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湿热论治小儿轮状病毒肠炎50例临床观察

2019-01-23武文英王远照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葛根芩湿热型气阴

武文英 王远照

1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近年来,笔者从“湿热”着手辨治儿童轮状病毒肠炎,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来自于我院门诊及住院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病程5天;平均年龄1.45±0.43岁;病情轻度32例,中度18例。治疗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病程5天;平均年龄1.52±0.41岁;轻度34例,中度16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1]及《儿科学》[2]中有关腹泻病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儿科学》[3]中泄泻相关证型的诊断标准。分为常证(湿热型)和变证(气阴两伤证)。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锌元素20mg/每日(>6个月),10mg/每日(<6个月);博叶(口服补液盐Ⅲ),每次50ml,每小时1次,4h内服完,根据腹泻程度调整用药。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常证给予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10g,黄连6g,黄芩、甘草各3g。加味:热重于湿者,加连翘、马齿苋;湿重于热者,加茯苓、苍术;腹痛加木香;呕吐加半夏、竹茹;口渴加芦根。变证在葛根芩连汤基础上加用人参乌梅汤(人参、乌梅、炙甘草各3g,木瓜、莲子、山药各6g)。加味:呕吐不止加山楂炭、赤石脂;口渴加天花粉、玉竹。每日1剂,均由我院中药房统一浓煎50ml,早晚饭后温服。

两组均以5天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72h大便及全身症状恢复正常,大便检查无异常。有效:治疗72h上述症状好转。无效:治疗72h上述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4]。

3.2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2.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比较:治疗组患儿腹泻性状、次数好转所需时间为3.1±0.7天,对照组为4.8±0.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2 两组治疗3天的显效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3天的显效率比较

3.2.3 两组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时间比较:治疗组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时间为40.25±7.75小时,对照组转阴时间为57.85±9.34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体会

从临床表现看,轮状病毒肠炎属中医的“泄泻”病范畴[5]。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阴阳二气均不充足,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笔者认为本病以“湿热型”表现居多,根据临床证候可分为常证(湿热型)、变证(气阴两伤)。常证(湿热型)给予表里兼治、清热利湿的葛根芩连汤加减;变证(气阴两伤)可在清热化湿的基础之上加用益气养阴的人参乌梅汤。临床观察表明,治疗组患儿治疗3天的显效率、病程、粪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时间均较对照组减少明显,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探索应用。

猜你喜欢

葛根芩湿热型气阴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葛根芩连丸UPLC指纹图谱建立及7种成分测定
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的相关研究
葛根芩连汤及其加减方治疗小儿腹泻的统计分析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理中汤加味寒温组方治疗虚寒兼湿热型胃痛
糖网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22例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湿热型脂溢性脱发50例
不同温度退黄灌肠液治疗肝胆湿热型黄疸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