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影响分析

2019-01-15赵铎封加涛简劲峰叶华安林家旺杨宗达王治平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瓣膜缺血性心功能

赵铎,封加涛,简劲峰,叶华安,林家旺,杨宗达,王治平

(1.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 广州 510080 )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冠心病,其往往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患者出现心脏瓣膜病往往导致机体心功能异常,导致其自身血循环异常,造成心肌损伤,如果不能对该疾病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对其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临床上治疗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往往采用同期手术治疗,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从而促进其病情得以早期康复[1]。为分析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心功能影响,本院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3例,年龄62岁-85岁,平均年龄(72.35±6.72)岁;病程1年-16年,平均病程(11.26±4.52)年。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术前经检查发现,均与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相符,符合诊断标准[2];患者临床上均表现出下肢肿胀、心悸、气促等症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具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对本次研究不配合患者排除。

1.3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确保其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状态下合理施术,开胸后沿着患者左侧乳动脉寻找大隐静脉做好备用处理工作。相关医师要想确保患者心肌较为稳定,首先以其主动脉为基点,向其中逐渐注入冷晶体心脏停搏液,选择相应的开口位置即可[3]。如果患者属于主动脉瓣手术治疗,在其相应的冠状静脉窦中逐渐灌注持续性心脏停搏液,然后移植血管远端吻合,常规处理室壁瘤,利用血管夹将左前降支加以短暂性阻隔,同时在患者右心房间隔切口根据其病情实际情况开展二尖瓣置换术与二尖瓣成形术。如果患者进行二尖瓣手术,在同期要将壁钳放置在主动脉根部,实现移植血管近端吻合[4]。

1.4 观察指标 (1)患者治疗前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心功能改善程度加以对比。(2)心功能改善情况:术后利用超声心动图测定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FF)与左心室舒张内径(LVDD);以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参照标准对患者心功能加以分级,I级说明患者有心脏病,日常活动正常且不出现心悸、气喘或心绞痛;II级说明患者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但不出现上述不良情况;III级说明患者体力活动受到严重限制,较轻的活动出现上述不良情况,但正常休息时不会出现;IV级说明患者具有心脏病且出现较为严重的心衰症状[5]。改善越好治疗越好。(3)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统计两组患者出现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心律失常、胸骨感染、二次开胸止血及脑梗死五项并发症,发生率越低,治疗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3.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实验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对比(Mean±SD)(n=103)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经治疗后,发生率比治疗前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103)

3 结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逐渐呈上升趋势,相应地,冠心病、心脏瓣膜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往往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导致该疾病具有较长的发病时间,患者机体衰弱造成手术风险升高,如果不能对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对策,则对其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临床上对该疾病患者往往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被广泛应用的是同期手术治疗,其具有减少二次旁路血管移植、避免损伤患者心肌,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的优势[6]。因此,相关护理人员首先在术前要全面评估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根据病情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强化各项急救措施,推动整个手术过程能顺利进行。另外,相关医师在术中要对患者心肌保护加以高度重视,采用血管桥或顺行灌注,确保其心肌在有氧环境下能促进病情在短时间内得以恢复,并且患者在瓣膜置换或成形术后极易出现并发症,结合其实际情况适当开展利尿或强心等措施,确保患者心肌供氧实现平衡,推动整个术中操作能有序进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机体所承受的负担,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7]。

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经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治疗前低,心功能改善程度也比治疗前好(P<0.05)。由此可证:对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上述同期手术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自身心功能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使得最终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瓣膜缺血性心功能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烂”在心里
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中蒙医康复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内皮祖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诊治中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