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高校机要工作

2019-01-2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保密人员管理

牛 敏

(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高校机要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重要工作,集安全性与保密性于一身,是高校信息传输的中心枢纽。做好高校机要工作,对提高高校行政工作效率、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切实做好高校机要工作开展研究。

一、高校机要工作的特点

(一)坚定的政治性

高校机要工作是传输文件的重要枢纽,是传达党和国家政策的主要渠道。政治性是这一工作的灵魂,要求对党绝对忠诚,政治立场坚定,确保高校机要工作绝对安全、绝对畅通。

(二)高度的保密性

机要保密密不可分,保密性是机要工作的第一要义。在管理机要文件材料的各个环节中,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保密意识,严格遵守各项保密规定。

(三)严格的规范性

看似简单轻松的机要工作,实则涉及内容繁杂琐碎,时时处处都要以规章制度为纲,严格管理机要文件。同时要坚持原则,不能因人而异,不能因为领导需要而违反工作规定。

(四)准确的时效性

机要工作必须要保证机要文件流转的时效性,在文件送呈、传阅、交办等过程中要有高度的时间观念,随到随办,做到不积压、不拖拉、不误事,及时传递上级文件精神,确保在文件规定的办理时限内将文件办结。

(五)细致的服务性

在高校,各种输入信息是通过机要工作这一总渠道汇集在一起的,承担着上传下达的重要功能。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下班后收到上级部门发来的紧急文件需要立即办理,周末、寒暑假也要坚持每天及时收文流转,这一特殊的工作性质要求机要人员有细致的服务意识。

二、当前高校机要工作面临的新难点

(一)保密意识淡薄

机要工作大量接触涉密载体,但一些高校对机要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保密工作面临师生员工保密意识淡薄、保密知识缺乏的威胁。机要文件管理过程中保密意识的缺失,极易造成泄密隐患。

(二)泄密隐患增多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机要文件的管理从传统的手工登记和人工传送模式向现代的数字化、信息化流转模式发展,文件载体也由传统的纸质载体向光盘、优盘等新型电子载体拓展。高校自动化办公设备、计算机终端和信息化设备与日俱增,泄密渠道与泄密隐患随之增多,给高校机要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队伍建设薄弱

新形势下高校机要工作日益繁重,对机要人员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管理、保密、信息技术等多领域知识。目前,很多高校的机要人员大多是非专业人员,专业背景各异,真正掌握保密技术和信息安全专业知识的人员不多,这给高校机要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三、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机要工作的途径

(一)坚持党管机要

党管机要是做好机要工作的根本保证。高校要坚持党管机要的原则,从校党委到各级党组织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机要工作,具体工作中落实各项保障机制,做到全方位细节管理,使机要工作更好地为学校党政事业发展提供服务。

(二)增强保密意识

一份机要文件流转过程中涉及机要人员、校领导、承办部门、档案人员等各个环节,因此做好高校机要工作,仅仅依靠机要人员一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高校要突出重点、分清层次地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师生员工的保密意识。

(三)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高校机要管理制度是做好高校机要工作的保障。高校应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一方面,建立健全学校层面的保密工作责任制、保密管理制度、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制度、涉密人员管理制度、涉密计算机和涉密网络管理制度等。另一方面,建立健全机要科室内部相关管理制度,如机要人员岗位职责、机要文件管理制度、机要保密室管理制度等。

