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德生教授运用经验方治疗痫症验案※

2019-01-30雷葛金文周德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莲子心黄连神经内科

黄 雷葛金文周德生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理疗科,湖南 长沙 410007;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湖南 长沙 410007)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丰富多样的临床表现可归纳为发作性、短暂性、重复性和刻板性4个特点。癫痫发作形式多样,可表现为感觉、运动、精神、意识、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1]。近年来,关于癫痫发病机制的研究表明,癫痫的发生与神经递质、突触连接、神经胶质细胞、离子通道、神经血管单元等有关[2]。目前西医治疗癫痫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物理疗法、饮食疗法及心理行为治疗等[3]。由于临床上仍然存在西药副作用大、耐药明显、手术高风险、长周期、高花费等缺陷,发挥中药多靶点、多途径抗癫痫作用,对于减少治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显示中医优势和科技附加值具有极大的研究开发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周德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内科学术带头人,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科研、教学工作20余年。对脑血管疾病、周围神经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痴呆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神经内科疑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有独到的经验。

1 病因病机

癫痫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称为“巅疾”“痫症”“痫病”等。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癫狂候》记载:“卒发仆也,吐涎沫,口歪,目急,手足缭戾,无所觉知,良久乃苏”“发作时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体皆然”,指出了本病的发作表现。《素问·大奇论》载“心脉满大,痫瘛筋挛。肝脉小急,瘛疭筋挛。肝脉骛暴,有所惊骇”,即心为火脏,火热太过,是以脉大而瘛疭痉挛;肝主筋,主藏血,肝脏虚寒则筋失荣养,而发为挛瘛之病。正如兆璜所言:“七情之中,心肝主惊,因惊骇而致肝脉骛暴者,所谓病生于情也”。南宋陈言所撰著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叙论》中指出:“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或在母胎中受惊,或少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指出痫症的发生不但与先天因素有关,而且还与后天其他因素有关。清代周学海在《读医随笔·证治类》中记载:“癫痫之病,其伤在血……凝滞于血脉,脉通心,故发昏闷,而又有抽掣叫呼者,皆心肝气为血困之象。”由于跌仆损伤或气虚血行不畅均可致血滞成瘀,瘀阻脑络,元神失养则发为本病。王清任则对瘀血阻络的病机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创制出多首以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本病的专方。周德生教授认为,痫病与先天不足、饮食劳倦、情志不畅,外感六淫以及外伤或病后体虚有关,多由风、火、痰、瘀互结所致。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主藏志;脑为髓海,诸髓皆属于脑;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邪阻脑络,或肾脾亏虚,神机失于濡养遂发本病。本病发病机理复杂,总属本虚标实。

2 治疗原则

《素问·长刺节论》指出:“病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月四五发,名曰癫病。刺诸分诸脉,其无寒者,以针调之,病已止。”说明治疗癫疾可用针刺之法。如朱永年曰“夫重阴则癫,故当候其寒气外至,其无寒者,以针调之。”朱丹溪认为:“痫证有五……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心窍”,并提出“大率行痰为主”的治则。清代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癫痫》龚商年按语云“痫之实者,用五痫丸以攻风,控涎丸以劫痰,龙荟丸以泻火;虚者当补助气血,调摄阴阳,养营汤、河车丸之类主之。”主张从虚实论治本病。清代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又提出了阴痫、阳痫的分类方法及相应的治法治则,后世已系统将阴痫用五生饮合二陈汤治疗,阳痫用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治疗。程国彭《医学心悟》创制定痫丸,至今仍为治疗癫痫的代表方剂。周德生教授认为本病早期以邪实为主,后期病情迁延不愈,致正气损伤,多属虚实夹杂。本病的病机转化取决于风、火、痰、瘀病邪之深浅及正气的盛衰。周教授根据痫病的病因病机,认为治疗上应分清标本虚实,轻重缓急,多以熄风化痰、泻火祛瘀为大法,随证施治,若素体虚弱则治宜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可加用益肾填精、健脾宁心之品以治其本。如此方可使顽痰得去,正气得复,痼疾自除。

