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的理论认知与实践要求
——基于新中国70年历程的思考

2019-01-18田旭明

探索 2019年5期
关键词:远大理想共产党人共产主义

田旭明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个人成长、国家发展和政党执政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是依靠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凝聚起来的先进政党,更是依靠忠实捍卫和践行这种理想信念,才带领中国人民历经磨难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可以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安危的高度,反复告诫和激励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好思想“总开关”,警惕精神之“钙”流失,预防党的肌体患上“软骨病”,特别是在此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他突出强调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思想政治受洗礼,重点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2]。这深刻表明了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坚守初心、担当使命的重要意义。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面对社会结构变迁和环境变化,面对多元文化激荡和纷扰,我们党要始终保持思想定力,厚植理想信念自觉和自信,抵御和防范理想信念动摇与滑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实现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的有机统一,这样才能永葆奋斗之心,并在顺境中保持不骄不躁,在困境中不动摇不放弃,从而实现共产党人初心之志。

1 坚守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自觉

在政治实践中,共同的政治理想信念是政党精神支柱,也是其凝魂聚气的深厚伟力。中国共产党有着严密的组织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因信念而生,因信念而强。无论时空如何转换,理想信念都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党反复告诫全党同志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守住初心和宗旨,“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巍然不动”,这是对理论、历史和现实反思与总结的结果,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有机统一。

1.1 崇高理想信念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坚守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揭露分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异化劳动等问题,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由此进一步得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必然会被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总趋势,不会以任何人意志而发生转变。共产主义逐渐消灭私有制,不断实现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符合全体劳动者利益。但共产主义不是自发就能实现,需要先进的力量通过革命的手段进行斗争,“只有在实际运动中,在革命中才有可能实现”[3]543。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个先进力量就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共产党人。共产党人与过去的一切旧的有产阶级的政党有着本质区别。他们“应当从事的政治是工人的政治;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4]170。这种“自己的目的和政治”就包括不同于其他有产阶级政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初心。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与过去那些阶级的自私自利性政治统治有着本质不同,“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5]411,“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5]413。“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5]413,他们的目的就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5]413。这些论断明确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共产党人才能成为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使命的承担者。因此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要时刻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崇高使命和职责,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奋斗。在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坚信社会主义必然会取代资本主义,还积极与违背社会主义原则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确保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初心不移、方向不变。1875年,德国工人运动中爱森纳赫派和拉萨尔派合并成了一个统一的工人政党,并形成了一份新的党纲即《哥达纲领》,但这部新的纲领在一些问题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应有的原则,且充满了拉萨尔机会主义,表现出“明显的退步”。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维护工人阶级革命运动的团结,防止分裂,恩格斯就给当时的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倍倍尔写信说:“一般说来,一个政党的正式纲领没有它的实际行动那样重要。但是,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4]350恩格斯认为,如果认同这份充满机会主义且在一些内容上背离社会主义原则的纲领指导,“分裂是一定会发生的……分裂以后,我们将被削弱,而拉萨尔派将会增强;我们的党将丧失它的政治纯洁性”[4]350。马克思在给威廉·白拉克的信中更是这样强调:“我的义务也不容许我哪怕用外交式的沉默来承认一个我认为极其糟糕的、会使党精神堕落的纲领。”[4]355从这些犀利言辞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份纲领的批判,恰恰也表明了他们对社会主义原则和理想信念的坚守。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坚定信奉者与捍卫者。早在1908年,马赫主义思潮泛滥。这种思潮攻击和歪曲马克思主义,造成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思想混乱,列宁予以批判和回击,强调“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6]103-104。在他看来,“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6]309。十月革命后,俄共(布)实现了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根本性转变,但与此同时,“如何建设党”也成为了俄共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执政经验缺乏、资本主义因素增长、旧习气渗透等因素影响,俄共(布)内部逐渐滋生了官僚主义、拖拉作风、腐化堕落、信念动摇、特权现象等问题。为此,列宁将强化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维护党的坚定性和纯洁性,如加强政治教育。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专门成立了政治教育委员会,这一机构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宣传党的政治方针、提高党的文化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他还主张通过清党来确保党员政治信念的坚定。革命胜利后列宁认识到党的中心任务从“军事战线转到经济战线”,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要把那些脱离群众、信念不坚定的分子清除出党。正如他所言:“必须把欺骗分子、官僚化分子、不忠诚分子和不坚定的共产党员以及虽然‘改头换面’但内心里依然故我的孟什维克从党内清除出去。”[7]562只有这样,党才是能“在重重困难和危险中引导本阶级走向胜利的先锋队”。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而且非常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理想信念的守护。

