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结合三黄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对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2019-01-28王阿娜

光明中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泻心汤消化性消化道

王阿娜

作为一种消化科常见疾病,消化性溃疡主要是黏膜被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深达黏膜肌层。目前临床上对消化性溃疡主要采用抑酸剂、黏膜保护剂、杀灭幽门螺杆菌(Hp)等进行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停药后溃疡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有大量研究发现,针灸对消化性溃疡有着明显的防护作用,同时配合中药辅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消化道的负担,促进溃疡面的愈合[1]。本次研究选取了本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对其在采用针刺结合三黄泻心汤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4年6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析。将所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53例,其中男性为27例,女性为26例;最小年龄为27岁,最大年龄为76岁,平均年龄为(53.1±9.3)岁;根据溃疡类型可分为:胃溃疡19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复合型溃疡10例。对照组53例,其中男性为28例,女性为25例;最小年龄为28岁,最大年龄为75岁,平均年龄为(52.8±9.2)岁;根据溃疡类型可分为:胃溃疡20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复合型溃疡8例。2组患者一般特征无明显差异(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参照2009年中华医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有关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2],并经胃镜、黏膜活组织检查证实诊断;2)患者及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血管、肝肺及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2)神志、精神意识障碍;3)近3个月内服用治疗溃疡的药物史。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具体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20 mg口服治疗,2次/d;阿莫西林胶囊0.5 g口服治疗,3次/d;克拉霉素片0.5 g口服治疗,2次/d;枸橼酸铋钾胶囊0.3 g口服治疗,2次/d,持续治疗4周。

1.3.2研究组给予针刺结合三黄泻心汤治疗,三黄泻心汤组成:生大黄60 g,黄芩30 g,黄连30 g。用1000 ml水煎服,每剂取汁200 ml,3次/d,冷服或胃管注入,持续治疗4周。针刺治疗方法:1)取穴:主要取内关、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若肝胃不和、反酸较甚者加太冲;若脾胃虚寒者加神阙;若胃脘胀痛而不适者加期门、阳陵泉;若气滞血瘀者加血海。2)针刺方法:患者取平卧位,施针采用0.3 mm×40 mm的不锈钢针,均进行严格消毒灭菌处理,针刺部位用0.5%碘伏擦拭,针刺患者相应穴位,直刺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每次留针25 min,1次/d,15 d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4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痊愈:消化道不适症状完全消失,胃镜下溃疡病灶转为白色瘢痕期或消失;显效:消化道不适症状基本消失,胃镜下示溃疡病灶基本消失;稳定:消化道不适症状有所改善,胃镜下示溃疡病灶面积缩小≥50%;无效:上述症状无缓解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效+稳定)例数/该组总例数×100%。2)消化道症状评分[4]:程度评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不明显,患者需提醒才能意识到症状为1分;症状明显,患者能意识到症状存在,偶影响生活为2分;症状非常明显,严重影响生活,需服药控制为3分。发作频率:每周<1 d记为0分,每周1~3 d记为1分,每周4~5 d记为2分,每周6~7 d记为3分。症状总积分=症状程度积分×发作频率积分。3)所选患者均抽取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血浆后保存于-80℃冰箱中待测。血清白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检测,试剂盒由福建迈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2 结果

2.1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经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2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相比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表2 2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的比较 (例,

注: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1)P<0.05;同组内与治疗前比较,2)P<0.05

2.32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TGF-β1水平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TGF-β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TGF-β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清指标比较 (例,

注:与治疗前研究组比较,1)P>0.05;与治疗前比较,2)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3)P<0.05;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该病病程较长,易复发,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是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按其性质分为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特殊类型溃疡(如复合型溃疡、隐匿型溃疡、幽门管溃疡等)。消化性溃疡的症状较为轻微,服药后缓解而不易被患者重视,随着病情的发展,当患者的黏膜缺损深度超过黏膜肌层时,极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根治和预防消化性溃疡已经成为临床工作者的重点关注问题。

关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西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规律抑酸和抗幽门螺杆菌(Hp)进行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和阳性消除率[5]。但长期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经常规抑酸治疗后,其溃疡较易复发,且可导致Hp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抗生素耐药性。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学“胃脘痛”“泛酸”“嘈杂”等范畴,病因多为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湿热之邪、脾胃虚弱、嗜食酗酒所致。因此,治疗时应以燥湿泻火、凉血止血、祛瘀行血为原则。针灸作为我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是“内病外治”的典型疗法[6]。本研究通过针刺治疗,主穴取内关、天枢、中脘、关元、足三里等穴位,可达到调元神、行气血、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的功效,同时配期门、血海以疏肝理气,配太冲、阳陵泉以清肝泻火,配神阙益气安神可调整气机,改善肠胃功能。同时本次研究结合三黄泻心汤,方中生大黄有引火下行、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之功效,黄芩有泻肺清热之功效,黄连有泻心清胃、燥湿解毒,抗Hp之功效。诸药合用,标本兼治,共奏扶正固本,行气益气和胃、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泻火清热之功效。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及血清IL-6、TNF-α和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采用针刺联合三黄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肯定,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上腹痛、上腹饱胀、反酸、嗳气等临床症状,同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分泌与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从而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猜你喜欢

泻心汤消化性消化道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辨证仍是中医之魂——从小泻心汤止血说起
你了解消化性溃疡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治疗胃癌癌前病变30例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咳嗽42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