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耳尖放血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观察

2019-01-16许庆龄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
关键词:耳尖外感体温

许庆龄

(毕节市中医院儿科,贵州 毕节 551700)

外感发热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1]。小儿机体的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其抵抗力较差,容易出现发热的症状。外感发热患儿可出现咽部疼痛、扁桃体肿大等症状。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当,可使该病患儿出现高热、抽搐的症状,可影响其生命安全[2]。研究发现,在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为其使用耳尖放血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耳尖放血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毕节市中医院收治的150例外感发热患儿。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年龄为2~7岁,其平均年龄为(4.9±0.8)岁;其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有38例、37例。对照组患儿的年龄为3~7岁,其平均年龄为(5.0±0.8)岁;其中,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分别有39例、36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小儿外感发热的诊断标准

患儿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的症状,其扁桃体鲜红或出现肿大,其血液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可明显增多[3],其体温为38.1℃~40℃,其病程>2 d[4]。

1.3 治疗方法

为对照组患儿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用法是:用开水冲服。年龄为6~11个月的患儿,每次服1~2 g,每日服3次;年龄为1~3岁的患儿,每次服2~3 g,每日服3次;年龄为4~6岁的患儿:每次服3~4 g,每日服3次;年龄为7~9岁的患儿,每次服4~5 g,每日服3次;年龄≥10岁的患儿,每次服6 g,每日服3次。为观察组患儿在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为其使用耳尖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医生用拇指对患儿的一侧耳廓进行轻轻地按揉、提捏。当观察到患儿的耳廓发生充血后,将其耳屏对折。用浓度为75%的酒精对患儿耳尖的皮肤进行消毒。擦拭干净该部位的皮肤后,用1寸毫针快速地刺入患儿的耳尖,挤出几滴血后,用无菌棉球按压其针刺部位进行止血。然后,对患儿对侧的耳尖进行放血。告知患儿的家长在治疗期间要让患儿多喝水、多休息,让其吃清淡的食物。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30 min、1 h、2 h、4~6 h时其体温的变化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其体温下降至正常的水平。2)有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其体温下降>1.5℃。3)无效: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在加重,其体温未下降或在升高[5]。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接受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观察组患儿的体温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表2 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两组患儿体温的比较(℃,±s )

表2 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两组患儿体温的比较(℃,±s )

组别 例数 治疗后的30 min治疗后的1 h 治疗后的2 h 治疗后的4~6 h对照组 75 38.5±2.5 38.0±2.3 38.8±1.5 37.1±1.5观察组 75 37.3±2.2 37.2±2.1 37.5±1.2 36.2±1.3 t值 8.118 4.312 6.179 4.008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外感发热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导致小儿出现外感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小儿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导致其出现外感发热的主要原因。病毒和细菌是导致小儿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发热、流鼻涕、咽部肿痛、舌苔发黄是外感发热患儿主要的临床症状。该病患儿若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情可进一步发展,使其出现食欲下降、贫血、体质变差等症状,不利于其生长发育[6]。过去,临床上主要使用西医疗法对该病患儿进行治疗,以帮助其降低体温,缓解其临床症状,但易使其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

中医认为,小儿的脏腑娇嫩,其形气未充、气血不足,易受外邪的侵袭,这是导致小儿出现外感发热的病理基础。在本次研究中,为两组患儿均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该药的药物成分是连翘、淡豆豉、薄荷、荆芥、栀子(炒)、大黄、青蒿、赤芍、槟榔、厚朴、黄芩、半夏、柴胡、甘草。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可起到疏风解表、清热导滞的功效。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临床上一种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耳尖放血治疗,可以起到调节阴阳、疏通经络、清热解毒、调和气血、醒脑开窍、扶正祛邪、镇静镇痛的功效。研究发现,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耳尖放血治疗,可有效地促进其体温降低[7]。耳部不但是人体的听觉器官,还与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经络关系密切。耳尖在耳廓的最高点,居于阳位。外来之邪主要侵袭患者的阳经、阳位。因此,采用耳尖放血疗法对外感发热患儿进行治疗,可以透邪退热,起到疏通经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患儿。可见,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耳尖放血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可提高该病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其体温尽快恢复正常。这与李丽华[8]的研究结果相符。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耳尖放血疗法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效果较为理想。

猜你喜欢

耳尖外感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耳尖放血治疗麦粒肿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耳尖穴点刺放血,治病有几多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桑菊饮治猪外感咳嗽
止嗽散加减治疗外感咳嗽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