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色彩管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作用

2019-01-30李付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23期
关键词:负性色彩情绪

张 丽 李付华 张 苇 刘 慧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14

脑卒中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脑功能障碍。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疾病最常见的三大死因之一[1-3]。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的特点[4-7]。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 s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 s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3]。而在我国,现幸存脑卒中患者近700万,其中致残率就高达75%[8-10],这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由于疾病特点,脑卒中患者往往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相关文献研究发现,重性抑郁障碍和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的色彩偏好[11-13],而针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的干预,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等研究上[14-17],缺乏从色彩等感官感受上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干预的相关研究。基于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将色彩管理运用于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管理中,从而了解色彩管理对促进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心理健康的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16-05—2018-02对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1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

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诊断标准,且经头颅CT或MRI扫描确诊;(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18]评估后,焦虑症状值≥50分[19]和(或)抑郁症状值≥53分[20],存在焦虑症状和(或)抑郁症状患者;(3)无精神疾病及人格障碍;(4)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并配合调查;(5)研究得到学术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1)失语、失能的患者;(2)合并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3)病情严重、神志不清、无法配合完成研究者。

1.2方法

1.2.1 测量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分为一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学资料两部分,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卒中次数、并发症等内容。②负性情绪量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采用2002年袁勇贵等翻译的负性情绪量表[21]。③卒中结局评价量表:采用美国心脏病协会卒中预后分类小组Kelly-Hayes等按照WHO《国际功能、残疾和残障的分类》的原则制定的量表[22]。

1.2.2 干预方法:对照组56例采取常规管理,内容包括入院宣教、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病情管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56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色彩管理,内容包括管路、药品、饮食、风险警示、室内空间等色彩管理标识体系的运用。

色彩管理相关指标是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色彩设计原理[23-24],结合前期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色彩偏好及护理需求调查,经专家咨询后最终确定,专家咨询指标包括色彩使用范围及各项指标的具体颜色,相关指标:(1)室内空间色彩管理:墙体颜色为低彩度调和色,隔断窗帘为米黄色,医务人员服装颜色为草绿色。(2)患者腕部识别标识(男性→蓝色;女性→粉色)。(3)管道标签和标识牌:①按置入的部位识别(头部→红色,颈部→橙色,胸部→草绿色,腹部→黄绿色,会阴部→黄色,四肢→蓝色);②按功能的不同识别(动脉→红色,静脉→蓝色、造瘘管→棕黄色,其他管路→紫色);③按作用的不同识别(静脉输液、输血→红色;管路冲洗→绿色;气道湿化→黄色)。(4)微量泵给药标签:血管收缩药→红色背景标签;血管扩张药→蓝色背景标签;镇静镇痛药物→绿色背景标签;其他药物→紫色背景标签。(5)饮食标识卡:特殊饮食→红色;半流质、流质饮食→桔色;普通饮食→绿色;低盐饮食→蓝色;禁食→黑色。(6)风险警示标识卡:①风险标识牌:药物过敏→红色;预防烫伤→橘红色;预防压力性损伤→黄色;预防跌倒/坠床→绿色;预防管路滑脱→青色;②血型标识牌:A型→蓝色;B型→绿色;O型→红色;AB→黄色。(7)医用耗材标识:ECMO套包、气管切开等各种急救管路和物品,统一以红色为背景进行醒目标识,而其他换药包、口护包、各种敷贴等次重要物品统一以绿色背景进行标识。

1.3质量控制干预小组成员由科室护士组成,并经过统一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干预,干预前后量表调查结束后,随机抽取5%的调查量表进行检查,发现遗漏或错误及时补充更正。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人口学资料11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男62例,女50例,年龄33~86(58.02±10.03)岁,对照组年龄(57.63±9.97)岁,干预组年龄(58.11±10.17)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月收入、卒中次数、功能状态水平、焦虑水平、抑郁水平等基线资料比较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干预前2组负性情绪相关指标得分比较2组负性情绪相关指标基线测量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2组负性情绪相关指标得分比较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negative emotion related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2.3干预后2组负性情绪相关指标比较2组负性情绪相关指标得分情况经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2组干预后1周、干预后1个月各项指标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1个月相关指标得分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见表2。

2.4干预组负性情绪相关指标得分情况干预组干预后各项指标得分上均低于干预前(P<0.05)。见表3。

2.5对照组负性情绪相关指标得分情况对照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各项一级指标得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

表2 干预后2组负性情绪相关指标比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groups of negative emotion related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表3 干预组负性情绪相关指标得分情况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negative emotion-related indicators in the intervention

表4 对照组负性情绪相关指标得分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negative emotion related indicators in the control

3 讨论

焦虑、抑郁和激惹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着躯体疾病的临床康复及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得分较高,这与国内外学者[23-26]研究结果一致。可能原因:其一,脑卒中患者病情时间长,住院费用花费高,患者担心家庭经济负担重;其二,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对自身疾病病因、发展及疾病转归等问题缺乏了解,担心预后及今后生活质量;其三,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理能力差,患病后需要家属照顾,加上病情反复发作、病程长,常伴有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这些原因均会导致脑卒中患者负性情绪的产生。

色彩管理是根据色彩判定事物性质及特点的一种可视化的管理方法,是通过强烈的视觉效应和突出的表意功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一种管理方式。人们的感情活动与色彩密切相关,不同色彩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的记忆、知觉、感觉、联想和情绪等心理过程[27]。研究发现,色彩管理在印刷、产品设计、旅居空间设计、病房环境等领域运用广泛[28-31],不同的色彩对焦虑抑郁患者及大学生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32-38],合理的使用色彩能对患者的康复心理起到平复和宽慰作用[39-41],本研究将色彩管理应用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干预研究中,从颜色的视觉感知领域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负性情绪干预方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研究采用色彩管理干预方法后,相关结果表明色彩管理可明显缓和且降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负性情绪,并且研究对象在抑郁、焦虑、激惹等因子得分上均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从环境空间设计、安全管理等各方面采用色彩管理,提升了患者的情绪体验。色彩管理在脑卒中抑郁患者中的研究与国外对中学生抑郁情绪的研究结果一致[42-44]。

色彩管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今后的研究中可将色彩管理运用到更多的慢性病患者管理中,从而达到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恢复健康、节约卫生资源的目的。

猜你喜欢

负性色彩情绪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神奇的色彩(上)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