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桡动脉超选择性心脑血管联合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

2019-01-30田书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桡动脉卧床心脑血管

田书亚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介入手术室,河南 郑州 450014

随着近几年介入诊疗技术的蓬勃发展,其在各个临床专业应用中的优势凸显,介入治疗在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是微创手术,但仍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医生通过改变术式采用经桡动脉穿刺超选择性治疗心脑血管联合疾病,打破固有的传统模式,对护理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1-5]。本文探讨心脑血管联合疾病需要做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围术期护理及术后恢复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07—2018-07收治的心脑血管联合疾病需做介入治疗的120患者为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经股动脉穿刺,男42例,女18例,年龄36~87岁。观察组选取经桡动脉穿刺,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1~85岁。所有患者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联合脑血管疾病。临床表现有经常性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头痛眩晕、易怒、健忘、体乏无力。患者可视性指标:血脂血糖异常、心肌酶谱改变,心脏彩超、心电图及脑电图、脑CT均有变化[6-7]。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主要运用改良法Seldinger技术。观察组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范围:从手掌内外侧包含指间隙到肘窝),常规在局部浸润麻醉下,选择动脉搏动最强最明显处为穿刺部位。左手食指固定患者桡动脉处,右手持穿刺针(不带针芯),使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0°左右快速刺入桡动脉,见回血且看到穿刺针尾中血液喷出时,再引入鞘管导丝;用纱布拭去穿刺点部位的血渍后,拔出穿刺针,用手术刀破皮,引入6F鞘管,顺势把鞘管导丝交换成造影导丝后,置入造影导管,完成介入治疗前的准备工作[8-9]。采用不同的导管对患者实施介入诊疗活动。对照组穿刺方法同观察组,不同之处在于穿刺点在股动脉,且腹股沟周围皮肤需要提前备皮,消毒范围:上到脐周下至膝上10 cm两侧至腋中线,另外,消毒铺巾前注意保护病人隐私,及时做好保暖。全程做到动作轻柔精准到位,若患者主诉穿刺部位疼痛,针刺部位肿胀,应及时给予冷敷止痛等处理。

1.3护理关注点在整个介入治疗过程中,除了常规护理基础外,护士需要特别关注患者围术期的舒适度、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主要措施包括:(1)术前护理:术前宣教,向病人及家属解释该疾病的概念,配合治疗检查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手术室环境,尽量减轻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必要时可以请手术成功患者亲自介绍手术体会。询问患者有无碘过敏史和其他药物过敏史。教会患者术前更换病号服,女性患者脱去内衣。对照组患者术前要教会床上排便;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备皮。观察组患者术前嘱咐摘去手镯、戒指、手表等饰物。(2)术中护理:摆放合适舒适的体位;给患者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填写术中护理记录单。在诊疗过程中患者如出现烦躁不安、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变化等异常反应,及时提醒手术医生并积极配合相应处理,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防止患者坠床。对照组消毒铺无菌巾前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提供保暖措施。(3)术后护理:术后及时清点术中物品数量,完成手术护理记录单,协助手术医生用止血带或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搬运患者安全移到接送床上,避免穿刺部位用力过度,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皮下血肿等;询问患者有无心慌、气短、异常出汗等,防止迷走神经刺激。对于局麻患者术后半小时可以进食、水,多饮水有利于对比剂排出体外,减少对肾脏的危害。对照组患者术后要绝对卧床12~24 h,穿刺同侧肢体制动6~8 h,由于患者肢体制动时间、卧床时间均较长,容易产生不舒适感,护士应加强沟通,做好安抚工作。另外,经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常见并发症是出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及夹层动脉瘤。经桡动脉穿刺的患者,创伤小,痛苦少,容易止血,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9-10]。

1.4观察指标(1)卧床时间;(2)并发症情况;(3)患者满意度。

2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介入诊疗迅猛发展,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11-18]。对心脑血管联合疾病患者诊断治疗基本以介入微创手术为主[19-25]。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就医感受越来越重视,在对患者护理过程中,我们不仅要为患者提供治疗疾病的方案还要为他们选取最佳最优的护理帮助,采取针对性强、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质护理服务[26-30]。经桡动脉超选择性心脑血管联合介入治疗就体现在患者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少等优点。经桡动脉穿刺还有以下优点:(1)方便止血,皮下血肿的发生率低。(2)行穿刺过程中不需要中断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3)桡动脉穿刺部位几乎不需要备皮,造影术后不需要卧床,患者舒适感强。(4)经桡动脉入路可规避右侧颈内动脉、椎动脉超选择性困难。那么围绕着医生术式的转变围术期护理工作的重点落在改善患者手术过程的舒适度护理,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进行护理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将护理细节渗透于整个护理工作中,为保障介入诊疗患者的健康和围术期护理工作的重点提供良好基础[31-41]。

表1 2组相关治疗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related treatment

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采用经桡动脉超选择性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管理可有效提升介入手术室护理质量,改善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42-46]。

猜你喜欢

桡动脉卧床心脑血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桡动脉急性闭塞的危险因素研究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桡动脉造影验证桡动脉变异的发生及其预测因素
经桡动脉入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慢性闭塞危险因素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