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草酸二铵与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研究

2019-01-16张振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
关键词:保肝卡韦二铵

张振江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江苏 宿迁 223800)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患者进行乙肝病毒检测的结果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但有肝炎表现的疾病。该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1]。目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原则是降低患者体内的病毒量,改善其肝功能。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酸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甘草酸二铵和异甘草酸镁均具有良好的保肝、护肝的作用。为探讨使用甘草酸二铵与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笔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这些患者的纳入标准为:1)其病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2]。2)未合并有其他类型的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及酒精性肝病。3)在参加本次研究前半年内未使用过抗病毒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4)不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在这些患者中,有45例男性患者,有45例女性患者;其年龄为23~48岁,平均年龄为( 36.25±5.49) 岁;其病程为1~7年,平均病程为(3.67±0.67)年。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甘草酸二铵组(30例)及异甘草酸镁组(30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让三组患者均每天口服1次恩替卡韦分散片,每次服0.5 mg。在此基础上,将150mg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加入到2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为甘草酸二铵组患者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将150 mg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加入到25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为异甘草酸镁组患者静脉滴注,每天滴注1次。三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观察三组患者乙肝病毒基因(HBV-DNA)转阴、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的转换及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的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甘草酸二铵组患者及异甘草酸镁组患者HBV-DNA的转阴率、HBeAg的转阴率、抗-HBe的转换率及ALT的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甘草酸二铵组患者及异甘草酸镁组患者HBV-DNA的转阴率、HBeAg的转阴率、抗-HBe的转换率及ALT的复常率相比,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HBV-DNA转阴、HBeAg转阴、抗-HBe转换及ALT复常的情况[n(%)]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传染病。该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肝脏可受到严重的损害,甚至发生肝硬化和肝癌。恩替卡韦是一种核苷酸类药物。该药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能有效地抑制HBV-DNA的复制。但恩替卡韦不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单一使用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容易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建议临床医生使用核苷酸类药物联合保肝药物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甘草酸二胺和异甘草酸镁均为具有抗炎、保肝及护肝作用的药物。甘草酸二铵能明显阻止半乳糖胺、四氯化碳及硫代乙酰胺引起的ALT增高,对抗半乳糖胺所致的肝细胞线粒体及核仁损害,提高肝糖原及核酸的水平,减少肝细胞坏死。异甘草酸镁可防治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肝损伤及ALT升高,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的情况。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与单独使用恩替卡韦相比,使用甘草酸二铵与异甘草酸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保肝卡韦二铵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的患者选择有何区别
恩替卡韦在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旺季扫尾二铵市场走势如何?
二铵减产 复合肥增产
上半年磷酸二铵市场波澜不惊
磷酸二铵:“钱景”如何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化
光敏氧化制备抗癌及保肝的二萜衍生物
保肝药物体内活性筛选方法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