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吉卜林《丛林之书<立基·提基·塔维>》中的话语霸权

2019-01-29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550000

大众文艺 2019年21期
关键词:殖民统治殖民者霸权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550000)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是20世纪初世界文坛影响深远的一位英国作家,曾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王佐良在《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中指出,一战之后,吉卜林的帝国主义论受到质疑,名声衰落,但影响依然存在。吉卜林的代表作之一出版于1894年的《丛林之书》历久弥新,该书由13个篇章组成,《立基·提基·塔唯》是第8个,讲述了一只名叫立基·提基·塔维的獴,被人类收养,打败了在人类花园里作恶多端的蛇的故事。本文将运用后殖民主义的相关理论,揭示隐含在这个动物寓言中话语霸权的建构、目的和方法,揭露了殖民话语霸权的不合理性和危害性。

一、吉卜林的话语霸权

吉卜林的西方话语霸权,体现在《丛林之书》中贯穿始终的“丛林法则”论。西方话语霸权,意即以西方为中心,其他地方为边缘地区,用西方话语体系来理解和阐释世界,通过输出西方意识形态来控制全球。“丛林法则”最初源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指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自然界规律,在社会学中衍生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即丛林法则也适用于人类社会。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丛林法则”即为强国应当统治和殖民弱国。吉卜林描写的獴与蛇,蛇与其他小动物这两则符合自然界的“丛林法则”的关系,隐喻了强国应当殖民弱国的的西方话语霸权。

(一)丛林法则的起源和含义

丛林法则最早是生物学上的一个概念,是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通过研究发现的,但实际上,早在1850年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的《社会静力学》中就已经有社会进化的概念,但该词首次出现于1944年。根据斯宾塞所言,丛林法则在社会学中意指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社会总是倾向于保留下强者优者,从而整体向更高级的社会方向发展。生活在19世纪末的吉卜林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就不奇怪了。

(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丛林法则的隐喻阐释

在该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花园中两则符合丛林法则的动物们的关系,一则是獴与蛇的关系,另一则是蛇与鸟的关系,符合丛林法则的三者关系为花园的和平稳定的生态环境,可见吉卜林认为强者应当统治弱者,社会才会形成良好秩序的思想。

从原本的食物链来看,獴是蛇的天敌,而蛇是鸟的天敌,在故事中,蛇吃掉了鸟的蛋,因此鸟对蛇又恨又怕,整个花园并不平静。獴的来到为鸟伸张了正义,杀死了蛇,即使蛇的亲人赶来复仇最后依然被獴打败,獴的出现使得原本并不安宁的花园恢复了和平,最后还化身为花园的保卫者。三者关系符合丛林法则,并在遵循丛林法则的前提下,维护了花园的和平与稳定。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看,吉卜林认为遵循丛林法则论是维持某一地区的稳定和秩序的规律,也就是吉卜林在向读者展现了丛林法则的真理性。对应到当时的英国殖民背景,也就是说吉卜林隐含了自己的帝国主义思想:“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作为当时无可争议的世界强国,具备最先进的文明、文化和科学技术,应当对落后的未开化的野蛮人地区,例如印度实行殖民统治,这是符合丛林法则的社会发展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英国人应当承担这份责任,而印度人应当顺应规律服从英国的统治,维护地球的和平稳定。

二、吉卜林建构话语霸权的目的

吉卜林建构的话语霸权的真正目的是服务于强国对弱国的殖民统治。表面上看,吉卜林建构的话语霸权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实际上是强国为殖民弱国而给出的正当理由、奴化弱国人民的反抗思想,本质上是维护强国对弱国的殖民统治。在文中,吉卜林将丛林法则刻画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不符合这一规律则会影响社会稳定,蛇的出现打破了人类居住的花园这个区域的丛林法则,使其陷入混乱,獴打败了蛇后重新恢复该区域的丛林法则,从而使这个封闭区域恢复安定。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看,花园隐喻人类社会,花园里的人隐喻宗主国,獴与蛇隐喻从属国,宗主国殖民统治从属国,从属国应当服从宗主国的殖民统治,反抗宗主国的殖民统治则会导致社会混乱,维护了宗主国殖民从属国的合法性。

