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019-01-26黄寿山

考试周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书法教育文化素养综合素质

摘 要:中小学素质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接受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教育。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经历了数千年书法家们的创造与完善,接受历史的沉淀与洗礼,充盈着永不衰竭的艺术魅力。所以在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融入书法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发展观。本文从以下几方面简要介绍书法教育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并提出具体的教育策略,希冀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有效延展与创新,切实提高书法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书法教育;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素质;文化素养

一、 引言

中国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中国书法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书法艺术的魅力,衡量社会文明与进步,也是现代社会交际中极为重要的工具,能否正确应用书法也代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素养。《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应当加强小学书法教育的有效融合,从娃娃抓起,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书法技能。所以在小学教育过程中,融入书法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二、 培养学生良好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开展小学书法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够感受到书法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文化精髓,有助于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的兴趣强制学习,会扼杀学生对于知识的欲望。”书法教师必须发挥自身的智慧与学识,创新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并培养学生书法学习兴趣,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书法历史或书法家感人事迹。运用多媒体,以直观手段引导学生感受书法,快乐学习,加强对书法知识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激发书法练习的欲望。书法不只是一门技术,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书法以汉字为载体,包括语言、历史、文字与美学等诸多方面,并且与各科艺术相通融。书法艺术是中国国粹之一,应当充分热爱并重视书法艺术,在中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当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正确意识到中国书法艺术的重要价值。

三、 培养学生人格魅力

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融入书法教育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西汉文学家扬雄说过:“书,心画也。”杨雄认为书法是对人的心理描绘,也是以线条表达并抒发作者情感的。“字如其人”指的是,通过书法能够了解书写者的书品与人品,自古以来,我国就极为重视书品与人品。练习书法的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古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以其正楷端庄而闻名于后世,行书气势磅礴。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融入书法教育,能够运用书法造就学生,使学生端正人品去写字做人,从而做到人书合一。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著名书法家的经典故事,例如王羲之的字体,与其心怀旷达飘逸洒脱的性格是紧密相连的,颜真卿的书法展示了其忠贞凛然、为官清廉的品性。所以在书法教育过程中,通过感悟书法家的作品与人品,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与认知观,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魅力。

四、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与推进,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校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生成绩的重要指标,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国家与家长也逐步了解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当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家长也应当配合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加强书法教育,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书法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感受书法的动静结合与一张一弛的心境,能够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与书写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帖、临摹或创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新能力。当前国家快速发展,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技能的养成,也应当加强学生品格修养的培育,书法教育应当有效传扬,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代代相传,才能够促使中华民族文化经久不衰。

五、 有助于心理健康培养

当前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改革,发展书法教育,能够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创新。主要表现在,通过书法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感与自豪感,塑造学生健康高雅的人品。人品不仅指人格,也指品德修养、学识修养;通过书法教育,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在书法练习过程中能够刻苦耐劳,磨炼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学生日后学习勇攀高峰;通過书法创作与临摹写生,能够达到心手相应、忘我的境界。由此可以看出,加强书法教育,能够使学生养成持之以恒、耐心细致的优良品格,有效克服中小学阶段学生性情浮躁这一现象。书法教学本身是预制内容,书法教育的预制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学生智力开发与学习增长上。汉字构造主要是以形会意,这也是我国文字所特有的,无论是书法艺术创作,或是实用型书写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加强书法教育,能够促进学生左右脑协同参与,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加强对其他艺术学科的领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学习。例如:学习王羲之《兰亭序》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领悟王羲之与诸位贤人相聚时的快乐洒脱,以及闲适的绝美境界。感受“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等,学生朗读后,仿佛身临其境,感到心旷神怡。通过观看王羲之潇洒的俊秀行书,能够感悟右军的浪漫之至,与鲁公的悲痛至极,从而使学生丰富心理认知与情感体验。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在中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有效渗透书法教育,能够全面结合素质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发展观念。在具体的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通过引导与帮助,使学生树立完善的人格和品格,能够正确意识到书法艺术的重要性,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坚韧不拔的学习毅力,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星元.书法艺术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山西大学学报,2006(2):135.

[2]韩邦山.简论书法教育与素质教育[J].黑河学刊,2006(2):77.

作者简介:

黄寿山,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城关学区。

猜你喜欢

书法教育文化素养综合素质
珠三角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现状及分析
墨香满园
基于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背景下的师资建设研究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