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料实证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

2019-01-15王一婷

山西青年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史料课程标准历史

王一婷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0)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一直指导着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的改革与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更是体现着历史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完整的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五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并明确出五种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指出史料实证是指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要求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

一、史料实证的定义与要求

史料实证其实是一种态度与方法,他要求在历史教学中通过严禁的考察获取真实可信的史料,以期达到还原真实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最大的目的是还原历史的本身,并把史料作为依据,目标是以求真实。通过对史料进行筛选分析区分出不同的史料,并将真实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客观的分析历史、完整的了解历史。“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实事求便是史学研究者们的守则。史料既是沟通我们揭开历史神秘面纱的桥梁,更是我们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重要基石。因此,史料实证是我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方法与手段,也是达到形成正确的解释历史和评判历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的重要要求。

二、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教学中仍然流传着一种固有的落后的教育模式,那就是教师把教材当做固有且唯一的知识来源。不厌其烦的勾画书中的知识点,乐此不疲的告诉学生哪些可能是考试的重点如何记忆这些知识点,甚至不时的进行听写与默写颇有一副诲人不倦的敬业形象。其实这就是很多学校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的教育理念达不到课程标准要求的问题。

同时,一些年轻的新老师不再墨守成规。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却忘记了把握史料的真实性,不能因材施教、科学严谨的运用史料。比如,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活跃的课堂氛围,例如设计小游戏,播放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作品等多种多样的课堂设计,以期望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却忘记了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很多史料来源包含了夸张或虚构的文学色彩,在教学设计中忘记了对其进行甄别,考察史料的可信度与使用价值。掩盖了历史教学中对科学性、严肃性、严谨性的要求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对自己祖国的发展历史的了解、对世界各国国家历史发展的轨迹的总结,其实更重要的是在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学习了解中,学生达到对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转变。所以更加突出了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科学的判断与解释历史现象问题。

三、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需具备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他们互相关联,互为补充,是在历史学科学习中所必须具备的五种品格,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其中本文所提及的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中的关键方法与能力,是众多素养养成的重要基础与途径。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一直以来有不少的人对其有误解,认为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不需要具备自然学科的严谨科学态度,证据意识不足,只需要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在高中教材必修一中第4页第一自然段就颇为不严谨,课文中写到“距今大约五千年前”,其实有确切史料记载的距今也就只有三千七百多年,所以很多老师讲到这儿时就会提醒学生多注意运用史料来论证。其实,在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特点是:第一是用证据说话;第二是论从史出。很多老师在讲述课程时会采取引用大量史料,这也是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特点,课文与教材得出的结论也需要引用史料来进行论证。

什么是史料呢?历史学教授葛懋春在《历史学科概论》中指出:“史料就是研究历史和撰写历史所用的资料,或称之为历史的信息。史料是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载体,所以常说的证据意识就是史料实证素养。我们通过对史料的论证、分析、推理得出我们相应历史事件的结论,完成历史教学的目标。在历史教学中要做到用史料论证、用史料说话、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史料的引入,对每一段史料进行认识。历史作为一门通俗学科基本上人人都会,人人都懂,但是正确的历史认识,完整的历史思维模式却是需要传授培养的。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们对史料形成完整的认识,认识这个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和结果,以及发生这件历史事件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强调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史料进行了解,学习史料的种类和划分标准等,并区分文献、实物、口述和图文资料的区别,界定哪些为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等。在一定的学习了解基础上,列举大量的史料让学生进行辨别学习、加深印象,使学生了解到史料的重要性。历史教学最重要的就是系统的对以往史料的归纳和学习,并“以史为鉴”,所以史料对于形成学生正确的历史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起着主导的作用。

由于高中历史知识的有限,所以导致专家在编写教材时运用的史料也极为有限,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就需要教师加大对史料的收集和课堂内容的丰富。例如,教师在必修二专题四讲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可以引证大量的图文资料或者展示实物,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经济基础变化所带来的上层建筑的变化,更准确的认识学习那一段历史。

在中国近现代史学习过程中更要注重对史料的收集与运用,由于当时处于社会大动乱时期,各国纷纷派出驻华使者。从认知史料到辨析史料,再到解读和运用史料是史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研究中国近现代史时不仅要收集国内的史料,也要注意对国外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类型复杂,且很多论述存在不足之处,所以需要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必须重视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史料实证素养,史料对于了解历史的真实性,正确认识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需加强自己的学习,更新教学方法,重视对史料教育的培养。

猜你喜欢

史料课程标准历史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美育史料·“八·一三专号”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史料二则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