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微量喂养联合乳酸菌胶囊在新生儿窒息患儿中的应用价值

2019-01-14蒲荣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36期
关键词:奶量乳酸菌胃肠道

蒲荣玲

新生儿发生窒息会造成电解质紊乱, 从而引发应激反应,不仅会使患儿神经系统受损, 还会造成胃肠道系统受损, 且在胃肠屏障功能被破坏后易引发患儿全身性的炎性反应, 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健康及生长发育[1]。为此, 本研究中采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乳酸菌胶囊治疗新生儿窒息患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80例新生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的诊断标准[2-4], 该评分表主要包括新生儿出生1 min后心率、肌张力、呼吸、皮肤颜色及刺激反应, 若评分值为0~3分则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无窒息。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90例。对照组患儿中, 男43例, 女47例;胎龄 37~41 周 , 平均胎龄 (39.25±1.05)周 ;体重 1.4~3.7 kg,平均体重 (3.12±0.24)kg;Apgar评分 2~6分 , 平均 Apgar评分 (3.52±1.68)分。研究组患儿中 , 男 42例 , 女 48例;胎龄 38~41 周 , 平均胎龄 (39.15±1.02)周 ;体重 1.3~3.8 kg, 平均体重 (3.31±0.21)kg;Apgar评分 2~6分 , 平均 Apgar评分(3.52±1.68)分。两组患者的性别、胎龄、体重及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待两组患儿复苏后予以早期微量喂养, 先观察患儿吸吮、吞咽反射能力, 再予以不同的治疗方式。若为良好患儿在娩出后2 h可用5%葡糖糖试喂;若为可耐受患儿在娩出后24 h可给予母乳喂养或新生儿配方奶;而喂养不耐受患儿可通过非营养性吸吮喂养, 如经口鼻管饲以母乳或新生儿配方奶等, 在进食期间注意喂养的速度, 避免流速过急过猛;且对于营养或液体补充不足者可予以静脉营养补充。具体喂养奶量应根据患儿的体重、胃肠耐受能力进行调整 , 如体重超过 2 kg 患儿 , 喂奶量为 4~8 ml/次 , 每日添加奶量为 8~10 ml/kg;体重为 1.5~2 kg患儿 , 喂奶量为 3~4 ml,每日添加奶量为4 ml/kg;而对于体重低于1.5 kg患儿, 喂奶量为1~2 ml, 每日添加奶量为2 ml/kg, 喂养间隔均为2~3 h/次。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使用乳酸菌胶囊(江苏美通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80184)联合治疗, 将胶囊中的粉末取出溶于温水或奶中, 具体用药量根据患儿体重调整, 若患儿体重低于 1.5 kg, 每次用药为 1/4 粒 ;若体重为 1.5~2 kg, 每次用药为1/3粒;若患儿体重超过2 kg, 每次用药为1/2粒,用药次数均为2次/d;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并进行减量调整。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CRP、PCT水平,上述指标分别使用免疫化学发光法、特定蛋白分析仪进行检测[5]。此外,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每日增加奶量、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CT、CRP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治疗前的PCT、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治疗后, 两组患儿的PCT、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儿PCT、CRP水平下降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治疗后每日增加奶量、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经治疗后, 研究组患儿每日增加奶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达全胃肠道喂养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CT、CRP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PCT、CRP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PCT(ng/m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90 0.89±0.24 0.64±0.03a 32.68±2.15 19.34±1.62a研究组 90 0.91±0.12 0.34±0.01ab 33.02±2.85 12.64±0.51ab t 0.707 90.000 0.904 37.425 P 0.480 0.000 0.368 0.000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每日增加奶量、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每日增加奶量、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每日增加奶量(ml/kg) 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90 5.01±0.98 8.67±1.24 14.36±1.85研究组 90 10.23±1.42a 5.36±1.28a 11.36±1.08a t 28.702 17.620 13.286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报道, 早期微量喂养可有效地改善新生儿窒息后存在的症状, 其通过生物学作用刺激患儿的胃肠黏膜受体, 使得紊乱的胃肠神经功能恢复至正常, 以促使胆汁分泌及肠黏膜生长, 从而达到改善患儿胃肠动力的目的, 但是新生儿窒息会造成患儿诸多器官功能发生异常, 其中胃肠道的应激反应最敏感, 同时新生儿胃肠发育未完善, 其胃肠胆酸及胃酸水平分泌较弱, 杀菌能力较弱, 此时胃肠易遭受细菌侵入危害, 为此, 还需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6]。乳酸菌胶囊可有效地调节机体胃肠菌群失调症状, 该药物中的乳酸菌可在患儿肠道内繁殖, 促进其肠道菌群的定植, 不仅可抑制肠道内细菌的繁殖, 还能起到促进消化和止泻的功效, 有效改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 促进其胃肠功能早期成熟。另一方面, 新生儿窒息患儿的PCT、CRP水平均存在生理性升高,与患儿应激反应引发的体液坏境改变有关[7]。经治疗后, 两组患儿的PCT、CRP水平均明显下降, 但研究组患儿采用早期微量喂养联合乳酸菌胶囊治疗, 其PCT、CRP水平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且每日增加奶量明显多于对照组, 达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对新生儿窒息患儿予以早期微量喂养联合乳酸菌胶囊治疗, 可改善患儿的胃肠功能, 调整其胃肠菌群,促使患儿早日康复及健康发育, 此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奶量乳酸菌胃肠道
益生菌和乳酸菌不能画等号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宝宝饱不饱,衡量有四招
酸和盐胁迫对乳酸菌活性的影响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原发于生殖系统胃肠道外间质瘤MRI特征分析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Should a colonoscopy be offered routinely to patients with CT proven acute diverticulitis?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metaanalysis of best available evidence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