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科胸痛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探讨

2019-01-16邹慧莉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
关键词:邳州胸痛急诊科

邹慧莉

(邳州东大医院急诊科,江苏 邳州 221300)

急诊科具有接诊患者所患疾病的种类多、病情危重、复杂且进展迅速等特点。该科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反映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胸痛是急诊科患者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多由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及主动脉夹层等疾病引起。对这类患者进行及时高效的急救和护理对于挽救其生命、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以近年来邳州东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这类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邳州东大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胸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6例/组)。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0~82岁,平均年龄为(51.3±17.6)岁;其中,有18例女性、28例男性;其中,有5例夹层动脉瘤患者,有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20例心绞痛患者,有5例肺炎患者。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1~84岁,平均年龄为(51.4±17.7)岁;其中,有19例女性、27例男性;其中,有4例夹层动脉瘤患者,有1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21例心绞痛患者,有4例肺炎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为:在接诊患者后,对其进行简单的分诊,然后对其病情进行初步评估。为患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严格遵医嘱使用抢救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并协助其完成心电图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肝肾功能检查、心肌酶检查及血常规检查等。为观察组患者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为:1)进行接诊后的护理。对于自行就诊的患者,护理人员协助其进行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心率及心肌标志物等指标的检测,评估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由120急救中心接诊的患者,护理人员全面、客观地采集其相关的信息,包括其疾病的性质、诱发因素、胸痛的表现、胸痛持续的时间、伴随症状、放射痛涉及的部位及病情的进展情况等。向患者家属详细询问患者合并症的情况和既往病史,包括其是否在接受药物治疗、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等疾病。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应遵循先治疗、后收费的原则优先对其进行救治。2)进行有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以患者的病因为基本依据,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运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MEWS)系统将患者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低危(即一般急诊患者)、中危(即重症患者)和高危(即危重症患者)三个等级。将低危患者送入留观区,对其进行病情监护。对中危患者在进行病情监护的基础上严格遵医嘱实施强化治疗。对危重症患者按照其病情对其进行不同的治疗及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立即让其吸氧、进行绝对卧床休息,迅速为其建立静脉通道,严格遵医嘱为其使用镇痛药、硝酸酯类药物及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并对其进行生命体征监护,然后协助其及时接受介入治疗。对于急性肺栓塞患者,在对其进行止痛、吸氧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快对其进行抗凝、溶栓或介入治疗。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对其进行镇痛、镇静治疗,并为其使用控制血压、负性心率与负性心肌收缩力的药物,然后协助其接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护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护的时间(包括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从入院至开始治疗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和效果(包括治疗的有效率、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6.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治护时间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从入院至开始接受治疗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护时间的对比 ( ±s )

表1 两组患者接受治护时间的对比 ( ±s )

组别 例数 在急诊科停留的时间(min)从入院至开始治疗的时间(min) 住院时间(d)对照组 46 17.6±8.4 28.7±5.5 10.9±3.6观察组 46 12.3±4.5 22.1±3.4 9.1±2.5 t值 10.635 8.112 8.273 P值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较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护效果的对比 [%(n)]

3 讨论

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科胸痛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有利于快速、准确地诊断其病情,从而缩短其抢救的时间,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避免其病情加重[2]。该护理流程要求在胸痛患者入院后,先使用MEWS系统评估其病情,然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急救和护理。在对急诊胸痛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胸痛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其胸痛的程度不呈正比,不能忽视胸痛不明显患者的病情。2)胸痛患者的病情变化快,应详细询问其发病诱因、病史、胸痛持续的时间及基础疾病的情况,从而准确诊断其病情[3]。3)合理运用心肌标志物检测等技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4)心脏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机体中血钾的水平密切相关,应密切监测其血钾水平的变化情况[4]。

综上所述,对急诊科胸痛患者用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可缩短对其进行治疗的时间,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猜你喜欢

邳州胸痛急诊科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邳州消防出实招 打通“生命通道”
最美的风景
——江苏邳州老年大学校歌
有些胸痛会猝死
邳州走出一条特色养老服务之路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邳州地区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热性惊厥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