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

2019-01-15牟立群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病情护理人员

牟立群

(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神经内科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男29例,女24例;年龄12岁-80岁,平均(45.29±10.37)岁。观察组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14岁-79岁,平均(46.38±10.1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一定的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包括识别并评估护理风险、制定较为科学的护理制度等两个方面。(1)对护理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从临床实践来看,当前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风险类型较多,主要包括:①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因此在对医疗问题的处理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②综合判断力较低,无法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影响病情的危险因素认识不足,未能及时予以评估,以致患者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未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③因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而引起的护理风险。例如,护理记录中客观依据不足,有涂改、漏项、代签名等现象,医生的记录和临床护理人员的记录不完全一致,具有较低的可信度,极易引发护理风险。④专业技能不熟练。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很多患者都需要置管处理,但是由于护理技术上的不足,导致置管脱落和堵塞等风险的发生率较高,既不利于康复,也会影响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评价。⑤院内硬件设施不完善,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跌倒、摔跤等事故。除了上述风险之外,患者自身病情的复杂性也是护理风险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医疗设备种类较多,且性能不良及规格不配套等,进而造成护理风险。如:在患者抢救时氧气瓶氧气不足,各类监护仪器的备用电池没电等原因,耽误了抢救时间。⑥药源性因素: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用药不当或用药配伍不当等,给患者造成不安全因素;同时内科所用的药物都有较严格的适应证,必须对其使用进行严格把握。针对上述护理风险,就需要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断提高风险意识,能准确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及时采取对症的预防和解决措施,避免增加工作量。(2)制定科学的护理制度。除了要准确认识护理风险的类型和危害之外,还需要制定较为全面的护理工作制度以及风险发生后的应急机制,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制度保障。对于因为患者自身因素引发的护理风险,则需要对其展开心理干预,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他们因对病情的担心而产生的负性情绪进行疏导,消除其心理障碍,稳定情绪。同时,讲解成功的案例,增强他们对治疗的信心,提高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

表1 两组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并采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价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80分;满意:≥60分,且<80分;不满意:<6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样本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8例发生护理风险,观察组仅2例。两组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比,观察组3.77%低于对照组15.09%,组间差异显著,经统计学分析有意义(χ2=4.417,P<0.05)。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较多,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1,2],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适合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病情护理人员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