1.2 坚定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制胜法宝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武装起来、始终恪守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政党,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始终坚守这一理想信念,与一切背离这一理想信念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因而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恰如毛泽东所说:“我们党的发展和进步,是从同一切违反这个真理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作坚决斗争的过程中发展和进步起来的。”[8]1094早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认为要把思想教育摆在首位。在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针对当时党内存在的极端民主化、非组织化、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盲动主义、流寇主义等思想,毛泽东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若不彻底纠正,则中国伟大革命斗争给予红军第四军的任务,是必然担负不起来的。”[9]85因为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一旦愈演愈烈,必然会降低军队战斗力和党组织凝聚力。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以凝聚力量共同抗战为目标,以整风运动为主要抓手,通过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经验主义等思想的批判,廓清了思想迷雾,坚定了广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抗战胜利前夕,为了动员力量彻底消灭侵略者,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进一步阐明了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使命,“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和毫无疑义的……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8]1059。凡违背这个目标,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更加重视理想信念的培育,既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夯实信仰的理论基础,又注重客观分析斗争形势,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新中国成立前夕,为了防止革命成功后党员干部滋生贪图享乐、功臣自居、骄傲自满的情绪和心理,经不起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陷入理想信念丢弃的漩涡,毛泽东谆谆告诫全党,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的路程将更长,工作将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0]1438-1439。可以说,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始终重视理想信念的培育和践行,强化了思想建党与理论强党逻辑,这也是面对强大敌人和残酷斗争时革命依然能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在总结过去革命经验时就明确指出:“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11]190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面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和现实困境、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多元文化的纷扰,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在历史变革和时代大势面前,要经受住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必须要牢固树立共产党人理想信念,这是执政根基稳固的定海神针。为此,邓小平提醒全党:“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 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11]110为了让这种理想信念扎根人心并薪火相传,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培养“四有”新人等时代新题。江泽民要求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12]293。胡锦涛强调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全党同志理想信念坚定,全国人民就有主心骨”[13]14。这些都凸显了我们党对理想信念的高度重视。20 世纪90年代的苏东剧变,“首先是信念的崩溃”[14]178,也警醒中国共产党任何时刻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否则终究会出现党将不党、国将不国的命运。综上所述,坚守理想信念,不忘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政治自觉。鲜活的历史也不断表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制胜法器。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因此也承担着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伟大使命。在这个过程中,将面对新的长征路上更沉重的历史任务,更多隐性且深层次的挑战、风险和矛盾,更多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就要求我们党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守住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夺取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新胜利。

2 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面临的新境遇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共产党人是无法完成新时代重托和使命的,一系列美好的发展期待也将会成为“镜花水月”。新时代执政目标、发展重任、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国际局势演变等确定性或不确定性问题,对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坚守提出了重重考验和更高层次的要求。

2.1 新时代历史方位要求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

新时代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时代,是我国发展的新历史方位。在这个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在现有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而展现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回顾过去,中国共产党正因为有了坚定的信仰和共同的理想,所以才能在艰苦的岁月中顶住压力、自力更生,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绩,使得社会主义在中国擎旗飘扬。站在新时代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和方位,机遇与挑战并存,如果没有共同理想信念的支撑,很容易丧失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无法面对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因此,新时代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能弱化。

