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20柯健

天中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公众思政微信

柯健



论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柯健

(广东警官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3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微信公众号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并大力发掘、发挥其作用,总体上是成功的,但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面对众多App和公众号,教师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很难在内容和形式上略胜一筹,总体竞争力不强,难以获得大学生的真心喜爱。将微信公众号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只有共建、共享、共商、共创,才能增强其竞争力。

微信公众号;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推陈出新,教学效果不断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顺应时代潮流,申请开通了辅助和服务教学的微信公众号。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这一新媒介的作用并做到趋利避害,是目前急待探讨的课题之一。

一、将微信公众号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微信作为一款即时通信工具逐渐发展为一个国民应用,成为数字社会常用的沟通和信息传播手段,营造了“去中心化、碎片化”的生态系统。除了即时聊天、朋友圈和在线支付,微信广为人知的功能就是公众号了。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有订阅号、服务号、企业号三种形态,人们常说的微信公众号,多数都属于订阅号。越来越多的教师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引入微信公众号并大力发掘、发挥其作用,总体上是成功的。将微信公众号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至少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搭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桥梁。微信公众号的基本属性是“内容+链接”,它实现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图、表情图、缩略图的完美融合[1]。思政课教师将其化为己用,通过微信公众号展示学生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成果,能够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热情。例如,在“概论”课实践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引导学生组建团队,或考察校外的某一场所,或调研分析某个实际问题,并以微视频的方式记录团队活动过程,然后,各团队将剪辑制作好的视频择优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并对作品进行打分评奖。再如,在“原理”课实践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当下年轻人使用手机的偏好,要求学生在熟悉、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一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表情包,并附上设计理念和使用说明,以激励他们潜心钻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热情。

二是有助于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借助微信公众号,可以极大地延伸课堂。大学生许多在课堂上不方便表达或没机会表达的观点,都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畅快地表达。同时,微信公众号的功能不同于微信群和微信好友,订阅者不能通过公众号平台进入他人的“个人空间”,这无疑能使学生消除顾虑,积极在公众号平台发表意见。

三是有助于彰显师生间、学生间的思想碰撞。微信公众号具有即时通信功能,便于师生线上快捷交流。教师可借助微信公众号的“写留言”功能,鼓励学生以跟帖方式对自己发布的重要时政推文进行分析、评论,做到学以致用,也可鼓励学生把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同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结合起来,及时写下真实感受,经遴选后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如此,不仅能让所有参与者实现思想交流,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以便在教学中作出相应的调整或改进。

四是有助于拓展获取大学生意见的渠道。教师可利用微信公众号的“投票”功能不定期开展投票活动,有效促进教学民主化,如对前一阶段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进行摸底评价,了解学生对某一专题活动的意见,等等。

五是有助于教师持续影响所教过的每一届学生,甚至可以长期跟踪他们的成长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从而解决以往课程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随即消退的问题。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一)教师层面

一般而言,用于教学的微信公众号,强烈体现着教师的个人意志与个人风格,个人色彩浓重。教师申请设立的微信公众号,账号主体一般是个人,这就决定了它的日常管理一般由教师个人负责,可能令教师不堪重负。教师在公众号平台发布信息,无论是信息发布前的编辑、制作,还是发布后与学生在线上进行互动交流,都会占用大量课余时间。笔者的体验是,不算撰文的时间,制作一期简单的公众号推文至少也要花费两三个小时。更重要的是,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发布的信息只能保留5天,并且只能处理48小时内的交流信息,这就要求教师要频繁登陆公众号以查看处理动态信息。此外,微信公众号的吸引力,与教师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面的能力水平密切相关,这些能力对于许多思政课教师而言都是不小的技术障碍。在现实中,因为一些教师的推文制作水平较低,导致他们在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版面格式不规范、表达方式呆板,且更新速度慢,从而造成大学生的认可度不高,明显表现是阅读率和回复率较低。

