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地制宜统筹优化着力增强治理能力

2019-01-27陕西省委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9年7期
关键词:转隶职数机构编制

● 陕西省委编办

陕西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结合陕西省情,坚持抓工作准备、抓任务落实、抓纪律要求、抓时间节点、抓效果质量,以增强地方治理能力为出发点,在确保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前提下,因地制宜,统筹优化地方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有力有序推进地方机构改革。通过机构改革,既优化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解决了职责交叉分散,使重点工作职能得到加强,又弥补了管理职能的缺项和不足,适应事业发展要求,基本实现了党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督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的目标。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优化党的组织机构

陕西省委全面履行机构改革主体责任。省委书记多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会和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机构改革重大事项。省市级机构改革方案、省级部门转隶通知和“三定”规定等重大事项,全部由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改革中,陕西省把加强党对各领域各方面工作领导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一是加强和优化了省委议事协调机构,将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省委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外事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委员会,组建省委审计委员会、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委国家安全委员会、省委财经委员会、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加强省委的工作机关,设立了省委巡视办、军民融合办、网信办、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机要局和保密局,省委工作机关由12个增加到18个;三是对一些领域设置过细、职能交叉重叠的政府机构整合到党委,如将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并入省军民融合委员会办公室,将省公务员局并入省委组织部,同时加强党的职能部门的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

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设置机构配置职能

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全国政令畅通、省市县主要机构设置同中央保持基本对应的前提下,陕西省结合地方实际和改革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设置机构。省委省政府新组建了15个部门、优化调整了17个部门的职能,重新组建了8个部门。一是为了汲取秦岭北麓违规建别墅问题的教训,切实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对秦岭生态保护监管机构进行调整。依法在省政府设置秦岭保护委员会,省发改委设置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西安市委设置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组建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西安市涉及秦岭生态保护的区县均设置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其他涉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县均成立了委员会,并在发改委设置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办公室。二是根据陕西省军工大省、军民融合发展任务非常繁重的实际,将原省发改委的经济与国防协调发展职能、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和省装备动员办公室的职能,省交通厅交通战备办公室的职能,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的职能进行整合,设立了军民融合委员会办公室。三是在2015年全省107个县市区全部将工商、质监、食药部门整合设立市场监管局的基础上,市县区将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执法、知识产权、食盐市场安全监管等职责划入市场监督管理局,实行市场监管领域的统一管理和执法。四是为巩固放管服改革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成果,整合了相关部门审批服务职责。省级部门将分散在各职能处室的行政许可集中到一个处室,市县统一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作为市县政府工作部门,实行一个机构管审批。五是为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进一步建立健全扶贫管理机构,省市县统一设置了扶贫开发办公室,作为政府工作部门。另外,各市还结合当地实际和产业优势,成立了特色机构,如延安、榆林、铜川三市突出能源产业服务和管理,设立了能源局;安康市根据地域特点,设立了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茶叶局;延安、榆林两市从退耕还林、治沙绿化需要出发,设立了林业和草原局;西安、宝鸡两市根据军工企业较多的实际,设立了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等。

三、坚持刚性纪律约束,规范机构编制管理

陕西省坚持依法依规管理机构编制工作,把机构改革作为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强化机构编制刚性约束的重要契机,纠正过去与机构编制要求不一致的做法。通过改革,对限额外设置的行政机构和高配的领导职数进行了全面清理,除中央批准的60个机构限额外,省级机关再无超限额设置的厅级行政机构和高配的厅级领导职数。除省审计厅总审计师参照国家审计署核定为副厅级外,部门三总师的级别全部规范为正处级。部门和内设机构领导职数始终按照从严从紧原则核定。规范了各类合署办公机构、挂牌机构、议事协调机构、临时机构和派出机构,这些机构均没有单独核定编制和领导职数,没有单独设置办事机构。2015年陕西省自行进行了一次改革,党政机关编制一律按照10%核减,内设机构核减7%。这次改革后,厅级机构再减少30个、领导职数减少103名;内设处级机构减少26个、领导职数减少32名;人员编制减少105名。

四、坚持求真务实,充分沟通协调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之后,陕西省委编办即对全省各级各部门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确保职能配置底子清、机构设置情况明、人员编制数字准。对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面积等基本情况进行收集整理,为机构改革提供基础数据。在形成机构改革方案、部门“三定”规定框架和转隶通知、部门“三定”规定审议稿等不同阶段,都充分征求和吸收了省级涉改部门及省委常委、分管副省长、省人大、省政协负责同志的意见。特别是在职能划转、人员转隶过程中,从既坚持机构改革原则,又从有利于工作开展、人员转隶和大局稳定出发,充分听取和尊重部门意见,耐心协调部门关系,改革方案符合实际,便于操作执行,得到了多方支持。如原拟将省国防工办的航空产业发展和民爆器材监管职责划入省工信厅,省国防工办的其他职责划入省委军民融合办。经听取多方意见,反复论证,最后确定将国防工办全部职责和机构编制整体划入省委军民融合办,不但利于工作衔接,也符合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有利于省委军民融合办对涉军职责的统一管理和人员转隶调整。再如原拟将省煤炭安全监管局整建制划入省能源局,经多方沟通,最后将煤炭行业安全管理职能交省能源局,应急管理职能交省应急管理厅等。

五、坚持协同配合,有力有序推进

机构改革是在省委的统一领导下,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统筹推进,深化机构改革协调推进工作专班具体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及时研究配套改革政策,解决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在起步阶段,省委办公厅印发《深化机构改革工作方案》,对机构改革的组织实施进行了安排部署,明确了任务分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机构改革有关事项的意见》,对涉改部门经费资产、办公用房、文件印章、档案管理等做出具体安排。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通过了《省级机构改革办公用房调整及挂牌方案》,为改革顺利实施创造条件。在转隶阶段,省委编办会同组织部、人社厅、财政厅等部门,召开推进会,对省级部门职能机构人员编制转隶和“三定”规定拟定落实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任务,夯实责任,严明纪律,细化时限,有力推进了改革任务的落实。省委组织部、编办、人社厅、财政厅等部门,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及时做好了干部任免调配、人员调动、财产划转等工作。根据人员转隶调整情况,及时对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与组织人事、财政预算管理共享的信息平台进行了更新。各部门积极协调,主动沟通,按时完成了职能机构和人员编制转隶工作,做到新老机构和人员接替平稳有序。市县机构改革方案印发后,省委编办成立三个督导组,对市县机构改革进行了专题督导,有力推进了市县机构改革任务的落实。

猜你喜欢

转隶职数机构编制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推动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落实落细
监察体制改革在即,检察系统动向值得关注
中国联通管理人员平均退出率为14.3%
杂舞曲转隶清商考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肉食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