法研究生的导师”[1]。

1916年,阮真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部,期间曾得到陶行知、陈鹤琴等教育家的帮助和指导,毕业后曾于多所学校担任国文教师。1929年,阮真任教于广州中山大学,“得研究所主任庄泽宣先生之指导,即为国文教学问题之专门研究,发表专著四种”[2]。20世纪30年代中期,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一书正式出版,其可谓阮真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除多部研究专著外,阮真还在《中华教育界》《集美周刊》《广西教育》《岭南学报》《国师季刊》以及《教育研究》(广州)、《教育季刊》(上海)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有见地的研究论文。回顾数十年从事语文教育的历程,他这样评价自己:“真虽为专习文科之人,而幼受两重师范教育,复专习教育科一年。故以言头脑,则半文学而半科学也。”[3]实际上,阮真的语文教学经历也相当丰富,小学、中学、师范、专科、大学,无一不曾涉足,他自谓是“百战老卒,行伍出身”;可以说,阮真既具有语言文学的深厚底蕴,同时又有着专业的教育理论素养与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阮真先生在20世纪前半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并成为现代语文教育大家,实际上与他自身的阅读经历和阅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主要从阮真先生的阅读方法和读书态度等方面来具体探讨其阅读经验,以期对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成长有所助益。

一、阮真先生的阅读方法

阮真八岁入学,其自言当时的记忆力尚强,书塾中所授之书,凡读十来遍便能背诵。阮真读书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喜欢复述,他常常对母亲讲小说,也讲《孟子》《左传》,讲得原原本本,有头有尾。这种习惯对于他的阅读成长是非常有益的,以至于多年后他回忆起来时还感叹说,“我的读书口才和发表能力,那时已经培养其萌芽”。正是这种为兴趣所驱使的自然阅读,为发表所驱使的日常口讲,间接地促成了阮真读书求学的成效,这无疑“正是暗合乎读书法的”。此外,阮真读书还特别注重思考感悟,比如古代诗文中的“平上去入”,伯父仅仅教了二十分钟,他就已经能够悟通,而这种悟性往往又是通过思考得到的。

阮真在进入中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渐弱,而学校功课繁多,因而读书便不能不用方法了。正如他所承认的那样:“我的读书方法,各科不同,但是没有不用思想的。”[4]阮真认为自己天才迟钝而记忆力比较薄弱,因为迟钝,所以看书较慢,因为记忆力薄弱,所以读罢易忘。因而他对于读书并不求多求博,往往是先缩小阅读的范围,确定阅读的目的,慎加选择阅读内容,并采取合宜的阅读方法。

读文章诗词,用选择的读法。阮真认为,阅读文章诗词,关键在于所读作品应合乎自身的阅读兴趣和需要,正如其本人所言:“我所选出的(文章诗词),不一定是最好的。不过是我所最合意的罢了。”[5]阮真选文章以清淡为主,选诗词以灵性为主。就所选文章诗词的读法而言,第一遍略读,目的在于得其大意;第二遍考查辞句;第三遍探寻文章的结构及精彩之处。三遍读毕,方于题上加圈分等。有的在题上加一圈,读十遍或十五遍;有的在题上加两圈,读二十遍或二十五遍;最合意的则可加三圈,读至三四十遍;待到复习时,题上无圈便不再读。在其看来,这种读书的方法是非常经济而有效的。读哲理及教育学科,用提要的读法。第一遍阅读,重在了解大意;第二遍阅读,开始抉择要点;待看至第三、第四遍,意思会通后,总结大意并写作提要。如果提要仍无法尽记,可将自己的体会再做成提要之提要。在阮真看来,这种读书方法对于理解文本、讲义等都非常有效。读历史地理学科,用推理的读法。推理的读法,即是从事实的结果出发,去探寻原因,或者由许多原因推求出可能的结果。这样的读法,既便于事实的记忆,又可形成逻辑的条理及养成论断事理的眼光。阮真的这种读法实际也影响到他后来的国文教学,比如国文课讲及史地方面的事迹时,就须在书本讲义上详细注出。读普通书报杂志,用选择及批判的读法。阅读普通书报杂志,可选择与自己的研究或专业相关的,或是关于国家社会的大事以有助于了解现代环境的,或是合于自己的兴趣可供欣赏的。阅读的关键,在于能够用批判的读法形成自己的思考,并用自己的见解去评析对方的是非得失。

二、《九思堂记》与读书的态度

《九思堂记》是阮真发表的一篇劝学勉志文。“国立师范学院”创设之初,选址于湖南安化县蓝田镇李园,筑室九间,正中之堂曰“九思堂”,由长洲的章伯寅先生所命名。后阮真任职“国立师范学院”,见“九思堂”名,随即想到孔子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6]并推而论之,曰:“视思明,听思聪,疑思问,忿思难,智也;色思温,貌思恭,礼也;言思忠,事思敬,仁也;见得思义,义也,盖于立身行事,视听言动之间而所思在乎仁义礼智,此其所以为君子之思也。”“苟其所讲所学而非君子之所思,思而不尽于斯九者,则安从而进德修业耶?”[7]