(二)学生层面

在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3/4”现象:教师辛辛苦苦制作的推文,其阅读率往往不到关注该公众号的学生数的四分之一。很多学生虽已关注公众号,但很少阅读推文。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手机里安装的App和关注的微信订阅号名目繁多,极大地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这些商业特征显著的App和公众号涵盖吃喝玩乐的方方面面,最能吸引年轻的大学生。笔者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关注1~5个微信公众号的只占1%,关注6~10个微信公众号的占17%,而关注的微信公众号超过10个的则占82%,这就决定了很多大学生在有限的课外时间里只要使用手机,很容易就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状态,很难只对教师的微信公众号情有独钟。这一现象在另一关联问题的调查中也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印证。在追问“你关注了一些公众号,但并不去阅读其推文的原因”时,23%的学生认为是“关注公众号太多,顾此失彼”,选择“没兴趣阅读,对内容不抱期待”“只看一眼推文标题就大致知道什么内容,无须点开阅读”的各占20%,选择“习惯看微信聊天和朋友圈,往往忘记了公众号”“没时间阅读”的各占13%,选择“其他原因”的占10%。此外,微信官方把所有公众号(订阅号)折叠进一级用户界面,也是造成“3/4”现象的一个原因。

笔者还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查了大学生阅读微信公众号推文的习惯:

一是阅读推文的时间。对于“阅读公众号的时间段”,虽然45%的学生的回答是“说不准,没规律”,但有几个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其中选择“21:00―23:00”的占18%,选择“19:00―21:00”的占9%,选择“12:00―14:00”的占8%。因此,为了提高阅读率,教师最好选择傍晚发布推文。另外,对于“每天阅读各类公众号的时间”,选择“不超过30分钟”的占39%,选择“30~60分钟”的占31%,另有26%的学生表示“说不准,看情况”。可见,大学生用在阅读各类公众号上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思政理论类公众号只有依靠精品,才能被大学生在有限的手机阅读时间内引起关注。

二是对公众号的忠诚度。调查发现,68%的大学生表示“有固定阅读某个公众号推文的习惯”。这说明,一个公众号只要办得好、有思想内涵,就一定会有足够数量的关注者。实践也表明,教师个人公众号推文阅读量的显著增大,主要是靠阅读后产生共鸣和认同的学生的转发而产生规模效应。

三是青睐的媒体形式。关于大学生青睐的推文媒体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文字+图片”的占41%,选择“文字+图片+视频”的占23%,选择“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占23%,选择“文字+图片+音频”占11%,选择“纯图片”的1%,没有人选择“纯文字”“纯视频”“文字+视频”。这就提醒教师,推文宜采用简约型的“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嵌入音视频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四是推文的来源。关于对推文来源的期待,41%的学生认为“原创作品与转载精品各占一半”为好,31%的学生选择的是“没啥要求,只要是老师出品就好”,21%的学生选择的是“原创佳文”。从中不难看出,大学生并不苛求教师的推文完全自创,只要是精品就行。

五是推文的内容分类。经过调查得知,学生对不同类别推文的需求,“学习经验类”占19%,“生活感悟类”占15%,“时政分析类”占21%,“社会事件评论类”占19%,“影视书网作品观感类”占13%,“通知公告类”占4%,“互动活动类”占6%,“大众投票类”占4%。各选项差别不大,说明大学生对推文的内容需求比较多元化,也侧面反映出他们并不希望教师的微信公众号沦为通知公告发布工具或民意测验工具。

六是推文的字数。对于“公众号推文的字数多少才比较合适您的阅读习惯”这一问题,5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长短”,选择“500~1000字”的占20%,选择“1000~1500字”的占14%,而选择“不超过500字”“2000~3000字”“3000字以上”的分别只占3%、6%和2%。可见,教师无须过多考虑推文的字数。

七是推文的外层视觉系统要素。学生在回答“促使你阅读已关注的公众号的因素”这一问题时,选择“标题吸引人”的占28%,选择“封面摘要文字介绍”的占24%,选择“有文必读”的占17%,选择“封面图片吸引人”的占12%,选择“玩微信时公众号推文的红点提示出现了,顺手点击”的占11%,选择“其他原因”的占7%。可见,为了吸引大学生,推文要力求在外层视觉上具有活泼新颖性。