尤为重要的是,新时代伟大使命决定了奋斗是永恒的主题。历史只会眷顾前进者和奋斗者,不会等待犹豫者和畏缩者。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新时代所处的历史关键节点、绘制的蓝图和设计的美好目标,需要共产党人和所有人民共同奋斗,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样才能不负这个时代的使命和人民的期盼。在这个过程中,共产党人必须牢牢坚守理想信念,这是奋斗的动力源泉。奋斗的热情和韧劲来源于物质利益刺激,更来源于精神动力的驱使。长征路上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艰难而淬火成钢。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面对物质资源严重匮乏和西方国家政治封锁,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畏困苦,仍保持高涨的建设和奋斗热情,这些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信念始终坚定而执着。习近平说过:“要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15]这表明了理想信念是奋斗的动力,奋斗需要理想信念的凝魂聚气。新时代发展重任要求共产党人带领人民长期不懈奋斗,久久为功,而这就必须确保广大党员和干部永远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旦理想信念动摇或弱化,奋斗的动力和热情必然会减弱,这将会直接导致新时代事业发展受阻,甚至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2.2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要求共产党人恪守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判断指出未来我们党必须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努力提高人民生存质量,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状态,而为实现这些目标,广大共产党人必须时刻恪守共产主义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没有这样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党性和人民立场,也就不可能做到真正以人民为中心,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就不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这样一来社会主要矛盾就无法得到根本化解。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也是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这一追求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工作标准是人民利益的实现和维护,时刻关注人民的诉求,常思民众疾苦,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提高为民服务能力。而这些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就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现实体现。“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16]历史和现实表明,只有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才能真正将最广大人民利益摆在中心位置,二者永远是对等的关系。反过来,只有一心一意为民谋幸福,才能展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笃信认同。因此,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期待要求共产党人恪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与此同时,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制约人民美好生活实现的难题,更要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会自觉抵制和杜绝片面发展、单向度发展、自我本位式发展等自私自利发展现象,转而将共享发展、共同富裕作为始终不渝的追求,努力缩小发展差距和破解发展难题,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尊严感。因此,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守护政治初心是解决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诉求。

2.3 民族复兴重任要求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且最迫切的梦想。在追求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封建士大夫阶层、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不同力量都曾拿出方案,但均因阶级局限性没有完成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牵引,最终成为了民族复兴的中流砥柱和领导力量。无论是与穷凶极恶的敌人斗争的革命年代,还是自力更生、韬光养晦、艰苦奋斗的建设和改革年代,中国共产党人都展现出了实现民族复兴,建设社会主义,追求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没有这样的信念,中华民族就不可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进入新时代,在新中国70年建设的基础上,快速的发展使得人民的信心不断递增,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民族复兴更加迫切的渴望。党的十九大关于“两个阶段”的具体划分和明确路线更是刺激了人们的期待。然而实现民族复兴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前进的道路上将会风险重重、危险涌动、挑战重重、斗争不息。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加强思想建设,牢牢守护理想信念防线,这样才能把自己锻造成领导有力、执政能力强、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才能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以及立党为公和执政为民的决心向顽疾开刀、向各种挑战“亮剑”,从而确保民族复兴目标顺利如期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17]10-11同时他还强调,“只有理想信念坚定的人,才能始终不渝、百折不挠,不论风吹雨打,不怕千难万险,坚定不移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奋斗”[18]。对于广大党员和干部来说,思想是“总开关”,如果拧不紧就会“出轨越界、跑冒滴漏”,而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和政治灵魂,是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旦弱化和丧失,思想病变就会接踵而至,为民宗旨就会被淹没,道德底线也会不断遭到突破,进而引发各种腐败行为,陷入不作为、乱作为、懒政怠政、精神萎靡等境地,导致党的战斗力、进取力和执政能力被慢慢吞噬,应对挑战和风险的气魄和决心也会逐渐弱化,也就不愿、不想和不敢直面触碰“硬骨头”和涉险滩,这对民族复兴将是致命性伤害。因此,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迫切性和艰巨性要求我们党必须更加坚守理想信念,捍卫思想高地,从而凝心聚力、乘风破浪和闯关夺隘,不负人民的期待。

