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桐皮汤熏洗对桡骨远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2019-01-28

光明中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腕关节桡骨优良率

韦 宁

桡骨远端骨折作为骨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升高趋势,多在40~60岁发生,且女性患者居多。一般情况下,此类骨折对复位要求较低,但因为骨折的同时常累及腕关节,关节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在骨折愈合后会遗留下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活动受限以及腕部慢性疼痛等不良情况。手法复位虽然可使腕关节保持在功能位,但长时间外固定会引起活动度恢复延迟、关节僵硬等不良情况,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1]。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海桐皮汤熏洗,可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有效改善预后。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102例,现进行以下评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102例,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51例患者中男17例,女34例;患者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8.5±2.5)岁;其中车祸伤31例,行走摔伤17例,高坠伤3例。治疗组51例患者中男18例,女33例;其中车祸伤30例,行走摔伤16例,高坠伤5例。在一般资料对比上,2组之间并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诊断标准符合《骨科学》中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诊断标准[2],并经放射检查确诊。

1.3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属于新鲜闭合性骨折,且为单腕损伤;2)治疗方法均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康复锻炼等;3)患者愿意配合进行实验,知晓治疗和检查方案,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开放性、陈旧性或病理性桡骨远端骨折;2)伴随严重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糖尿病等会对骨折愈合产生影响的疾病;3)精神障碍或意识不清。

1.4方法

1.4.1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并进行4周左右的小夹板外固定,将小夹板卸除后开展康复锻炼治疗,利用健侧臂的力量对患侧进行依次伸直、屈曲,并进行主被动屈伸、旋转,各动作要按照≥50次、≥15 min的标准进行,确保患腕疼痛强度在可耐受范围内。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外固定解除和康复锻炼后联合海桐皮汤熏洗,药方组成如下:透骨草、威灵仙、海桐皮、酒当归、苏木各15 g,川芎、白芷、红花、桂枝、防风、没药各10 g,甘草5 g。将上述药材放置在3000~4000 ml水中进行1 h左右的浸泡,再予以煎煮,对药液进行过滤,先在药液上方熏蒸患腕,待温度降低至肌肤可耐受的程度后,于药液中完全浸入腕部,30 min/次,1剂/d,分早晚2次使用。一个疗程为1周,连续治疗4个疗程,各疗程之间间隔1周。

1.4.2观察指标治疗4周后评定2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并进行6个月左右的随访,观察畸形愈合、腕关节炎、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3疗效评价标准采用Dienst功能评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其中优: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腕关节恢复正常功能,握力与对侧相同,腕关节背伸、掌屈旋转受限在15°以下;良:偶尔出现疼痛症状,剧烈活动时受到限制,腕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腕关节背伸、掌屈旋转受限在15~30°范围内;可:疼痛感经常出现,轻微活动受到限制,握力、功能较差,腕关节背伸、掌屈旋转受限在30~50°范围内;差:疼痛感持续存在,腕关节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握力及功能减弱,腕关节背伸、掌屈旋转受限在50°以上。优良率为优与良的百分比之和[3]。

1.4.4统计学方法本组研究数据均选择SPSS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借助百分率(%)加以描述,对比展开χ2检验,P<0.05代表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2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4.1%,其显著高于对照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78.4%,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例,%)

2.2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降低,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属于老年群体极为常见的一种上肢骨折,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身体状况,再加上多数患者患有骨质疏松症,不能提供充足的内固定物支撑,故多采用外固定方法治疗。通常是在手法复位后予以小夹板外固定,再开展功能康复锻炼,尽可能保证手法复位一次成功,使关节面平整得以恢复,并对短缩、成角畸形进行纠正,使桡骨长度、尺偏角、掌倾角得以恢复。小夹板外固定的优点在于透气性好、携带轻便,可使外固定的持续性、有效性得以维持[4]。但保守治疗后桡骨远端骨折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出现的腕关节功能障碍、疼痛等情况,与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尽早进行掌指、指间、肩肘关节伸屈训练,可有效缓解和改善关节肿胀,促进骨折愈合。中医多推荐外用药物的方式治疗骨科外伤疾病,对于桡骨远端骨折后期患者,需按照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的原则治疗[5]。

中药熏洗可促使药与热对机体起到增效和协同作用,对毛细血管予以扩张,并对血液循环予以改善,使炎症、水肿吸收明显加快。在外固定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后给予中药熏洗,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海桐皮汤中的透骨草、海桐皮、苏木通、防风、白芷以及威灵仙具有活血行滞、除湿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当归、红花、川芎、乳香、没药具有消肿止痛、活血祛瘀的功效。诸药合用,可发挥通络散瘀止痛的治疗作用[6]。海桐皮汤熏洗可使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促进软组织修复,松解黏连组织,对组织瘢痕予以软化,使僵硬、肿胀、疼痛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7]。

根据本组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海桐皮汤熏洗对桡骨远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且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猜你喜欢

腕关节桡骨优良率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