此外,教学微信公众号用户的流失率会随着课程的结束而明显升高,究其原因,一是公众号本身具有“可自由进出”的特征,二是部分学生存在实用主义心理。降低思政课教师公众号用户的流失率,对于保障大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延续性、连贯性是非常必要的,也有利于教师在学生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对他们进行方向引导和精神激励,甚至对他们的思想动态进行把控和追踪。公众号用户的大量流失,不但导致教师精心制作的推文难以发挥应有作用,还会严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综上,目前思政课教师个人微信公众号的总体竞争力不强,很多时候并不能获得大学生的真心喜爱。

三、优化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应用的对策

第一,教师要了解、掌握自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教学用微信公众号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教师应力求营造温馨、亲和的氛围,将其塑造成“思想之家”“心灵港湾”。只有感情留人同内容留人相结合,才能凭借人性的温暖、洞见的力量,去感召、吸纳学生。教师不能因为推文的阅读量、点赞量增加就沾沾自喜,还要明白许多看不到的隐性信息需要自己深究细查。另外,针对公众号折叠进一级用户界面不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实际,在每门思政课的教学周期内,教师可建议或要求学生将该课程的微信公众号置顶。为解决课程结束后用户流失率高的问题,教师应树立精品意识,增强推文的趣味性、观赏性、思想性、时效性,用内容和质量吸引学生。

第二,教师必须博闻强识,掌握推文的制作与发布技巧。思政课与国内外的形势等现实问题联系紧密,其理论观点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交相映辉。大学生每天都会主动关注或被动接触大量实时动态信息,并下意识地把这些信息和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和比照。因此,教师应养成每天浏览网络新闻的习惯,并及时下载相关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和公众号推文的素材。在推文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猎奇求新的心理,如有选择地发布有关公众热门议题的推文等。此外,推文的标题应在与内容一致的前提下,力求具有亲和力和吸引力。

第三,教师的推文应由转发为主逐渐变化为原创为主。公众号推文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分别是教师的原创作品、学生的原创作品和网络上的精品文章。教师应大力鼓励学生撰稿,让教学用公众号充分反映学生的心声。同时,教师要注意提高推文的撰写和制作能力,用自己的原创作品去影响学生。实际上,相对于转载他人的作品,学生更青睐教师的见解和情感抒发。此外,网络上教师的角色要与课堂上有所区别,以便与学生拉近距离。比如,教师在网络上不妨使用“××君”之类的昵称。

第四,教师在主动运用微信公众号辅助教学时要注意量力而行。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管理和维护确实要占用大量时间,所以教师在微信公众号上发文的频率不必过于密集。公众号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教师可以邀请个别精通自媒体运营流程和技术的学生骨干给予协助,也可以考虑在教研室内部组建公众号管理团队,变单兵作战为团队作战、共同管理。另外,针对公众号对新信息的保留时间有限制这一问题,教师可与学生约定在某个时间段(如周末)集中互动。

自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已经演变成现实校园、社会环境和自媒体空间“三位一体”密切联系的新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2]。将微信公众号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便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回应。实践证明,科学利用微信公众号平台可以帮助大学生建构良好的认知模式,使之深入理解思想政治理论,在思维方式上变线性思维为非线性思维。借助服务教学的微信公众号,教师几乎可全天候地与学生交流互动,既有利于理论知识的传播,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共建、共享、共商、共创,可以显著提高思政课微信公众号的吸引力。

[1] 黄永轩,微果酱团队.公众号思维[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7:10.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18-07-02].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018-07-05

2018 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微信公众号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2015 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之特色创新类项目(2015WTSCX079)

柯健(1979―),男,广东茂名人,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博士。

G643.1

A

1006–5261(2019)02–0148–04

〔责任编辑 张继金〕

猜你喜欢

公众思政微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