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培训新模式凝练特色促提升
——以浙江遂昌县为例

2019-01-19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业务培训遂昌县领头雁

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是夯实统计基础、提升数据质量的重要抓手。随着统计方法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变化,现有的统计业务培训模式,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提高。本文针对当前统计业务培训的主要模式、统计业务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改进统计业务培训模式的“六新工程”,以期对今后的统计业务培训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加强统计业务培训是夯实统计基础、提升数据质量的重要抓手,是强化统计服务、助推统计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统计方法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变化,统计工作面临的新情况越来越多,各方面对统计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统计工作人员如何适应新情况,满足新需求,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已是当务之急。目前的统计业务培训模式,既有有效的一面,又需要不断的创新和提高。本文针对当前统计业务培训的主要模式、统计业务培训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议,希望对今后统计业务培训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当前统计业务培训的主要模式

(一)以会代训,授、听、问“大呼隆”模式

培训会议是目前统计业务培训的主流模式,一般分为讲授和讨论两大环节。在讲授环节,大都采取老师讲、学员听的模式。这种培训方式以单向讲课为主,听课人被动接受,双方能够简单互动,但对讲课人业务水平有较高要求。

若讲课人业务水平较高,讲课深入浅出,润物细无声,听课者对所学内容能够当场理解透彻,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能够融会贯通,则培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若讲课人偏重知识传授,进行填鸭式培训,学员可能在培训结束后,对所学内容慢慢忘记,在具体工作中也不能加以运用;若讲课人自己对教材一知半解,讲课时照本宣科,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培训效果将大打折扣。

培训会议模式的优点是成本小、易组织,有充足的时间保证对统计业务进行系统培训,缺点是培训以单向传授为主,多偏重知识传授过程,对培训结果重视不足。一般大型普查中针对普查员的培训、布置报表任务时针对调查对象的培训、每年上级对下级开展培训均会采取这一模式。

(二)以老带新,传、帮、带“小叫唤”模式

传、帮、带模式一般在师傅带徒弟、新旧工作人员交替时采用。比如单位更换了统计人员,原来老的统计人员与新的统计人员进行交接,一般会由原岗位老统计人员或者上级专业统计人员对新任统计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讲解。这种培训模式优点是自由灵活、实用性强,双方能够自由沟通,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但也存在系统性、深入度不够的缺点,老统计人员能否讲解到位、新统计人员能否理解透彻的问题。

当前统计业务培训存在的不足

(一)培训主动性差

2019年遂昌县20 个镇街有7个统计工作岗位因招考、离职等原因人员发生变动,流动率基本在30%以上。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的情况在企业中表现的更为明显。由于统计队伍不稳定,基层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企业和单位领导不重视统计,统计基层力量薄弱等问题,使统计业务培训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统计工作人员对学习业务知识和接受业务培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主动性较差。

(二)培训灵活性差

长期以来,统计业务培训方式仍以传统的上大课为主、以教材为主,缺少深入的、实践性强的案例教学,缺少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与交流,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培训方式缺少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多数业务培训总想让受训对象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最多的知识,使受训者产生厌烦甚至逆反心理,其结果自然而然是投入与产出的严重不对等。

(三)培训及时性差

统计业务培训以年报形式为主,通常一年只组织一次。但是近年来统计方法制度变化频繁,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技能跟不上;同时统计队伍的不稳定,人员的频繁变动导致工作易出现脱节,影响了统计工作的严肃性、连贯性和一致性,导致报表填报的质量难以保证。

(四)培训针对性差

乡镇(街道)统计干部与企业统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岗位、文化层次、工作经验、理论水平各异,需要不同类型和内容的统计业务培训,但经常是所有单位统计工作人员共同参加形式和内容完全一致的业务培训,培训需求的针对性不够强。

(五)培训激励性弱

在统计工作人员培训中普遍没有配套的培训管理体系、激励制度来调动统计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引导统计工作人员完成培训目标。没有完成培训要求,也没有相应的惩罚制度。

改进统计业务培训模式的“六新工程”

(一)“领头雁”培育工程

近年来,遂昌县积极开展“领头雁”培育工程,专门制定了《遂昌县2018年度统计“领头雁”培育工程计划》,开展了“领头雁”专题培训进高校、现场观摩学习交流会等培育活动,培育了一批执行力强、引领力强、公信力强、创新力强、约束力强的统计五强“领头雁”;同时改变了以往培训会议中局专业人员一人辅导的境况,由专业人员和“领头雁”一起上讲台联合辅导,专业人员讲解具体指标,“领头雁”进行经验分享,从填报角度讲解,更直观、更有效的保证调查数据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二)“即时性”培训工程

可通过引入信息化手段,搭建统计业务培训移动手机端平台。平台可设置统计法制建设、统计业务知识等文本资料查看模块,统计业务培训视频课程学习模块,统计业务知识考试模块和学习人员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等四部分,实现从统计业务培训到学习成果验收全过程即时培训。同时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科学设置有针对性的课程,比如对于企业法人及统计人员,可突出统计执法案例的宣传,让企业法人和统计人员对统计法制有最直观的感受;对部门、乡镇(街道)统计工作分管领导和统计人员,可加大统计违法违纪行为问责办法的宣传,对相关部门及乡镇(街道)形成警示作用。

(三)“考试制”评价工程

为充分了解统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确保培训成效,遂昌县统计局通过创建考试制度,对统计业务培训成效进行评估监测。“考试制”既是对学习培训成果的客观检验,又是对培训组织者工作的监督和信息反馈。一方面通过整合资源建立考试题库,按统计法制知识、统计业务知识、财务基础知识等三部分内容,整理统一的考试题库。另一方面组织培训考试。培训会议结束后现场参加考试。

(四)“常态化”结合工程

一方面是在检查中开展培训,数据质量检查是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面对面接触统计对象的主要途径。遂昌县紧紧抓住这样的机会,将培训与检查结合起来,针对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开展“一对一”培训,强化培训效果。另一方面是在培训中推进检查。将日常检查共性差错纳入培训过程中,在培训中强调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统计工作人员开展自查自纠,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五)“个性化”教材工程

为提升统计业务培训成效,助推基层顺利开展统计业务,遂昌县有针对性编制培训教材。一是根据培训内容的实用性,推出了《指标解释手册》《浙江统计联网直报系统操作手册》;二是把握培训教材的个性化和针对性,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制疑难解答“一页通”,针对乡镇统计员推出《一套表平台录入进度查看指导》《一套表登录困难指导》。

(六)“星级制”考评工程

一方面制定统计工作人员培训的规划,建立统计工作人员培训档案。另一方面出台了《遂昌县“四上企业”统计人员业务考核办法》,根据统计工作人员参与教育培训情况与取得工作实效情况,分别给予五星、四星、三星三个等级,并建立奖励基金制度,以好的机制激励人。

猜你喜欢

业务培训遂昌县领头雁
徐州贾汪区开展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业务培训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镇康县总工会:召开困难职工解困脱困业务培训会
新荷初绽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浅析如何做好工程造价协审方面的工作
台江县关工委开展乡、村两级关工委成员业务培训
回乡创业的“领头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