2.4 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需要共产党人筑牢理想信念

新时代中国不仅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要在此基础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只不过与西方一些国家殖民思维不同,中国走向世界是建立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为世界和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但在这个过程中,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企图不会终止,干涉和阻挠中国发展的强权阴谋不会消散,这对中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阵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势必会形成严峻的外部挑战。

一直以来,西方国家从未放弃过颠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阴谋。20 世纪的苏东剧变致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再加上“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和“历史终结论”等思想的叫嚣,更加激发了他们征服和演变的心理。进入21 世纪,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而西方国家一次次的经济社会危机如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难民潮的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经济无法克服的内在紧张和矛盾日益凸显以及资本主义经济霸权秩序的破溃,而经济社会危机背后更是西方社会的文化价值困境。可以说,中西文化力量对比与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传统观念中西强东弱的图景开始扭转。这使得西方国家忧患意识开始增加,不自觉中加紧了对中国的排斥和遏制,其中就包括文化霸权、意识形态渗透的加剧。此外,进入新时代,中国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为更多渴望独立发展的国家提供现代化智慧和经验,推动世界共同发展,但一些西方国家认为这会威胁到自身利益,于是不断抛出“中国威胁论”“债务陷阱论”“地缘政治论”,并从经济遏制、资本支持、技术垄断、话语操纵、规则把持、舆论围堵、网络攻击、宗教渗透、周边争端等方面加大力度,制造反和平、逆全球化、反文明多元化的行为,企图从经济、政治、文化、国防等方面全方位围堵和遏制中国发展。这些表面手段的背后其实是道路之争、制度之争、意识形态之争,最终目的是瓦解共产党的领导和消解社会主义生命力,像近期中美贸易战、英国政要的“涉港”错误言论等就是典型。由此可见,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将会面临许多难以预测的来自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挑战。这客观上就要求我们党必须保持政治和思想定力,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与一切威胁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行为作斗争,确保信念不移,初心不改,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永久活力。只有如此,堡垒才不会被内部和外部异己力量攻破。相反,如果广大党员和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就很容易掉入西方设置好的思想陷阱,被他人占领精神家园,甚至走上邪路。

3 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守理想信念的实践要求

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共产党人必须时刻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加强思想建设,才能在波谲云诡的环境和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守住初心继续前进。

3.1 在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根基,而坚定的信仰必然来自于对理论的自觉。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15]“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19]116因此,共产党人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有着正确的认识,做到“真知、真懂”,减少理论上的一知半解、模糊不清现象。在实践中:首先,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在培养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业务能力的同时,要加强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二者不可偏废。现在领导干部忙于工作而忽视学习的状况较为明显。因此要敦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20]。一些党员认为读经典是“钻故纸堆”,是“老古董”和“书呆子”,或者将经典放在书柜以做形象装扮,“这对于共产主义信仰来说是可悲的。无经可读,或有经不读,就谈不到有明确的信仰”[21]126。因此,要将读经典、学马列作为领导干部必修政治课和业务课;要经常借助党校和干部学校学习培训、民主生活会、党内政治教育活动等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在公务员考试录取、干部日常考核、干部提拔晋升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考察。同时,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纸上谈兵,要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走进实践学,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懂马和信马”。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精准施教。利用广播、报纸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移动电视、数字报纸等新媒体在党内生活中全方位宣传马克思主义,实现思想的直观化、形象化、移动化、可视化传播;创作更多反映共产党人坚守信仰的文艺精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担当为民;定期组织党员赴革命纪念馆、红色文化圣地、改革示范区、历史遗址进行思想教育和精神洗礼,感受信仰的伟力。通过各种鲜活载体、显性和隐性情境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形成一种精准引导和熏染,让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日常生活中能直观感受和体验到信仰的崇高与魅力。最后,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思维能力。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问题和改造世界是理论自觉的至高境界,更是认同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最根本体现。因此,要激励各级领导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思想分析和解决当下现实问题,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和矛盾的能力,要通过理论的“知情意同”和实践转化提升理论自觉和自信,进而坚定广大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2 在增进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认同中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的思想基础。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到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对二者的辩证关系有着深入的理解。