(四)规范细致管理机要文件

1.严格文件流转管理。加强对文件收发、登记、持有、传阅、借阅、保管、清退、归档、销毁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监管,明确各环节管理责任人,确保各环节记录详细规范。(1)取件签收:机要工作需要24小时待岗,如遇周末或假期需要取件,也要做到急件急取。签收机要文件时,一要检查文件袋封口是否破损、密封是否完好,二要核对文件签收单与实际文件数量、机要号、文号是否一致,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签收,并且注明收文时间。(2)登记文件:收文后要及时登记,注明文件的来文日期、发文单位、文号、标题、密级、来文份数等,尤其要注意文件的办理时限。(3)呈批与传阅文件:急件需立即呈阅。机要人员要严格遵守文件阅读范围,不能漏传和随意扩大阅读范围。严禁横向传阅文件,由机要人员及时将文件按照领导批示意见传阅或分发承办部门,并做好记录。如领导不能及时阅文,机要人员可以先将急件转交承办部门办理。(4)督办文件:对于有办理时限需要及时落实的文件,机要人员要做好详细记录,在办结期限前提醒督促文件承办部门,并记录文件办理情况。(5)归类文件:已办理完结的文件要按照类别及时存放于文件盒,不可与正在流转的文件混放,便于文件的保密和借阅、归档。(6)借阅文件:高校应按照机要文件管理规定设置规范的阅文室。将文件借阅制度公布上墙,按章办事,明确登记借阅时间、借阅人、归还时间,经有关领导批准后在阅文室阅读,不得擅自复印和摘录。(7)清退、归档及销毁文件:日常工作中,要定期清点和整理机要文件。部分密件需在收文第二年清退,按要求如数退回发文部门。清退范围以外的机要文件,要根据学校档案管理要求存档。需要销毁的机要文件要登记造册,按照相关要求送到指定地点销毁,切勿随意处理。

2.加强办公自动化设备的管理。严格管理机要科室的计算机、复印件、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自动化设备。坚持“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的原则,做到处理机要文件的保密电脑与互联网隔绝。严禁打印、刻录、拍照、扫描机要文件。

3.加强办公场所安全管理,特别是保密要害部门部位管理。在机要保密室和阅文室配备视频监控装置、文件保密柜,有效保障密件安全。

(五)探索机要文件管理信息化

在确保文件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实行单机处理和检索文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增强方法手段创新,坚持技术防护和保密管理并重,引入先进保密设备,建立自身信息安全监督体系,提高机要文件管理信息化保密水平。

(六)加强机要人员队伍建设

1.选拔优秀人才

高校在培养机要干部队伍时,要树立长远观念,选拔真正政治坚定、思想觉悟高、吃苦耐劳的党员同志加入机要人员队伍。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设立机要工作A、B岗位,形成帮带替补关系,同时也利于系统而长远地建设机要干部队伍。

2.提升综合素质

(1)提高政治素质

作为高校机要人员,要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忠诚党的信念,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把讲政治贯彻落实到机要文件管理的具体工作实践中。

(2)树立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

机要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机要人员每天接触大量党和国家秘密,这就要求机要人员严守保密纪律,树立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养成保密习惯,加强保密自我教育,时时刻刻绷紧“保密之弦”,历练过人的保密意识和保密常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机要人员每天重复着单调、枯燥的工作,一旦失误或是一个很小的错误都可能酿成大错,因此要牢记“机要工作无小事”的工作原则,认真细心地做好机要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3)加强业务培训

高校要有计划、有层次地加强机要人员上岗、在岗工作技能培训、离岗教育,不断更新充实业务知识。机要人员一要积极参加保密业务知识培训,掌握保密法律法规;二要熟练掌握信息化办公技术;三要学习信息保密与网络安全防护知识;四要全面发展,培养文字写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

(4)提升个人素养

机要工作随时需要加班,无论是否节假日都要坚守工作岗位,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即使再繁忙也不能让其他人员临时替代。在工作中要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做到“三心”:一是尽心,重视每一份文件,以积极热情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做好服务工作。二是细心,始于担当,成乎细节。机要工作是一项细而又细、慎之又慎的工作,一定要细之又细,不能有半点疏忽。三是静心,机要工作的工作环境独立封闭,工作对象单一,单调枯燥,要保持稳定健康的情绪,培养坚定、冷静、乐观、淡定的性格。

猜你喜欢

保密人员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扩频通信技术在NFC中的保密处理
论中国共产党的保密观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