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肾化浊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74例观察

2019-01-23黄德慧陈礼平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太子参补益缬沙坦

黄德慧 凌 军 章 磊 卢 浩 吴 英 陈礼平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院 浙江 丽水 323000

本文观察固肾化浊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48例早期DN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4例。治疗组男42例,女32例;年龄45~83岁,平均61.23±7.55岁;病程5个月~12年,平均4.68±1.83年。对照组男40例,女34例;年龄43~84岁,平均61.17±7.41岁;病程7个月~10年,平均4.61±1.79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饮食及生活方式指导,应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空腹血糖(FPG)低于 7.0mmol/L,餐 后 2h血糖(2hPG)低于10.0mmol/L;口服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80mg/粒,国药准字:H20040217)进行治疗,80mg/次,1次/日。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固肾化浊汤:太子参、黄芪各30g,茯苓、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各20g,山药、猪苓、泽泻、川牛膝各15g,山萸肉、牡丹皮、地龙各10g,肉桂3g。每日1剂,水煎分服。均连续治疗12周。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显效:患者治疗后,乏力、口干、腰酸以及夜尿频多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患者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上述临床症状未见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比较: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治疗组(74例)对照组(74例)HbAlc(%)9.28±2.04 6.34±1.33ab 9.25±2.02 7.63±1.49a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FPG(mmol/L)9.35±2.11 6.27±1.26ab 9.39±2.14 7.52±1.54a 2hPG(mmol/L)12.28±2.84 9.01±1.93ab 12.19±2.72 9.93±2.04a

3.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比较: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治疗组(74例)对照组(74例)UAER(μg/min)133.18±16.71 110.70±12.42ab 132.94±16.65 121.14±13.49a组别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BUN(mmol/L)5.62±0.96 4.11±0.62ab 5.67±0.92 4.94±0.51a SCr(μmol/L)76.18±11.51 54.70±7.52ab 76.24±10.65 62.14±8.09a

4 体会

中医学认为,DN病机特点是“本虚标实”,本虚为气阴两虚,应以益气养阴补肾为主要治法。固肾化浊汤由参芪地黄汤加减而成,方中黄芪益气固表,补气升阳,利水消肿;太子参补益脾肺,益气生津;生地黄清热生津,滋阴养血;山萸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山药、茯苓健脾渗湿;猪苓、泽泻利水渗湿;女贞子、墨旱莲补益肝肾,滋阴止血;丹皮清热散瘀;肉桂补肾助阳;牛膝逐瘀通络,利尿通淋;地龙活血化瘀,清热利尿。诸药合用,共同起到益气养阴、利湿通络的作用。本次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FPG、2hPG、HbAlc等血糖水平以及BUN、SCr、UAER等肾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结果提示,固肾化浊汤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DN气阴两虚证患者的效果显著,患者的血糖代谢以及肾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

猜你喜欢

太子参补益缬沙坦
部分补益类中药多糖成分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太子参品种栽培特性及其高产配套技术研究
药中补益绵黄芪(下)
药中补益绵黄芪(上)
正交设计优化太子参ISSR—PCR反应体系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太子参危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