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饲料不同粗纤维水平对山猪生长性能和胴体性能的影响

2019-01-23蔡东森陈海军袁咏刚方金津徐伟风

养殖与饲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山猪屠宰率瘦肉率

蔡东森 陈海军 袁咏刚 方金津 王 鹏 徐伟风

江苏省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南京 210036

粗纤维是饲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营养效应有营养作用、非营养作用和抗营养作用。猪的后肠内有大量能利用粗纤维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利用饲料中的粗纤维,为其提供能量[1-2]。猪对粗纤维的利用因品种、生长阶段和纤维来源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山猪是南京市的地方猪种,也是淮猪中较具特色的优良品种之一,有年产仔率高、肉质好、耐粗饲等优良特点[3]。目前,关于山猪粗纤维水平的研究尚为空白,因此本试验通过研究饲料不同粗纤维水平对山猪生长性能和胴体性能的影响,旨在为山猪合理利用饲料粗纤维提供依据,也对该品种合理控制养殖成本寻求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饲料

本试验饲料由江苏海普瑞饲料有限公司提供,部分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试验饲料营养组成

1.2 试验猪及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南京市畜牧家禽科学研究所石桥基地进行,试验猪为本基地纯种山猪。挑选外表健康、活力稳定、平均质量相近的山猪,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山猪。试验前对猪舍免疫及消毒,试验猪进行称重和编号。试验猪每天饲喂 2 次(08:00 和 16:00),每组试验猪饲喂于同一圈猪舍,保持圈舍通风、卫生、干燥,试验猪自由采食和饮水,各组饲养管理条件一致。

1.3 样品制备

试验结束后,试验猪空腹12 h,按设定体重进行屠宰,参照种猪性能测定规程NY/T822-2004[4]进行测定。按常规屠宰法去头和蹄、剥皮、开膛,测定并计算胴体重、屠宰率、皮厚、背膘厚等。

1.4 指标测定及方法

1)生长性能测定。分别于试验起始和试验结束时,试验猪空腹12 h后称重。日增重=(试验后末重-试验前初重)÷试验天数。

2)胴体性能测定。选取试验山猪空腹24 h,期间自由饮水,然后进行屠宰。胴体重(kg)=屠宰后去除头、尾、蹄、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屠宰率(%)=胴体重(kg)占活体重(kg)的百分比;背膘厚(cm)=游标卡尺测量6~7肋、最后肋、腰荐结合处,背部中线皮下脂肪厚度,取3点的平均值;胴体长(cm)=第1肋骨与胸骨接合处中心点到耻骨联合前缘中心点的直线长度(悬挂时测定);大理石纹:取背最长肌横切面,在4℃下存放24 h,而后用比色板目测评分。按5分制评定:1分为脂肪呈极微量分布,2分为脂肪呈微量分布,3分为脂肪呈适量分布,4分为脂肪呈较多量分布,5分为脂肪呈过量分布。

1.5 数据处理

试验结果用平均值±标准误(mean±SE)表示,数据用Excel 2010做初步处理后,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并用Duncan’s多重比较法分析试验结果的差异显著性,差异显著水平为<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饲料不同粗纤维水平对山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日增重均略高于试验组3,但差异不显著(>0.05),试验组 1的日增重最高。

表2 饲料不同粗纤维水平对山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饲料不同粗纤维水平对山猪胴体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知,背膘厚、皮厚和脂肪率随着粗纤维水平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在试验组2达到最大值,但差异不显著(>0.05);屠宰率和瘦肉率则呈相反趋势,且在试验组2达到最小值,也无显著差异(>0.05);其余各胴体性能也均有一定的趋势,但无显著差异(>0.05)。

表3 饲料不同粗纤维水平对山猪胴体性能的影响

3 讨 论

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角质素和木质素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对猪来说,可以利用的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类似于反刍动物,猪消化粗纤维的部位主要在后肠,消化过程一般有两步:首先是微生物分泌酶将粗纤维水解成低聚糖,接下来部分糖又会被继续水解成单糖;其次是被水解的低聚糖和单糖在酶的作用下被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部分挥发性脂肪酸通过肠壁被大肠吸收,参与体内代谢[5]。

张勇等[6]将饲料粗纤维水平增加至8.92%时发现,对日增重无显著影响,谭新等[7]和郑家明[8]也得到相似结果。本试验结果表明,提高饲料粗纤维水平后,日增重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这与以上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戎婧等[9]发现,随着饲料粗纤维水平的增加,育肥淮猪日增重降低,本结果与其类似,因为山猪本身也是淮猪的一个类型。导致日增重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粗纤维基本都是碳水化合物,其水平提高后,影响了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降低饲料可利用能值,使日增重降低,但究竟具体通过什么途径影响生长性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杨凤[10]研究发现,在育肥期增加粗纤维水平,可减少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杨玉芬等[11]发现,不同粗纤维水平对瘦肉率、脂肪率和背膘厚均没有显著影响。由本试验结果可知,山猪表现出了一定的耐粗饲性,在粗纤维水平提高时,胴体性能没有显著变化。Kass等[12]发现,育肥猪饲料中粗纤维水平高于7%~10%时,往往会导致瘦肉率升高和脂肪率降低,本试验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瘦肉率没有提高,其原因可能是较高的粗纤维水平,使饲料营养水平降低,影响养分的消化和吸收,使瘦肉沉积量下降,这与日增重的变化也有关系。而屠宰率有降低趋势,这可能与粗纤维水平高导致胃肠道容积变大,重量增加,占活体重百分比增加,从而导致胴体比例下降,屠宰率降低。

目前已研究发现,金华猪适宜粗纤维水平为7.31%[13],生长期豫南黑猪适宜粗纤维水平为7%[14],育肥淮猪粗纤维水平为8.3%[9]。通过本试验结果可知,山猪具有一定的耐粗饲特性,在适宜范围内提高饲料粗纤维水平,不仅对生长性能和胴体性能无显著影响,还可以降低饲料成本,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综合本试验结果考虑,山猪饲料粗纤维水平为8%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山猪屠宰率瘦肉率
商品猪场杂交母本的选择
影响猪胴体瘦肉率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专注于遗传选育以提高商品猪的获利能力
育肥肉牛屠宰率与活体、胴体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
“腾达肉兔”屠宰性状测定
吊桥摇啊摇
擦玻璃
人豕大战
猪胴体瘦肉率的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
浅谈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率及肉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