3 典型医案

唐某,女,29岁。因反复癫痫发作 14年于 2017年6月27日初诊,患者起病时有惊恐史,持续服用丙戊酸钠片0.4 g/每日3次,治疗,仍发作频繁,每天发作1~2次,发作时面色潮红,牙关紧闭,口吐白沫,角弓反张,持续时间最短约 30 s,最长 1 min,呈失神发作,平素情绪急躁,口苦咽干,精神食纳一般,夜寐安,大便干结,小便黄,无尿频急及尿痛,末次月经:2017年6月 15日—6月20日。舌红、苔薄黄,脉浮弦。处方:龙骨 15 g,牡蛎 15 g,石决明 15 g,天竺黄 10 g,莲子心 3 g,黄连 6 g,薄荷 10 g,龙胆草 6 g,柴胡6 g,苦参10 g,白芍 15 g,玄参10 g,太子参10 g,连翘15 g,白花蛇舌草15 g,甘草12 g。14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7年7月10日二诊:患者自诉前诊服药后至今间断癫痫发作7次,发作时喉中痰鸣,口吐涎沫,持续时间较前缩短,每次不超过40 s,食纳欠佳,偶感头晕、胸闷乏力,夜寐多梦欠安,末次月经:2017年6月15日—6月20日。舌暗红、苔黄稍腻,脉沉。处方:前诊方去白花蛇舌草、玄参、太子参,加远志10 g,石菖蒲10 g,川楝子 10 g。10剂,日 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7年7月21日三诊:患者诉自 7月11日—20日发作 5~6次,持续时间不超过 1 min,仍失神发作,末次月经:2017年7月13日—7月17日,诉服药后月经量较前稍增多,夹较多小血块,舌暗红、苔薄黄,脉沉细。处方:天竺黄 10 g,苦楝子 10 g,橘核 15 g,黄连 5 g,莲子心3 g,荔枝核 15 g,龙胆草 6 g,侧柏叶 10 g,薄荷 10 g,桃仁 10 g,红花 10 g,郁金 10 g,石决明 30 g,白芍 10 g,生地黄 15 g,何首乌 15 g,远志 10 g,甘草 6 g。14剂,日 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嘱患者经期停服药物。

2017年8月5日四诊:患者诉自7月27日—8月3日,间断发作3次,持续数十秒即可自行恢复,末次月经:2017年7月13日—7月17日,诉偶感腰酸乏力,余无特殊不适。舌暗红、苔薄黄,脉沉。处方:天竺黄 10 g,苦楝子 10 g,桑寄生 15 g,菟丝子 15 g,黄连5 g,莲子心3 g,荔枝核15 g,龙胆草6 g,薄荷10 g,桃仁 10 g,红花 10 g,郁金 10 g,石决明 30 g,白芍10 g,生地黄 15 g,何首乌 15 g,远志 10 g,甘草 6 g。14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17年 8月22日五诊:患者诉前诊至今仅 7月28日因与人产生纠纷情绪激动后发作1次,持续时间约5~10 s,食纳欠佳,易腹胀,偶大便质稀不成形,末次月经:2017年8月11日—8月16日,舌红,边有齿痕,苔黄润,脉沉。处方:前诊去龙胆草、黄连,加青皮 6 g,法半夏 10 g,茯苓 10 g,山药 15 g。14剂,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周德生教授自拟经验方由天竺黄、石决明、郁金、远志、石菖蒲、黄连、莲子心、苦楝子、荔枝核、桃仁、红花、白芍、太子参、茯苓、甘草等组成。方中石决明平肝潜阳,主入肝经,为凉肝镇肝之要药,主治证多系肝气、肝火挟血上冲也;天竺黄、郁金清热化痰,清心解郁,正如《本草正》记载天竺黄“善开风痰,降热痰。治痰滞胸膈,烦闷,癫痫。清心火,镇心气,醒脾疏肝。明眼目,安惊悸。”郁金味辛、苦,性寒,癲痫发病主要与肝的关系密切,而肝为“将军之官”,喜调达,恶郁滞,而辛之行与散正是治肝之要。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中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以辛补之”。黄连、莲子心泻火清心除烦,且黄连苦寒,尤善治中上焦湿热证;茯苓健脾利湿,脾湿去则痰不内生;桃仁、红花、白芍养血活血通络;苦楝子、荔枝核行气散结,其中苦楝子苦寒性降,主温病烦狂,取以引火毒下泄,而烦乱自除;石菖蒲、远志辛温芳香开窍,具有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等功效,可引药入脑络;太子参益气扶正,生津不助湿;甘草调和诸药。

按语:患者青年女性,平素忧虑多思,肝郁乘脾,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气郁化火,则炼津成痰,气滞则血液运行不畅而成血瘀,气、火、痰、瘀互结发为本病。且患者自诉发病前多有惊恐史,“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患者突受惊恐则气机逆乱,痰浊之邪随逆乱之气机上冲而蒙蔽清窍,致元神失控而发病。周德生教授自拟经验方既切合痫症本虚标实之病机,又兼治风、火、痰、瘀等病理要素,全方用药平和,以调理脏腑功能,使得邪有出路,正气得复,阴阳调和,内环境稳定,从而在根本上治愈痫症。同时在治疗上周教授强调应讲究“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遵循发作期应治以豁痰醒神、开窍息风,休止期应以平肝为主,以益气养血、养心安神、清热化痰为辅的组方用药思路。对于脾虚者可加白术、山药燥湿健脾,肾虚者可加生地黄、何首乌养阴填精。

猜你喜欢

莲子心黄连神经内科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微波辅助提取莲子心多糖的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莲子脾之果
莲心茶治便秘
黄连解毒汤对SAM-P/8小鼠行为学作用及机制初探
莲子心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蛋白二硫键异构酶活性研究
黄连和大黄联合头孢他啶体内外抗菌作用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