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经典音乐赏析课的教学思考

2019-01-20天津体育学院赖雅琳

天津教育 2019年31期
关键词:经典音乐形象思维赏析

■天津体育学院 赖雅琳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普及、最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育是落实美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普通高校设立经典音乐赏析课,旨在通过鉴赏古今中外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来丰富学生们的情感,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及精神境界,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其活跃的思维能力和持久的创造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开设经典音乐赏析课的意义及目的

经典音乐,也称严肃音乐或高雅音乐,是相对于流行音乐而言的。是指经过人们长期欣赏而筛选、保留下来的,能够久盛不衰、百听不厌的古今中外优秀音乐作品。这种音乐通常具备丰富的艺术语言、精湛的表现技法、较高的文化内涵和持久的艺术生命力。经典音乐旋律优美动听,寓意智慧深刻,能够体现民族意志和时代精神。因此,要求听众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较高的鉴赏能力。同时,听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对音乐艺术的良好感知,获得相应的审美经验。

(一)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

当今大学生普遍喜欢流行的通俗歌曲,而流行音乐的划分又相对复杂,包含多种音乐类型。客观地讲,有些优秀的流行歌曲,经过数年后的沉淀和检验,也可能成为经典音乐。但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快餐文化”的侵入,部分流行歌曲体现的是一种消极、平庸甚至低俗趣味的内容,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三观”的形成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在高校推广经典音乐是十分必要的,经典音乐代表了音乐文化的高水平,能够体现“真善美”的思想内涵,可以从中获得美的感受和思想上的提升。如在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的时候,当主旋律响起,我们就能立即感受到作曲家对于悲惨命运抗争的力量,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产生振奋精神的效应。又如中国经典民乐《春江花月夜》,它仿佛一幅唯美的山水画卷,把静谧的春夜、皎洁的月光,荡漾的乌蓬船和随风摇曳的江边花影,通过极具民族特色的五声调式,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令欣赏者心旷神怡的同时,使其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

(二)对大学生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它不像绘画、文学能够直观地传递内涵,而是通过节奏的疏密、音符的排列以及配器的浓淡来传达人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的生活感受。当我们认真欣赏一首经典的纯音乐作品时,可以通过标题、旋律、速度及音乐表现力来引发自身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种情感体验和想象融入到对音乐作品的欣赏中去。在此过程中,就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完成了艺术作品的审美再创造。如柴可夫斯基的钢琴小品《六月船歌》,不同的欣赏者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它可以表现单纯的波光粼粼、水波荡漾的自然意境,可以诉说辗转悱恻的爱情故事,也可以体现忧郁感伤的细腻情感。

(三)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音乐具有训练和开发大脑的功能。因为好的音乐有助于形象思维的培养,而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处理问题,往往是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此外,如果在学习和工作环境中轻声播放适合自己的经典音乐,能够加深记忆、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获得灵感,大大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二、丰富经典音乐赏析课教学内容及方法

(一)学科融合,由浅入深

在经典音乐鉴赏课中,融入文学、历史与哲学等非艺术学科知识,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多角度深入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全面、准确地鉴赏作品;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交叉学科知识互通,开阔学生思维和视野。如在课堂上模拟经典咏流传节目形式,让学生根据经典音乐完成古诗词的传唱,实现文学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这样能够使学生记忆深刻,学习效果显著。另外,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音乐基础,对他们而言,经典音乐的听觉感受可以概括为“年代久、难理解”。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选择一些短小的名曲来欣赏,并加以简单易懂的乐理知识讲解,如主旋律如何寻找、乐段如何划分、节奏和情感的变化如何体现等,再根据学生的知识反馈逐步推进作品的欣赏难度。

(二)注重学生审美体验过程,加强课堂交流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感性学科,“感受”是最重要的。教师应当在鉴赏课的设置中让学生体验参与其中的乐趣, 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去感受音乐,交流音乐。在音乐鉴赏课中,可以充分利用小组教学的优势,分配任务,分组讨论、总结、汇报。在这其中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这样的教学模式符合艺术类课程灵活、丰富、轻松的课程性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被动为主动。

(三)利用多媒体教育平台

建立“自主融入式”经典音乐网络慕课教学,区别于普通音乐类课堂灌输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应用,创新经典音乐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除本身专业技能之外的审美创造,并适当借鉴流行音乐大众性、通俗性、时尚性等部分特征进行通俗化教育方式,着力于传播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学校可以通过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互补的方式,确定相应的考核模式,认定学分。这种教学改革既符合新时代教学特征,又为经典音乐的传播及普及提供新方法。建立微信、微博公众号,介绍与经典音乐相关的知识内容,上传视频供学生浏览、下载,浸入式地对学生进行经典音乐教育。

我们应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加强对经典音乐赏析课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的总结,不断改革和优化,充分发挥经典音乐的美育作用,培育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经典音乐形象思维赏析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课间音乐对于弘扬经典音乐文化的推动作用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央广第二套国家级音乐广播
创意也爱“形象”——形象思维法
在创新中不断发展的红色经典音乐——复排大型民族歌剧《星星之火》的启示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