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多次根管治疗术的效果对比

2019-01-16司慧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3期
关键词:牙根管牙髓炎患牙

司慧明

(宿迁市沭阳仁慈医院口腔科,江苏 宿迁 223600)

急性牙髓炎是指由细菌感染所致牙髓组织的急性炎症。该病是牙科的常见病。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主要手术。根管治疗术包括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多次根管治疗术[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急性牙髓炎中。本文主要对比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和多次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宿迁市沭阳仁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106例急性牙髓炎患者。这些患者均未合并有牙周炎、根尖周炎等其他口腔疾病。将这10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32例,女21例;其年龄为32~44岁,平均年龄为(38.5±4.2)岁。在治疗组患者中,有男28例,女25例;其年龄为35~45岁,平均年龄为(38.7±6.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口腔检查、X线检查及牙髓测试等常规检查。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多次根管治疗术。进行多次根管治疗术的方法是:1)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的患牙进行局部麻醉。2)打开患者患牙的牙髓室,采用开髓减压引流的方法对其患牙的根管进行清理。3)根据患者患牙根管的粗细,为其选择不同型号的不锈钢扩大针和根管锉对其患牙的根管进行定位,并测量其牙根管的长度。4)待患者患牙的根管完全干燥后,在其患牙的根管内填充消毒药物,并使用蘸满甲醛甲酚液的医用棉对其患牙的根管进行封闭。5)在患者复诊时,施术者详细检查其患牙的填充条件。患者如果符合进行根管填充的条件,施术者可对其进行根管填充。患者如果不符合进行根管填充的条件,施术者应在其患牙的根管内再次填充消毒药物,直到其符合进行根管填充的条件。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具体的方法是:1)使用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对患者的患牙进行局部麻醉。2)打开患者患牙的牙髓室,去除冠髓,拔出根髓。3)根据患者患牙根管的粗细,为其选择不同型号的不锈钢扩大针和根管锉对其患牙的根管进行定位,并测量其牙根管的长度。4)使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对患者患牙的根管进行交替冲洗,以便于彻底清除其患牙根管内的腐质。5)待患者患牙的根管完全干燥后,施术者使用牙胶尖糊剂以冷牙胶侧方加压法对其牙根管进行填充。在对患者患牙的牙根管进行填充的过程中,应保证其牙根管内无空隙。术后,为两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等药物进行镇痛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的周期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和失败这两个等级。1)治愈:治疗后,患者的患牙无疼痛感和胀痛感,其咀嚼功能及咬合能力良好,其患牙无松动。进行X光检测的结果显示,根管填充均匀、无空隙,患者的牙根尖无异常,其牙龈状态完整,其牙根尖周围无骨质稀疏区。2)失败:治疗后,患者的患牙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感,其咀嚼功能较差,出现了患牙松动、牙龈红肿、牙周袋等术后并发症。进行X光检测的结果显示,患者的牙根尖异常,其根尖周出现局限性透射区。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2.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周期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周期为(13.8±5.9)d,治疗组患者治疗的周期为(8.5±1.2)d。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治疗的周期更短,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10d、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10 d、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时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10 d、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 [n(%)]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治疗期间,在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咀嚼功能障碍的患者有7例,出现牙龈红肿的患者有5例,出现自发性疼痛的患者有6例,该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4%。在治疗组患者中,出现咀嚼功能障碍的患者有3例,出现牙龈红肿的患者有1例,出现自发性疼痛的患者有1例,该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4%。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n(%)]

3 讨论

急性牙髓炎是指由细菌感染所致的牙髓组织急性炎症。牙髓的神经组织是由第二支三叉神经(分布在上颌牙齿内)和第三支三叉神经(分布在下颌牙齿内)组成,经根尖孔进入根管腔和牙髓腔[2]。有研究表明,急性牙髓炎可由牙髓充血迁延而来[3]。急性牙髓炎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夜间疼痛加重等[4]。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有39.1%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可以明确指出其疼痛的部位。急性牙髓炎患者的感染源主要来自深髓,彻底去除其感染的牙髓,在其牙本质与毒性分解产物成功分离后,通过对其牙根管进行填充,可避免细菌再次侵入其牙根管而引发双重感染[5]。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根管治疗术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该病患者若未能及时接受有效的治疗,可使其发生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等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实践证实,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多次根管治疗术,较易导致其牙髓腔再次发生感染。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次性根管治疗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急性牙髓炎中。有研究表明,对急性牙髓炎患者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可减少其治疗的周期,有效地预防其牙髓腔再次发生感染[6]。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后10 d、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时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更高,其治疗的周期更短。这说明,与实施多次根管治疗术相比,对急性牙髓炎患者实施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牙根管牙髓炎患牙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昆明地区人群下颌磨牙根管系统的CBCT研究
探讨儿童橡皮障在乳牙根管治疗术中的临床效果
樟脑酚与氢氧化钙治疗慢性牙髓炎临床疗效比较观察
意向性牙再植治疗重度牙周炎患牙的临床研究
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的短期疗效观察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