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检查在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2019-01-16毛文杰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
关键词:误诊率复合体韧带

毛文杰

(南京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射科,江苏 南京 210018)

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相关的生物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在维持脊柱后柱的稳定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随着临床上对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生理作用认识程度的逐步深入,其完整性已成为临床医生判定胸腰椎损伤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一项重要指标[2]。以往临床上常采用X线检查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但效果不够理想。本文对南京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6例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CT检查在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抽选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南京市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76例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患者(其病情均经手术探查得到确诊)。根据术前诊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38例/组)。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11例;其病程为1~28 h,平均病程(10.4±2.1)h;其年龄为20~76岁,平均年龄(41.2±6.7)岁。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4例;其病程为1~29 h,平均病程(10.1±2.5)h;其年龄为20~73岁,平均年龄(40.9±7.1)岁。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采用X线检查对对照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进行X线检查的方法是:使用X线机对患者的胸腰部进行正侧位摄片。采用CT检查对研究组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进行CT检查的方法是: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对其脊柱胸腰段进行扫查。在进行扫查操作的过程中,协助其改变体位,询问其感受,以确定其发生损伤的具体部位。将检查所得图像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检查所用的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文中的数据应用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患者进行检查所用的时间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其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误诊率和漏诊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检查所用的时间

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进行检查所用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38±2.51)min和(18.73±3.15)min。研究组患者进行检查所用的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

研究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94.7%)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65.8%)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准确率

2.3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研究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病情诊断的误诊率和漏诊率[n(%)]

3 讨论

近年来,胸腰椎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有研究指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脊柱的稳定性进行准确的评价能够帮助临床医生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3]。以往临床上常采用X线检查诊断胸腰椎骨折合并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但有研究发现,对此病患者进行X线检查无法准确地反映其韧带结构损伤的情况。而明确此病患者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是否处于完整状态对评估其脊柱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4-5]。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CT检查在诊断胸腰椎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较高。对此病患者进行CT检查所用的时间较长,但能够提高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猜你喜欢

误诊率复合体韧带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CoFe2O4/空心微球复合体的制备与吸波性能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3种多糖复合体外抗肿瘤协同增效作用
日本西南部四国增生复合体中的锰矿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