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12个城市凭什么获评“公交都市”?

2019-01-24

运输经理世界 2018年6期
关键词:公交线路公共交通公交

这里是北京,也是小编所生活的城市。每天从家门口坐上公交车,到达地铁站直接换乘地铁,就能到达单位开启一天的工作,交通便利让小编心服口服!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给2100多万在北京追梦的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出行网。多种交通方式立体换乘、无缝接驳,北京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呼之欲出。北京“公交都市”建设的这份成绩单,着实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12月13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命名北京市等12个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的通报》,北京荣获“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同批获得这一称号的还有天津、大连、苏州、杭州、宁波、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银川11个城市。这12个城市凭什么获此殊荣?小编整理了每个城市“公交都市”建设的特色和亮点,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理由充不充分。

北京

每日4000万人次的出行网,大首都北京的交通出行压力不言而喻。

自获批进行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创建以来,北京始终把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放在城市发展的重要位置。为了加强交通需求调控,优化交通出行结构,近几年来,北京采取了一系列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措施,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各种出行方式和谐有序,努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在提升出行服务方面,轨道交通服务品质明显提升,公交线网结构持续优化,多样化公交方兴未艾,公交运营安全保持稳定。最短发车间隔将至2分钟以内,列车兑现率、正点率均达99.9%以上,北京轨道交通全网多次提升运力,客运量屡破新高,全路网实施“人物同检”、车站安全门全覆盖、设备故障率大幅下降。与轨道交通相辅相成,公交线网覆盖范围也不断优化和扩大,开辟“专”字头微循环线路,构建全市“一环、三横、八放射”的快速通勤系统走廊,实现四环以内主要骨干道路夜班线网全覆盖,开通商务班车、快速直达专线、旅游专线、定制公交等,积极适应市民出行需求新变化。

在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发展新能源公交车辆,开展绿色环保宣传。北京积极应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完善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调整车辆车型和能源结构,使用节能环保的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助力绿色出行。

在构建智慧出行体系方面,建设公共交通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加强互联网技术应用,建立完善轨道交通指挥中心,推进跨地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工程,实施轨道交通互联网票务。“北京交通”APP累计查询量达上亿人次,“北京实时公交”和北京“e路通”公交信息服务实现了在智能手机终端查询公交车到站距离和时间。目前,公交线路支持50个城市,地铁网络支持159个城市,累计共有121个城市的交通联合卡可在北京使用。轨道交通推出了“手机订票,刷码快速取票”和“扫北京地铁乘车二维码进出站”的两项互联网票务服务,建成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轨道交通联网收费AFC检测中心。

上图:北京采取了一系列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措施,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下图:截至2018年,天津公共汽电车所有运营车辆和轨道交通所有闸机已经全部具备二维码、手机支付等移动支付功能

天津

作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创办现代公共交通的城市,天津历经5年公交都市创建,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5年来,天津相继出台了《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八大工程提升运营服务能力打造现代化公交体系的意见》、《关于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出行环境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公共交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5年来,天津公交线网体系不断优化完善,累计开、延、调公交线路超过600条,公交站点500米站点实现100%全覆盖。在2014年建成41公里公交专用道基础上,2018年天津第二批公交专用道也将建成,公交专用道网路体系基本形成。

5年来,累计新建公交场站136处(建成124处,在建12处),新增场站面积约52万平方米左右,为公交车辆的发展和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创造了基础条件。此外,天津改善衔接,实现公交轨道高效贯通,结合地铁开通及开建,开通了30条地铁接驳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地铁周边40余条公交线路,实现了所有地铁站点的“零距离”换乘。

天津不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体系。在公交都市创建期内,天津先后开通了地铁3号线南延段、地铁2号线东延段、地铁5号线、地铁6号线,实现全部对外交通枢纽的轨道衔接。目前,天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达217公里、运营站点达到138个。

天津推行智慧出行,不断改善公共交通出行体验。建成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实现了公共交通行业智能监控、公共汽车运营监管和便民出行信息查询等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运营服务和管理水平。同时,公共交通全部支持移动支付,截至2018年,天津公共汽电车所有运营车辆和轨道交通所有闸机已经全部具备二维码、手机支付等移动支付功能。此外,公交线路实现手机APP实时查询,推出了“车来了”、“掌上公交”等APP应用,实现了天津公交线路的全覆盖,用户数量已达430万,日均查询量约为40万次。