(一)《立基·提基·塔维》中的花园生态系统

通过比较獴来之前和来之后花园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丛林法则表面似乎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自然界规律,但实际上是为了服务人类对花园的所属权。

在故事中,獴来到花园生态系统之前,这个花园生态系统主要由人类、蛇、鸟和老鼠等其他小动物构成。蛇吃了鸟蛋、甚至想要杀死人类一家称霸花园,整个花园的生物都活在担心受怕之中。然而獴来到这个花园生态系统之后,被人类收养的獴帮助鸟们伸张了正义,杀死了蛇、吃掉了蛇蛋、赶跑了前来报复的蛇妈妈,从此花园生态系统恢复了和平和宁静。

表面看来,人圈养獴、獴打败蛇、蛇吃掉鸟类都是符合丛林法则的规律的,因此花园才得以和平和稳定。但如果深入分析獴来到之前和之后花园生态系统生物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发现,人与獴的关系是符合丛林法则的,獴接受了人类的圈养和驯化,服从人类的统治;而人与蛇的关系是不符合丛林法则的,蛇竟然想要杀死人类统治花园。可见实际上丛林法则只不过为了维护人类的利益,服从人类的统治就能保证花园的安定,否则就会引起花园的混乱。

(二)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花园生态系统的隐喻阐释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来看,吉卜林建构话语霸权的真正目的是维护宗主国对从属国的殖民统治。宗主国和从属国是来自于赛义德的《文化帝国主义》中的概念,宗主国专指18~20世纪以来殖民扩张的西方帝国,从属国则是指殖民地国家,西方帝国在殖民扩张期间一直致力于输出西方思想,将本国塑造为宗主国形象,殖民地塑造成从属国形象,从属国应该服从宗主国的统治。

《丛林之书》这一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印度比哈尔邦一个叫苏高利的地区,而人类一家则是英国人,收养的獴、以及蛇鸟鼠等动物都是印度当地的生物。结合该书出版的时间1894年,可以得出,该故事发生于英国在印度殖民时期的大背景下。人类隐喻当时的英国,獴隐喻接受了西方话语霸权服从西方殖民统治的印度人民,而蛇隐喻不接受西方话语霸权不服从西方殖民统治的印度“反叛分子”。话语霸权的存在是为了维护英国殖民者的利益,服从统治的印度人民被描述成社会的和平与稳定的守护者,而反抗统治的印度人民则被描述成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不安定因素。也就是说,吉卜林建构的这个话语霸权,就是用西方话语作为借口:为了印度地区的和平和稳定,实质上是为了维护英国殖民统治印度的合法性。

三、吉卜林建构话语霸权的方法

吉卜林是通过从人的利益和立场出发重构角色形象来建构话语霸权的。从人的立场出发,文中的人是受害者,蛇是侵略者。后殖民主义打破了原有的西方中心主义,从被殖民者的立场出发看待事情,恢复被殖民者言说和塑造自己的能力,殖民者应当是侵略者,被殖民者应当是受害者,事实上,人隐喻殖民者,蛇隐喻被殖民者。立场的转换正说明了代表“属下”的被殖民者群体失去了言说自己的能力,而长期处在被殖民者言说和塑造之下,真正的侵略者被塑造成受害者的形象,真正的受害者却被塑造成侵略者的形象,吉卜林行偷梁换柱之法,让作者不知不觉认可了其丛林法则,从而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西方话语体系。

(一)吉卜林对人与蛇的形象重构

吉卜林从人的立场出发,将蛇塑造为侵略者破坏者的形象,而将人塑造成受害者和平者的形象,读者在阅读故事时不知不觉站在人的立场同情人而厌恶蛇。加之蛇妄图鸠占鹊巢夺取人的花园所有权不遵循丛林法则的行为,使读者在感情倾向和角色立场上不知不觉地接受了丛林法则。

