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医疗促养老事业发展,以养老事业促医疗业务提升

2019-01-17于天堂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29期
关键词:医养养老机构

于天堂

273500山东省邹城市凫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 邹城

医养结合现状分析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3年11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要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生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深化医改、应对老龄化、增进亿万家庭福祉的惠民举措[1]。

截至2015年,60 岁以上人达到2.22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16.1%[2]。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出现空巢化、高龄化趋势,加之既往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呈现上升趋势,失独老人数增多。满足老年群体需求,积极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迫在眉睫。

伴随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现行养老和健康体系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养老服务中强化医疗服务,创新养老模式,树立健康理念,将现有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进行整合,推动新的医养结合模式发展。目前我国服务于老年人的机构和设施种类繁多,如老年服务中心在内的养老机构,包括护理院、疗养院、康复医院、护理站在内的老年康复机构;包括各类民营医院、公立医院在内的医疗服务机构等。包括老年公寓、护养院、托老所、护老院、敬老院、老年社会福利院、养老院。但是这些机构管理分属于不同的部门,不仅导致了“医养分离”,而且在养老机构内部,康复、养老、照护等机构也缺乏协同。这一现状导致了如下问题:①只能提供一般生活照料的养老机构则供大于求,空床率高,能承担医疗服务功能的养老机构供不应求、人满为患。②一些老人在三级医院结束治疗后不愿意出院,究其原因是担心病情反复,没有合适的康复机构,由此导致了普遍的“押床”现象。这既降低了医院的病床周转率,浪费了公共医疗资源,使一些本该收治的患者无法及时住院,也增加了医保支出。相比之下,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医疗设备闲置,病床使用率偏低,医护人员工作量不饱和[3]。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运行策略

我市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存在资源配置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医疗设施单一、医疗专业人员和医疗设备匮乏,难以提供入住老年人必需的医疗、护理、精神慰藉、临终关怀等专业服务;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床位严重不足、生活护理经验缺乏,仍以患者治疗为主,两者不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见医疗和养老是分离的,养老医疗各行其是,两者并未有效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董克用认为“医养结合”的提出也是应对老龄化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老年人是疾病多发人群,老人看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很麻烦的事情,特别是失能老人看病有很大困难,老人生病只能去医院。所以这一次我们国家提出“医养结合”,国务院推出这一政策是应对老龄化、惠及老百姓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

提高看护人员的专业水平:为了能够实现对于老人更好的照顾,要加强对于内部人员的管理,提升看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看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养老机构应该定期举行相关的培训,聘请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知识的讲解,扩宽看护人员的知识面,让看护人员掌握更多的护理知识,进而更好地为老人服务。同时养老机构还可以鼓励看护人员考取相应的资格证书,并根据证书的级别来制定工资的高低。对于资格证书的类别,看护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取,可以是护士资格证书,也可以是营养师、康复师、护理员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只有看护人员的自身综合能力够高,才能够使得对于老人的看护规范化合理化,进而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顺利进行[4]。

转变护理观念,促进医养结合模式的运用:与传统的养老机构不同,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既要为老人提供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服务,又要对疾病进行预防。所以这也就要求看护人员积极地转变护理观念,在照顾老人的同时,可以为老人讲解相关的医疗保健知识,进而加强老人对于疾病的预防意识,促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顺利运用。

我院医养结合工作做法

2018年山东省大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工程,被国家定为医养结合示范省,济宁市被省确定为医养结合先行市,按照邹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及市卫生健康局党委工作要求,凫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转型,大力发展医养结合,向民政部门申请并批准成立医养结合中心-凫山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实行两院一体。开设医养结合床位50 张,主要服务对象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为老人提供日常料理、养生保健、健身娱乐、医疗服务、功能康复等针对老年人的全方位养老服务。

过去,养老机构大多以“养”为主,遇到老人突发疾病,缺乏快速及时的救治。通过打造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模式,弥补了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上的短板,相应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则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院加强对医疗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老年医学、康复、护理、社会工作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借助服务中心的医疗优势和强有力的专业技术团队,设置全科、内科、外科、妇科、中医康复、老年人健康评估门诊、检验、影像、B超、心电图等医疗、医技检查科室,并与多家三级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达到医疗同质化服务水平:①与兖矿总院建立医联体,定期选派相关科室专家来我院坐诊、查房、带教。②与济宁医学院邹城院区建立医学检验和病理协作。③与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了远程心电图、医学影像会诊。④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建立了远程动态心电图会诊,不出中心就可以完全满足老年人医疗诊断需求。投入50 余万元,购买了各类医疗设备及各类配套设施。每个房间内均配套安装了数字电视、空调、视频监控、集中供氧、一键呼叫等设备。临床医生、护士、护工24 h 在岗服务,充分体现了医养结合中的医疗优势,为入住人员的身体健康、疾病的及时有效治疗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极力满足老人的医疗需求。由于入住人员大部分年事已高、体弱多病,机体各项器官趋于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伴有或不伴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这就要求更新医疗设备、提高医护人员的医疗专业技术水平以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这就充分体现了以养老事业促医疗业务的提升。

随着“4-2-1”家庭的增多,老人供养已成为一大社会难题,一个能给予老人从生活照料、疾病诊疗、专业护理直到临终关怀的整体服务机构,从根本上解决了老人的多层次需求和困扰众多家庭的难题,同时我们依托家庭签约服务系统,将医养结合纳入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融入医联体服务范畴,与兖矿总院构建医联体开通绿色通道,建立了“双向转诊”工作机制,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优先就诊、优先办理住院、同时兖矿总院专家组成二级家庭医生团队提供定期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中医养生保健等服务,使养老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医疗服务质量极大提升。

综上所述,我院自去年8月份医养结合工作运行以来共收住老人62 人次,均为失能和半失能人员,大多数需要提供医疗服务,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救治下,使他们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尊严和勇气,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使他们重新找回了自信,但医学是有局限的,其中2 人在安宁病房无痛苦、有尊严的离去。事后,老人子女提着水果前来感谢医护人员对老人的精心照料和治疗。老年护理院自建设、投入使用以来,得到了局党委、街道党工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局领导和街道领导多次到服务中心调研指导,看望慰问老人。老人们的依赖,家属的信任和满意,政府的支持,使我们对工作更有信心。医养结合的养老经济费用实现了1+1<2 的模式,服务温馨细致,就医及时方便,就像是一种亲情服务,老人在这里生活更踏实、子女更安心,让老人有家的归属感,有医疗需求的安全感。医护工作人员在医养结合的道路上会一如既往地把爱心、耐心、细心、真心全部赋予这一份光荣、值得社会尊重的养老事业,以舒适优美的环境,齐全的配套设施,专业优质的服务,照护好每位入住老人,达到老人舒心、子女放心的目的。

猜你喜欢

医养养老机构
医养当兴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养老之要在于“安”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