公共交通已成为苏州百姓出行的优先选择,2018年苏州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超过220万人次

大连

自2012年交通运输部确定大连为首批建设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以来,大连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先进做法,围绕群众对公交便利化、精细化、智能化、舒适化和品质化要求,全面提升公交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线网服务方面,大连大力发展便捷公交,公交线网的服务能力显著提升。5年来,累计新开、延伸公交线路98条,新增、调整公交站点540余处,140余条公交线路与轨道交通有效衔接,基本实现了所有地铁站点周边百米内常规公交的便捷换乘。目前,大连有5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运营总里程达到157.88公里;有常规公交201条;建设公交专用道74条,累计长度达到147公里,公交专用道设置比例达到20.52%。

在精准服务方面,大力发展特色公交,精细化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结合大连的丘陵地形、滨海旅游城市特点,围绕群众多元化的公交出行需求,大力发展社区巴士、定制公交、商务快线、旅游公交、亲海公交、预约公交等多样化的公交服务模式。

在科技应用方面,大力发展智能公交,公交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4500余台营运车辆全部安装卫星定位、5路视频、语音及双向通话一体化车载设备;实现NFC手机刷卡乘公交地铁、二维码刷卡乘公交、扫码购地铁票和手机充值公交卡等功能。

在乘车体验方面,大力发展绿色公交,公交出行舒适度显著提升。5年来,更新公交车辆3300余台,绿色城市公交车辆比例上升至77.32%。2018年,大连6路公交线路被评为全国十条新能源示范公交线路之一

苏州

公交线路389条,公交线网密度2.57公里/平方公里,位列地级市第一;公共交通站点中心城区500米覆盖率100%,空调车比例100%,非省会地级市第一;公交车辆4887辆,绿色公共交通车辆占比超过84%;无线支付覆盖100%的公交车辆;公交出行信息查询覆盖100%的公交站点;公共交通投诉处理完结率100%;率先在全省实现镇村公交开通率100%……

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诠释着苏州公交都市建设的加速度。自2013年入围国家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以来,苏州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敢于实践,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式公交”特色的发展模式。公共交通已成为苏州百姓出行的优先选择,2018年苏州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超过220万人次。

历经5年的创新发展,苏州基本形成了路轨衔接、水路相济、快慢相宜、城乡统筹、多元立体的公共交通客运体系。据悉,“苏式公交”的发展模式以为乘客提供更为优质、个性化的出行体验为核心,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古城保护理念和科技创新理念,注重规划引领与全面保障,致力于构建多元一体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稳步推行交通需求管理,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优化平衡交通资源配置,努力实现交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杭州

有这样一幅场景在杭州街头随处可见:公交车司机在斑马线前礼让,让行人安全通行;行人则竖起大拇指给予回报,甚至鞠躬致谢。杭州公交车“礼让斑马线”率达到99%。这也是杭州创建“公交都市”中的一大亮点,通过开展一系列体现人文的活动,让文明公交出行深入人心。

自2013年开始,通过5年的公交都市创建,杭州的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公共交通服务保障、公共交通智能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目前,已基本形成由轨道交通、公共汽电车、水上巴士、公共自行车构成的具有杭州特色的“四位一体”大公交系统。

武汉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衔接有序、换乘方便的公交线网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杭州通过健全完善政策规划体系、全面发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交通管理措施、大力推进智慧交通发展、全面推广文明交通行动等多项举措,明显改变了城市交通出行结构。

目前,杭州公交机动化分担率已从2013年的44.2%,提升到61.87%;轨道交通日均客流也从不足30万人次增长至150万人次;最近5年累计新辟公交线路177条、优化线路430条次;新增及更新公交车辆4030辆,主城区除18米BRT外全部为绿色公交车辆;公共自行车车辆数9.96万辆,服务点3925处,所有站点均提供24小时服务;设有5条水上巴士线路彰显杭州特色。

伴随着持续的投入改建,公交服务加快优化,城市公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杭州市民对城市公交的满意度已达87.7%。