在故事中,蛇一开始的形象并非由人类评价和定位的,而是由其他弱小动物进行侧面描述的。小鸟被蛇欺负了以后,向花园的新成员獴首先描述了蛇的形象,蛇在花园中是地头恶霸,把小鸟的蛋都给吃掉了,正打算陷害人类夺取花园的主权,其他小动物都对蛇充满畏惧,而人类对蛇的阴谋毫无察觉。獴听说了以后,便杀死了蛇,蛇被獴杀死之后,蛇的妻子前来报仇,但不仅被獴打败落荒而逃,而且蛇蛋也被獴吃掉,给小动物们出了一口恶气,有的小动物还给獴唱起赞歌。之后,人类也察觉到獴杀死蛇拯救了自己的事实,人类家庭的母亲也转变了对獴的态度,从一开始对獴作为野生动物的不信任转为信任和感谢。

吉卜林从人的立场来讲故事,蛇是违反丛林法则甚至危害人类造成花园混乱的侵略者,人是毫不知情正当自卫的受害者。蛇一直是在被人类言说和塑造的,虽然也出现过蛇夫妇“密谋商量”除掉人类成为花园的情节,但这一情节也是站在人类的立场去言说的,因为蛇的这一行为威胁到人类的安全和利益,所以蛇夫妇的“密谋”就成了作恶的行径之一。

(二)后殖民主义视角下人与蛇的形象隐喻阐释

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来看,吉卜林建构话语的方法就是立场转换。我们在上一章花园生态系统的隐喻阐释已经谈到,人实际上隐喻西方殖民者,而蛇隐喻印度地区被殖民者。

后殖民主义倾向于打破西方中心主义,试图从被殖民者的立场去看待事情。如果我们从蛇的立场重新讲述这个故事,蛇也具有言说自己的机会,那么整个故事应该是由蛇这样言说:人类是侵占了蛇原本家园的恶者,而蛇之前的“恶行”也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蛇吃掉鸟蛋的行为本质与獴杀掉蛇吃掉蛇蛋的行为无异,都是符合丛林法则的自然规律,是为了自身生存正常的弱肉强食的行为,而蛇想要除掉人类夺取花园主权更是合乎情理,因为花园本来就是蛇的家园。反而是獴作为人类的帮手接受了人类对自己的形象塑造,杀害了自己的同胞,残害了自己的孩子,是本地人的叛徒。如此看来,后殖民主义下,整个故事就变成印度的被殖民者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但最终英国殖民者未费一兵一卒,仅被一只臣服于英国殖民统治的比它更强的印度被殖民者杀死。将吉卜林的立场转换,我们便可以看到,被塑造成受害者的人类才是侵略者,被塑造成侵略者的蛇才是受害者。

综上所述,我们可见,獴打败蛇这一符合丛林法则,维护花园稳定的行为成了正义之举,然而蛇伤害其他小动物即使也符合丛林法则,却被视为破坏花园和平的邪恶行为,同样是丛林法则,却出现截然不同的善恶论,这一悖论恰恰证明了西方话语霸权逻辑本身的不合理性;此外,通过对人獴蛇三者的形象重构,读者不知不觉地站在英国殖民者的立场上,不知不觉地认可了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认同西方的话语霸权,即强国应该统治殖民弱国,接受了西方的思想,獴这个角色充分证明了西方话语霸权的危害性,接受了西方话语霸权的殖民地人民失去了反抗殖民统治的斗志和意识,甚至反过来维护英国殖民者的殖民,并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维护秩序和正义的做法,分化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力量,英国殖民者不费一枪一炮,利用话语霸权从思想上“驯化”了殖民地人民。

猜你喜欢

殖民统治殖民者霸权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乌干达传统土地产权体系研究
话语制衡是霸权护持的重要手段
论施叔青《香港三部曲》中的殖民者形象
《缅甸岁月》书中缅甸人形象描写简析
“霸权秩序”的国际关系多维度视角探析
给IP成“霸权”浇一盆冷水
三十六计之声东击西
三十六计之釜底抽薪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庙会功能之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