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院校护理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设路径※

2019-01-30邱冬花孟月琳刘湘琳张国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质量师生

邱冬花 孟月琳 赵 燕 彭 婷 刘湘琳 张国民*

(1 衡阳市中医医院科教科,湖南 衡阳 421001;2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

党和国家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二字以新的面貌走入群众视野,和谐教育也因此深入人心。而师生关系作为教育中最核心的关系,如何建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走入学界视野中央。外科护理作为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设其教学是为社会医疗领域培养实用性的护理人才。而培养一位具有创新能力和高素质技能的护理人才,教师教学质量起着主要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的和谐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1]。也就是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优秀的、社会需要的护理人才。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培养出优秀护理人才这正是我们研究的问题。

1 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

在进行讨论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之前,首先必须要明白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即什么是和谐师生关系:我们这里所提到的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作用,互相沟通,确切一点,是指教师与学生两种主体之间存在的名为教学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在师生间必然存在,我们重点分析“和谐”二字。这里的和谐是指一种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使师生都能在维系关系的过程中得到知识、能力、能量,从而为领域培养出人才的一种至臻至美的状态。“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应从人性的一般特征,在教师培训和社会引导正确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实现基于原始和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自然形成一种民主、平等、情感体验的主体间性之间的关系,使教与学两个因素的过程和两个和谐的结合,最终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日益完善的终极目标”[2]。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的完美发展是其最终目标和出发点;情感整合是其根本前提;教师引导学生是其保障;教学和谐是其核心;教师培养是其内在基础”[3]。

2 分析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现状

对2015级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衡阳医院护理11班全体学生及护理教研室老师发放简易应对方式的师生关系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经调查结果研究发现现阶段我院师生关系融洽,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主动询问老师相关专业知识。但是仍存在师生间在课堂以外缺乏交流的现象。师生间情感淡薄,老师缺乏责任感、使命感,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从而影响教学氛围,进而影响教学质量。而如何将教学活动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都脱离任务心理,提高学生和老师两个群体对对方群体的责任感和对社会及护理领域未来发展的使命感,加深群体间的交流,使关系处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之中值得探究。基于现状所反映出的问题,将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途径归纳成如下五点:(1)增加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尊师重道的精神;(2)增加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3)提升教学动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4) 增加师生间交流机会;(5)建设合理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评价机制,从而进行进一步对教学体系建设的探究。

3 针对外科护理教学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1 教师教学素质培养方面

3.1.1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制定一系列提高师资能力的培养计划,保证高职称教师每 2年参加1次校外教学培训,并不定期请教学名家来院授课,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扩宽视野,使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更新节奏能与时代接轨。举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进一步加强对护理学青年教师的队伍建设,搭建教学方法交流平台,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促进护理学青年教师发展,调动广大教师从事教学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对护理教学的重视度、促进教师之间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加强教学质量。

3.1.2 捕捉学生兴趣 捕捉现代学生兴趣,挖掘共同语言,扩大与学生的交流范围、加深交流深度,拉近师生距离,从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发挥人格魅力,运用适当的批评和赞美,令学生从对老师的兴趣潜移默化到对护理的热情,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教书育人”,在现今教育体系中前者往往是工作重心,而后者却是多聚焦,少有做到。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护理工作环境现状和实际案例,将人文、伦理等融入教学之中,适量地增加“育人”工作比重,知识和技能会过时,做人行医的道理却永不褪色。

3.1.3 贴合人才需求 改变教学形式 最好不要刻板地复制教材或者演示文稿,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体系,要做到心中了了,也要做到口中可名,才能在讲授的全过程当中有统筹地规划课堂、有逻辑地表达而不是罗列知识点,学生也更能理解,更好地吸收知识。作为护理专业的教师,联系实际操作情况,描述运用场景,更能挑起学生兴趣,更有试验证明,“在临床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提高教学效果”[4]。“教师不应暗示学生应走的路,而取消了他们继续思考和发问的机会;教师不应固守教条,而是将问题敞开”[5]鼓励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加上鼓励、培养创造精神,这才是在培养医药领域未来的发展力。

3.1.4 提升工作热情 增加工作耐心 教师加强护理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责任感及面向社会的使命感,认识到护理的发展、医院的未来、病人的性命就掌握在学生们的手中,切不可将教学仅仅当成任务来完成。“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爱心和公平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和保障。”[6]

要意识到现今网络的发达性使护理学教师无法垄断全部的学科知识信息,学生有途径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材料,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宽容、耐心、批评和被批评时的开放性、承认自己也有可能会犯错、善于和积极倾听的意愿和能力”[7]。从而营造出一个平等、宽容、开放的教学氛围,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3.2 学生培养方面

3.2.1 “感恩”主题活动 每年组织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比如主题班会、公益活动、演讲比赛等,在学生心中培植感恩情怀。有利于老师和同学们感情的维系,增加到勤率,提高教学质量。

3.2.2 “现在与未来”普及教育 高低年级经验交流,学习目标,就业形势,用生动鲜明的例子身临其境,培养学习状态。及时适应新阶段的学习模式:进入大学时,脱去高中固定的“教-学”思维,适应大学新的自主学习模式;进入临床时,又与大学理论学习的状态有所不同,需要再次转变。在不同的阶段及时为学生们普及环境状态,以便学生能及时适应新的环境,步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护理人才。

3.2.3 打卡式督促教育 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产品在生活中的比重不断加重的社会状态,通过网上打卡、签到等方式对学生学习进行督促,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并将结果加入行程性评价考核中。

3.3 建立平台 增加交流机会

3.3.1 学习心得交流活动 每学期在课余组织 2~3次有老师参加的学习心得交流活动。增加学生解惑机会的同时,老师也能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开阔学生眼界,使师生保持有一定的交往频率,利于双方思想在交往中交流碰撞,促进师生互相沟通,加强认同感。

3.3.2 翻转课堂活动 使老师和学生有机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课堂,老师能接收到学生们所带来的年轻人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由此能把新的使同学们感兴趣的元素加入课堂中;学生也有机会感受老师备课的不易,更能体谅老师,对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4 建立 “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师生和谐度评价机制”师生评价体系

一方面是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师生评价体系没有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来指导教育实践工作,工作的有效性无法衡量。”[8]由除学生和教师以外的第三方护理专业领域从业人员从社会实际要求中提炼出能力指标,并拆分到课后少量多次进行考察,作为行程性评价的一部分。能力指标考核、到勤率、课堂表现、作业评价等组成行程性评价,与最后的考核结果共同组成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其中能力指标考核和最后的考核都由第三方主持。另一方面师生和谐度评价机制:运用层次分析法,把师生关系和谐度定为目标层;把课内教学和谐度、课间及课外交往和谐度两个方面定位准则层;每个准则设若干子指标定位方案层。从学生和老师2个群体角度对师生关系和谐度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价。将2个群体的互相评价结果加入下次影响师生匹配结果的因素中,从而提高2个群体对建设和谐师生关系的动力,有利于教学活动和谐地进行。

从教学质量与师生和谐度两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评判,从而建立相应的反馈和福利机制,进而指明教学的前进方向,增加教师前进动力。同时,将 2个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进行相关性分析,从而不断地完善评价体系。

通过分析本院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现状,针对目前问题,在教师教学素质培养、学生培养、交流平台建设、师生评价体系建设等4个途径进行探究,建立贴近现代社会医疗领域实际要求的护理学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教学质量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