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019-01-16林裕凤

数学大世界·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圆柱课前预习人教版

林裕凤

在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发现和提出问题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核心就是问题,因此,注重学生学习数学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不仅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与认同感,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简单、幼稚,教师也不能歧视或者嘲笑,而是要耐心地引导,让学生学会进行题意分析,并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小学生发现、提出问题的主动意识。特别是对学困生,只要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要给予表扬,保护学生“问”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只要有机会或者有疑问,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且毫无拘束地抢着提出问题。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中加法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文具店里面销售的物品和价钱,然后问学生:“你们从这些信息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针对这些物品和价格提出数学问题吗?”很多学生在经过一番思考后,都提出了问题:购买1支铅笔与1块橡皮一共要花多少元?1把尺子比1支钢笔便宜着多少元?1支钢笔比1支铅笔贵多少元?2块橡皮与3支铅笔一共多少元?……虽然学生提出的某些问题不能在本节课进行解答,但所有问题都是学生自主思考后提出来的,教师应该主动称赞学生善于思考、勇敢提问,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大胆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设计巧妙的導入环节,提升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对新知识和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小学生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种心理特征,有目的地设计“问”的情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提问“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年、月、日”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导入环节,首先向学生演示一个皱眉观看日历本的男学生图片,“小朋友们,小林被一个问题苦恼,其他的小朋友每年都会过生日,可他已经12岁了,却只过过3次生日,所以,小林正在日历中寻找他的生日,你们能不能帮他解决这个烦恼呢?”此时学生就会思考“小林12岁了,却只过了3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日历印错了?还是因为小林的生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呢?”通过这样巧妙的导入环节设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很自然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知不觉中增强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课前预习,让学发现问题,并在课堂当中提出问题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上课前预习下一节课需要学习的教材内容,并在学生自学前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预习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如:比较新旧知识,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提出对应题;新知识实际的意义、定律、性质、特征以及公式;算理、解法以及关键字词;最后提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的知识点。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圆的周长》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互相之间交流自己课前预习的内容和预习时发现的相关问题,如:什么是圆的周长?圆周率概念当中的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率数值是不是固定的?运用教材当中的方法解决问题时,为什么每次得到的答案都不同?怎么解决?圆周率值为3.1415926535…,最后一个5后面是什么数字?而这些问题都是本节课需要一一解决的重点与难点问题。通过这种课前预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发现与提出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当教师在课堂上解决这些问题时,学生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也更容易理解这些问题涉及的知识点。

四、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手是意识最伟大的培育者,同时也是智慧的创造者。”动手操作是让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变成为抽象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小学数学《圆柱的认识》这一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以及剪一剪的动手实践活动,自己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圆柱形物体,学生在这个动手操作环节当中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如:每一个圆柱的两个底面是不是都是相同的?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会得到什么样的图形?展开图和圆柱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有些圆柱从侧面展开图后,会得到长方形,而有些得到的却是正方形?”然后再让学生之间交流自己在动手制作圆柱时遇到的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疑惑,对于无法通过交流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带领学生解决,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有效提升数学教学效率,让学生有更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

总之,问题是小学数学的灵魂,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培养小学生创新与发展思维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顺应新课程教育目标的要求,综合运用多样化的途径与方式激发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和大胆提出问题的意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其日后的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注:本文系龙文区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下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课题编号:LWKT19008)】

猜你喜欢

圆柱课前预习人教版
圆柱的体积计算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
圆柱表面积的另一种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