阮真认为君子读书求学,当志虑深沉,思念宏远;然而如今的学子虽在此习课修业,或许并未能理解其命名的缘由,不能领会先贤之教导和章先生“提撕后学者”之良苦用心,这不免让人感觉遗憾。阮真因而“阐其义”,告诫学生读书求学应注重视听言动诸端,态度端正,志思宏远,以期达成进德修业之目标。

三、阮真先生阅读经验的启示

探讨阮真读书求学及从教的经历,可以发现随着职业的逐步定型,他阅读的内容及方法渐渐与语文教学的需要融为一体,并逐步走上了语文教学及研究的专业道路。

(一)明确阅读需求,甄选阅读内容

阮真在不同阶段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兴趣的变化,也导致其阅读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小学阶段,所读内容主要为传统的蒙学读物及四书五经作品,同时包括文言及古白话类小说、初等论说文范、时务策论、《孟子》等,该阶段重在启蒙和培养阅读语体及文言作品的能力。中学阶段,所读内容涉及国文教材及讲义、教师改订的作文、古代文章选篇以及现代报刊读物等,注重结合阅读来提升文章写作的能力。大学阶段,所读内容同自己的专业发展密切关联,包括哲学、修身、伦理、文学、历史、教育、心理等专业知识,其中对于文学和教育学用力尤深。毕业从教及研究阶段,所读内容包括文言及白话作品、各版本国文教材、国文教学研究著作及文章、学生读物、统计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这些内容与国文教学及国文教学研究均有着比较密切的关联。从中可以看出,阮真实际有着较为广阔的阅读视野,不过他并非是不加选择的泛泛而读,而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需要、时间精力等有意识地选取阅读的内容;尤其是在入读南京高师及毕业从教期间,他更是积极地研读文学、教学法、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地提升自身教育教学的专业素养。

(二)注重阅读与写作相联络

阮真在其《中学作文教学研究》中曾明确提出:“读文是因,作文是果”,“读文与作文是互相关联的”。[8]阮真关于读文与作文相关联的语文教育理念,实际上与他自身读书求学的经验——“注重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联络”密切相关。小学阶段,阮真所读主要为传统的蒙学读物及四书五经作品,同时包括文言及古白话类小说作品。这一阶段以阅读为主,虽然较少书面作文,不过阮真还是养成了口头作文——复述的习惯,正如他所回忆的那样:“我的读书口才和发表能力,那时已经培养其萌芽。”可以说,这一阶段的作品阅读和口头作文为他之后的文章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学阶段,阮真开始积极提升文章写作的能力,他除温习教师改订的作文外,还主动学习课艺、经义策论、《东莱博议》等作品中的文章笔法,吸收现代报纸杂志的思想。比如对于《东莱博议》,他不仅熟读背诵,而且圈点批注、拟题仿作。大学阶段,阮真勤于古典诗文的吟诵与创作;毕业从教以后,除阅读古典诗文作品、白话文艺作品外,他还积极阅读学生读物、国文教材以及国文教学研究著作,并研读教育教学论文百余篇,先后出版多部语文教育研究专著,并发表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论文,可谓既“述”且“作”。

(三)注重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重要经验,宋代学者朱熹就主张:“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朱子大全·读书之要》)[9]阮真读书注重反复熟读,如《左传》《孟子》等书塾所授之书不仅熟读,且多能完整复述;又如《东莱博议》一书,其中的八十六篇文章更是篇篇熟读背诵。同时,阮真读书还非常注重思考,正如他自己所言:我的读书方法是“没有不用思想的”。比如,中小学阶段日常的口讲、诗文平仄的学习及作文的立意构思,大学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及相关知识的涉猎,毕业从教阶段对于国文课程、教材及教学诸问题的思考与探讨等,都体现出其注重读思结合的特点。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内容,阮真也会考虑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比如读文章诗词用选择的读法,读哲理及教育学科用提要的读法,读史地学科用推理的读法,读普通书报杂志用选择及批判的读法。就其中“提要的读法”而论,它强调对于作品进行反复阅读并提要钩玄,以深入体会和理解作品的内涵。可以说,这些读书方法的共同特征就是注重阅读与思考的结合。

(四)端正态度,进德修业

这从他的读书经历和读书方法中便能看出,比如阮真为了提升文章写作的能力,对于《东莱博议》不仅熟读背诵,还要逐篇加批并拟题仿作,且能够认识到该书中“思想不免有迂腐的地方”;对于《新民丛报汇编》,其在自述中更描述当时的心情可谓“如获至宝”“废寝忘餐地去读”,并从中得到了许多新知识。而作为国文教师,阮真不仅认真授课解疑,并写作《九思堂记》以劝学勉志,告诫诸生应态度端正、立定志愿,以期达成进德修业之目标;同时阮真还注重以自己读书求学的经历来影响和教育学生,他曾在《先修班国文教约》一文中结合自身读书经历,告诫诸生求学当自反省,摒弃虚骄心态及不良习惯,努力进取。[10]

阮真先生在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态度等方面的阅读经验有其个性化的特征,但同时它们也有着值得借鉴的普遍性价值;而在他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之后,这些方法和经验又自然而然地内化为语文教学与语文教学研究的方法和理念,并帮助其成长为现代语文教育大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探讨语文教育家阮真先生的阅读经历、阅读方法和阅读态度,总结其阅读经验,对于推进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成长和专业发展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国文读法读书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0”的读法和要领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答案大放送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怎样读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