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

2019-01-16刘海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
关键词:磺酸钠丹参酮心肌病

刘海涛

(涟水县梁岔镇梁岔中心卫生院,江苏 淮安 223400)

缺血性心肌病(ICM)为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是由于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或冠状动脉结构异常等,导致其心肌长时间缺血,使其心肌呈弥漫性纤维化所致。ICM患者的病情若严重,可发生心力衰竭[1-2]。易并发心力衰竭是ICM患者死忘率高的原因之一。有研究资料显示,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很好[3]。为了探讨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笔者对涟水县梁岔镇梁岔中心卫生院收治的48例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涟水县梁岔镇梁岔中心卫生院收治的48例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4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0例;其年龄为43~74岁,平均年龄为(66.5±2.4)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有3例,为Ⅲ级的患者有16例,为Ⅳ级的患者有5例。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13例、女11例;其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66.7±2.8)岁;其中心功能分级为Ⅱ级的患者有4例,为Ⅲ级的患者有16例,为Ⅳ级的患者有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强心及利尿等常规治疗,连续治疗2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进行治疗。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的用法为:将60 mg的此药加入到2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1次/d,连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接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浆脑钠肽的水平、LVEF及LVEDD。根据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情的改善情况,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等级[4]。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改善2级,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改善1级,其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未改善,其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在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水平、LVEDD及LVEDD的比较

接受治疗前,研究组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水平为(885.45±102.12)ng/L, 其 LVEF为(35.34±9.04)%,其LVEDD为(65.59±6.54)mm;对照组患者血浆脑钠 肽 的 水 平 为(884.30±101.82)ng/L, 其 LVEF为(35.18±9.23)%, 其 LVEDD为(65.47±6.37)mm;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水平、LVEF及LVEDD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水平为(523.98±85.43)ng/L,其LVEF为(49.33±12.24)%,其LVEDD为(56.23±7.33)mm;对照组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水平为(810.12±89.54)ng/L,其LVEF为(40.03±10.45)%,其LVEDD为(63.10±5.67)mm;研究组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其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其LVEDD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 1。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水平、LVEDD及LVEDD的比较(±s )

表1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浆脑钠肽的水平、LVEDD及LVEDD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血浆脑钠肽(ng/L) LVEF(%) LVEDD(m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24 885.45±102.12 523.98±85.43 35.34±9.04 49.33±12.24 65.59±6.54 56.23±7.33对照组 24 884.30±101.82 810.12±89.54 35.18±9.23 40.03±10.45 65.47±6.37 63.10±5.67 t值 0.392 8.591 0.375 4.092 0.399 4.001 P值 0.984 0.000 0.988 0.000 0.915 0.000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接受治疗后,在研究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14例,为有效的患者有9例,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83%;在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显效的患者有5例,为有效的患者有13例,为无效的患者有6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3 讨论

人的心肌在正常状态下对氧的摄取率约占冠状动脉血流输送量的3/4。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患者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或冠状动脉结构异常等,导致其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5]。心力衰竭是缺血性心肌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在病情严重时,可发生死亡。丹参中有效的活性成分为脂溶性丹参酮。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从丹参酮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指出,丹参酮ⅡA磺酸钠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抑制冠状动脉及主动脉中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作用。该药还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患者体内的氧离子,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从而保护其心肌细胞。另有研究资料指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抑制患者心肌细胞的凋亡与肥大。该药具有钙离子阻滞剂的特点,可抑制患者心肌细胞发生钙内流,从而避免其心肌细胞内钙离子出现聚集或超载的情况[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接受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LVEF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浆脑钠肽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其LVEDD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猜你喜欢

磺酸钠丹参酮心肌病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丹参酮 IIA 磺酸钠注射液对造影剂引起肾脏损害的作用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附18例报告)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