首先,要明白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抽象化存在,而是有着客观且具体的实践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和权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持认同和信心。同时,坚持群众路线,落实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践要求。其次,要理解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实现共同理想是为远大理想的实现夯实基础和奠定条件。因此,广大党员干部既要以远大理想激励和鞭策自己,又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切勿冒进急躁。最后,率先主动与一切歪曲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思想及行为作斗争。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深受物化意识、功利主义驱使,认为谈共产主义太过缥缈和遥远,不过是海市蜃楼。还有一些人迷恋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文化,崇洋媚外,一厢情愿认为“风景外面独好”,并将所有不好的现象以及现实难题都统统归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抹黑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对此,广大党员必须主动“亮剑”,积极澄清,用理论的彻底性和行为的坚定性展现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现实性,引导民众的思想认识,匡正错误观点,廓清思想迷雾,捍卫真理的神圣性。在实践中,各级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提高思想和理论觉悟。与此同时,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努力提高服务群众本领和能力,踏踏实实解决好民众关心的问题,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用实际行动展现对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坚定。

3.3 在逐步完成新时代中心任务中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于理论的自觉,同时还来自于现实实践。如果理想和现实的张力增强、距离拉大,势必会影响对理想的认同和坚定。反之,如果现实不断向理想接近,那么理想的说服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就会越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必然体现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等活生生的实际方面。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制定的中心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任务的逐个突破和全面完成,是人民的迫切期待,体现了党的强大执政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彰显了中国发展成绩距离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标准的逐渐缩短,由此也会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认同与自信。

因此,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要坚决贯彻党中央部署,对照新时代中心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如期和逐步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复兴等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中心任务,用鲜亮的成绩和卓越战绩展现和增强对理想信念的坚定,用一个又一个稳妥的胜利表明共产主义社会虽然不会很快实现,但一定会在一步一步的发展和斗争中水到渠成,变成现实。

3.4 在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坚定共产党人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在总结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的远大理想。在他们看来,“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3]539。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真正解放自己,最终消灭一切阶级和剥削制度。因此,无产阶级政党的理想目标着眼于世界历史大格局,具有深远的世界胸怀和担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解放进程向前推进一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越有解释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22]。这是对无产阶级解放人类远大理想信念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人类发展和解放事业做出越来越多努力,对人类文明贡献越大,就越能体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和价值,也就越有助于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自信。当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为践行这一理念而做出的一系列举措,既是一种国际关系战略,又是彰显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的世界格局和担当,更是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目标实现的时代路径。因此,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大力提升中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升经济要素国际竞争力,并扩大对外开放,提升领导开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构建,抵制单边主义、零和博弈思维;要将中国发展成果、经验和智慧与世界各国分享,互惠互利,促进共同发展。通过积极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实现国与国的利益相连、责任共担、价值共通、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23]。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过程中的每一步前进,都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思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真理性与现实性,同时也是逐步向人类解放目标的迈进。因此,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类解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广大党员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厚植社会主义事业情怀是难得的机遇和动力,有助于增强他们对理想信念的自觉和自信。

猜你喜欢

远大理想共产党人共产主义
舍己救人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罗盛教
共产党人的感情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习近平论远大理想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下)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青春须早为 岂能儿女情
东欧的后共产主义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