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途径探析

2019-01-18艾丽亚王钰灵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0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素质教育互联网

艾丽亚 王钰灵

摘要:高校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最前沿,传统的素质教育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无法适应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让他们健康文明的利用好互联网是目前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面临的考验和挑战,不断更新培养途径,在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机制,以更好的适应互联网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互联网+  素质教育 培养方法

一、调查背景

1、互联网+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方式和产品也随之创新,人们从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逐渐改变为互联网+素质教育,人们开始接受到更为便捷的教育模式。新的发展时期,加强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一方面可以推动高校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4G、5G网络技术的开发和推动,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产品和应用的开发日趋活跃,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如何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在科学和高效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掌握基于移互联网平台产品的开发规律和运行机制,以及如何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研究怎样搭建高校素质教育学习型网络,提高素质教育中大学生的信息观念和意识,防范风险,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也是大学素质教育面临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2、互联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应用研究

国内的互联网+素质教育的发展在2013年实现了真正的发展。2013年电脑、网络、手机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各种教育资源的共享,各大网站开始提供各类教育资源的下载;2014年,MOOC模式在中国掀起了一阵新的浪潮,有超过3700家MOOC类网站于2012、2013年筹备,2014年正式进入发展时期。微课、MOOC、翻转课堂、手机课堂,CEO课堂这就是“互联网+教育”的结果,“互联网+”让教育变得更加形象直观有效。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校长Becky Takeda-Tinker博士认为:在线课程的完善和课堂教学的进步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这种促进对课程质量的提高有非常大的帮助。他曾在高校在线教育国际论坛上介绍了目前美国在线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并分享了多方面的实践经验。“莱奥纳多.达.芬奇计划”将适合于智能手机和移动学习的系列课程融入到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舒适的学习环境。这项计划解决了在智能手机上开展移动学习课程面临的部分问题。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灵活多变,使得效率大幅提高,获取成本大幅降低,这也为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在调查问卷设计中,我们主要针对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水平、日常学习习惯、生活状况、互联网产品使用情况、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认知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从这些调查中可以得出我国大学生对互联网+素质教育发展态度的一些基本数据,我们基于这些基本数据对互联网+素质教育目前的发展情况作以分析。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逐一解释。

(一)被调查人群基本信息分布

首先,需要了解参与互联网+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信息情况。

由图2.1可知,来自于全国不同的高校的被调查人群中女生占58.99%,男生占41.01 %。

由图2.2可知,参与互联网+大学素质教育的人群中,有35.28%为研究生,32.52%为大三学生,25.37%为大四的学生,6.18%为大二学生,0.65%为大一新生。

由以上分析可得,大学生运用互联网学习的人数比例与学历成正比关系。主要为大三、大四和研究生。大学生在初步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时会产生不熟悉感,这种感觉会随着年级的递增而逐渐减少,从而更加习惯运用互联网进行学习。

(二)被调查互联网+素质教育产品基本使用情况

在了解被调查人群基本信息的基础上,我们对互联网+素质教育产品基本使用情况做以分析:

由以上数据分析得出,大部分人了解互联网教育平台,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弥补了课堂教学对素质教育的不足,开展网上素质教育效益明显。

由图2.6可得,广大青年学生希望互联网教育资源能够丰富多样,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

综上,在互联网平台的开发上需要结合学生的现实需求,精心开设多种栏目,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寓教于乐。与传统的教学课堂相比,网络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广大青年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

(三)大学生对互联网素质教育的需求分析

在了解我们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和经济情况之后,我们对申请助学贷款人群的财富规划需求进行了相关分析。

由分析可得,只有一小部分人对当今互联网+素质教育发展的满意度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现阶段我们仅仅停留在教育O2O模式的基础阶段,只实现了通过提供课程信息,链接学校和学生,教育通过在线的方式吸引学生,但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还停留在简单的授课与说教,这就对教育O2O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发展潮流的新生事物接受度和认可度较高,现阶段移动互联网资源的流动性和学习的自主性基本能够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需要,但并不足以达到互联网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要求,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我们需要积极拓宽学习渠道,规避风险。

三、互联网+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途径的创新举措

1、统筹兼顾,建立线上线下互联网教育系统。大学生素质教育可按内容划分为思想政治、专业知识、身心健康、科技人文素质和就业技能素质教育五大板块。为此,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应统筹兼顾,将每个版块都规划在一个校园网里,也可以通过小程序对其进行划分,每个版块的侧重点不同,网站内容的选择与版面设计也可丰富多变,学生选择的多样性也能较好的得到满足。在网站的开发上要贴近学生生活,与时俱进的选择栏目,应着力打造大学生交流阵地,避免将简单的说教和学习生硬地搬进网络。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版块和栏目应该形式多样、灵活新颖以满足大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2、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形成“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运行机制体系。由辅导员组成的学生工作管理队伍,由学生党员、班委组成的学生干部队伍。需要明确工作职责,理顺管理关系,完善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工作队伍。学生工作必须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互联网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区别于传统的简单说教的教育方式,利用课前、寝室的十分钟线上线下与学生们展开交流,贴近学生生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微课以其特有的方式改变调整令人厌烦的“说教”心态,在双向交流中注重与大学生平等

地交换思想观念从而达成共识。教育的作用重在引导,让学生在十分钟的外部引导下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学会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的方法,改进思维方式,在应对生活中各种问题时才能举一反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在现实工作中,大学生素质教育互联网平台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的关键问题在于很多学生对学校开放的网络平台缺乏内在的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让学生在互联网+素质教育建设中化被动为主动,形成以一带多的良好效应。

四、总结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学校而言,互联网+素质教育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同时,还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目标。“互联网+”对于大学思想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形式,但是互联网对于素质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想要把这把“双刃剑”利用好,还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真探究。

[1] 游敏惠,张绍荣,张 珂.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平台的实践与创新[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4):13-18.

[2]尚俊杰. MOOC:能否颠覆教育流程[N].光明日报,2013-11-18.

[3]张逸.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商业,2012,(6): 270-272.

[4]郎婧,伍玉林,肖庆生.移动互联网发展对学校网络文化及教育的影响[J].中国教育学刊,2013(S1):1-2.

[5]劉小青,蒋常香,毛莉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发展趋势及其对策研究[J].职教论坛,2012(29):50-52.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素质教育互联网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