宁波

在交通运输部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专家组对宁波的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验收和综合评议时,给出了“宁波样板、宁波模式、宁波样本、宁波案例”的评价。

公交都市创建期间,宁波斥资近千亿元,建成一批国内领先的公交都市精品工程,建成“十字”轨道交通骨架和“一纵两横”快速路网;基本形成八纵八横公交专用道网络;新增公交场站面积近五成,超过三成的老旧公交车更新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公交站点实现500米全覆盖,主城区300米覆盖率超过了95%;公共交通“全域化、村村通”水平全国领先,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出台各类优惠政策,实现了多种支付方式全覆盖。

经过5年的建设,宁波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为延伸”的多模式、一体化的公共交通出行体系,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大幅上升,城市交通满意度提高了12.5个百分点,达到了90%以上。

获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标志着宁波进入了后公交都市时代。据悉,宁波将主动对标国际先进,将公交都市建设工作与交通治堵工作进一步深入融合,加快转变城市交通发展方式,加快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城市交通体系,着力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更好发挥公共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

郑州

2012年,郑州入选第一批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通过创建,郑州市已经形成了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慢行交通延伸的一体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以定制公交为辅助的差别化、多元化服务方式。公交都市建设使郑州的公共交通更便捷、更舒适、更智能、更经济、更环保。

目前,郑州市城区地面公交线路数量达到342条,线路总长4781公里,公交车辆6420台,日均运营里程80万公里,日均客运量256.85万人次。自2009年5月开通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以来,9年的时间快速公交实现了从“单环”到“双环”、从“1主8支”到“5主61支”的快速发展。同时,布局合理的侧式和中央岛式站台、零距离免费换乘以及舒适的大运量公交车辆,受到了更多市民的喜爱。

郑州已经初步建成了城市综合交通智能系统,实现了地铁、地面公交、出租车等交通方式智能调度和监控的全覆盖。公交智能排班、智能调度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公交运营更加准点可靠,行车作业计划执行率和发车准点率全部达到99%以上,市民出行的可靠性更高了。

武汉

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超过720万人次,其中:轨道交通线路10条,运营里程288公里,日均客流量310万人次;常规公交线路519条,运营车辆9049辆,日均客流量405万人次;有轨电车线路3条,日均客流量3.5万人次;轮渡航线17条,日均客流量2.2万人次。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分担率从2011年的52.8%提升至61%;乘客满意率从2015年的86.67%提升至93.5%。

位于国家“五纵五横”运输大通道中心的武汉,为创建“公交都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提升公交运营保障能力。加速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创新建设BRT、有轨电车等中运量快速公交系统,打造枢纽支撑工程,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实施慢行复兴计划。建设以轨道交通、有轨电车、BRT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支线微线和水上巴士为补充的“快干支微”多元交通网络。按照“明层次、增覆盖、减重复、重接驳”的原则,武汉公交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3年共新辟和调整线路341条,逐步建立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衔接有序、换乘方便的公交线网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

优化配置公共交通资源。实施公交线网动态调整,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通过大数据分析、信息化管理,优化运营网络和运力配置,兼顾服务出行需求和运行效率平衡,合理配置公共交通运力。

加快推进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完成电子站牌到站服务提示系统建设,推出智能公交APP查询服务系统,推行“互联网+”移动支付服务,全面打造“一套体系、一个中心、三大平台”的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

长沙

从2012年获批成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开始,长沙深入践行公交优先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着力打造具有长沙颜值和气质的畅行公交、精致公交、智慧公交、绿色公交、平安公交、人文公交,形成了“公交畅行城市、市民畅享服务”的生动局面。

目前,长沙日均公共交通客运量达291.2万人次,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54.2%,建成运营地铁线路2条,总里程50.16公里,常规公交线路达213条,较2012年增加74条;现有运营公共汽车7068台,全部为清洁能源公交车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49.4%;建成公交专用道280.64公里,建设港湾式公交停靠站547个,实现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达100%,市民对公共交通体系的总体满意度达到87.2%。

长沙市还创新开设城际公交、定制公交、接驳公交、旅游公交、园区巴士、夜行公交、假日公交等特色公交线路,市民可通过公交进街道、进社区、进家门、进园区、进企业;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公交线网结构,极大地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推出电子公交站牌、“长沙公交出行”手机APP、扫码支付等多种功能,使市民出行更为智能。

