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真趣,凭翻笔底气韵

2019-01-25孙承庆

红豆 2019年2期
关键词:烟云气韵景象

孙承庆

读润生先生画,能感觉画家对自然山水的观察有自己的审美见解。润生十四岁习蕊,师承刘知白先生,刘先生乃苏州画家顾彦平的入室弟子,知白先生山水功力极深,深得米氏云山画法之髓,而润生先从其师学艺,自然懂得气韵传神的道理。

在润生的画作中,常看到一些构图相同却趣理相异的作品。比如《山环水抱有人家》与《雨过秋浓》,《江清有渔》与《侗乡秋暖》,《巫山行舟》与《回声》等。细读比较这组组作品,能够发现画家在不同时间观察同一景物的构图中景象取舍的区别,极腾挪变化之能。通过画家的视觉,我们看到某些景象被隐去,某些景象被突出表现,同树而枝异,同是一枝而叶异,这种凝空静观后的取舍,是画家审美情趣的延伸和力图对自然界同一景物变化的细微之处作科学准确的把握。

润生之师知白先生几十年学米芾,深得米氏云山技法,对米氏父子轻墨淡岚、平淡天真的雅趣把握得十分准确。显然润生亦受知白师的影响。在他的山水作中,结合贵州高原的自然景象,将山林幽壑中的烟云变幻、雾霭涌动,用湿墨晕染,米氏横点表现朦胧山意,意境皆出。在《山横雨色卷浮云》《静谷有声》等作品中皆有“米點”运用,表现得自适其意,将米氏和石涛的笔法融合一起,不露痕迹。在润生的作品中,我们便追溯出他舍形而悦影的唐人遗韵,可谓“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润生作品多在大山中布以屋宇、桥梁等以示幽谷之中的生气。他作品中的树木、屋宇多有变形,显出夸张的笔趣,这显然是画家对形象的一种哲学思考,是追求气韵的必然结果。气与韵的关系,在润生的画作中被纵横挥洒,青枝绿叶的自然气脉传达出浩浩荡荡、跳跃不息的生命的律动,他的作品既有浓墨泼洒出的瞬息万变的自然烟云,又有精心描绘的木屋、石垣,动幻之间显出生命的意趣,让观者体会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的诗情。

猜你喜欢

烟云气韵景象
杯中异景
秋暮
浅谈“气韵”在传统美学转型中的含义
冬天的景象
病后弃政从文
坦然
气韵生动的传承与发展
论中国书法之气韵
茶山烟云
夏天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