广州

“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水上巴士、如约巴士等多元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立体公共交通体系已经形成,广州基本确立了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自2013年底入选公交都市示范创建城市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广州建立了从陆地到水上,从地面到地下的全方位、多模式、一体化的出行链条,高密度的城市公共交通通勤服务和多元化、高品质的城市特色公共交通服务相融合,凸显了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重要作用。

创建期间,广州创新利用住宅和商业设施配建站场的模式和轨道交通站点配套综合体开发等方式,多形式、多途径增加场站供给。其中,通过优化场站空间布局,完善站场服务环境,有效提升了市民候乘体验,如珠江新城(海风路)总站,配套建成休闲文化图书馆,实现了休闲与交通的融合,为市民提供了舒适、休闲的空间,提升公交出行品质。

结合城市交通出行特性,广州不断探索创新多样化、多层次的公共交通服务,已形成定制公交、夜班公交、商务专线、旅游专线、校区专线及节假日专线等组合式特色公交服务体系,积极满足市民群众差异化出行需求,增加了公共交通的覆盖面和服务深度。其中,夜班公交103条、商务专线4条、旅游专线6条、大学城专线11条、节假日专线9条。

根据市民出行需求的变化,有效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态势,创新发展定制预约公交服务,形成了“如约巴士”“如约水巴”“如约商务”“如约出租”等立体多元的定制服务体系。其中截至2018年6月,已累计开行“如约巴士”线路822条,已为超过400万人次的市民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出行服务。

深圳

在公共交通各个领域开展了大量尝试及创新,通过多年的努力,深圳公共交通迈向了一个崭新的台阶,为全国各地市创建公交都市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深圳样板。

深圳综合运用“交通供给、交通需求、交通引领”三大策略,实施“九大工程”,全面提升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服务-应急”的体系能力,现已基本形成了“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

深圳积极实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在公交行业先行先试,2017年实现公交特许经营企业16359辆公交车100%纯电动化的目标,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公交全面纯电动化的大城市。

深圳以公交1.5战略为引领,加快推进轨道建设、打造连续的公交优先路权网络,公交出行速度获得显著提升。目前,深圳轨道运营里程达297公里,在建里程达275公里;公交专用道网络达1015.7车道公里,高峰期公交车速较创建初期提升20%,人均节约出行时间11分钟,有效提升了公共交通的竞争力。

深圳以建设市民满意的公交系统为目标,不断出台提升公交服务新举措,改善公交软硬件设施水平,开行社区微巴、高峰线、口岸线、假日线、旅游线、预约类公交等多品种公交,满足不同层次的出行需求,同时,深圳还积极开展全国一卡通互联互通、银联IC卡/扫码乘车、安装无障碍设施、设置电子站牌等便民工作,实现深圳公交从“规模增长”向“品质提升”的转变。

银川

5年来,银川在创建公交都市方面,除了加大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绿色公交等举措外,还加快了综合枢纽和公交场站建设,新建了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站、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站、银川滨河新区综合客运枢纽站等。

目前,银川城市交通主要由大公交、城乡中巴车、出租汽车、社会车辆、体力出行方式等组成。此外,银川还持续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网络,构建以城市道路两侧人行道为主体,以步行交通、交通换乘和向次级疏散为基本功能的步行系统。

在这些交通体系中,公交线路有136条,线路总长度2353公里,线网总长度720公里,公交运营车辆2650标台,日均客运量约86.2万人次,公共汽电车进场率达10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由54.47%提高到61.12%,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由78.68%提高到100%,万人公交车辆保有量由14.33标台提高到17.1标台,绿色公交车辆比率保持在100%。通过对公交GPS智能调度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实现全覆盖;完成“慧行银川”、“掌上公交”、“车来了”等手机APP的数据对接,实时发布公交信息,为乘客提供出行咨询服务。

银川公交运行已实现“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有效衔接,形成了换乘合理的布网大结构,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出行首选公交车。

猜你喜欢

公交线路公共交通公交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等公交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GIS的公交路线优化设计
基于GIS的公交路线优化设计
基于聚类分析下的公交路线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