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儿童画好想象画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49期
关键词:儿童画讲故事感官

喜欢画画是儿童的天性,且儿童画的常常是“想象画”。在绘画时,儿童往往会对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搜集到的视觉信息和已知的内容形象进行有意识的罗列、嫁接、整理、组合,并在自己勾画的物体上进行多次的想象添加,从而使画面变成他想要的样子。儿童的想象画中蕴含着儿童的创造力、审美意识、情绪情感等。

儿童的想象画不会拘泥于形象的准确,儿童都是凭自己的主观感觉来画画的,喜欢描绘自己心里觉得重要和有意思的内容,而忽略某些细节特征。教学中,教师采用能够激发儿童创作兴趣、挑起儿童绘画灵感、点燃儿童思维火花的指导方法与策略是十分有必要的。

1.为儿童提供更多感官体验的机会。

儿童绘画的素材往往来自他们眼睛看到的、手摸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嘴巴尝到的种种事物。因此,教师应为儿童提供多种感官体验的机会。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好。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同时有针对性地将来源于生活的真实素材呈现在他们面前,从而为其想象画的创作奠定基础

2.积极引导儿童“讲故事”。

这里的“讲故事”是指引导儿童讲述自己心中的“创意故事”,或者说是“编故事”。画想象画并不仅仅需要儿童画出他们在生活中实际所见的场景,其更多地依赖于儿童对自己想要绘制的物体的主观认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觉。感觉来自感官经验,因此,教师需要给予儿童看、听、想、说的机会,积极引导儿童讲创意故事,其实儿童画想象画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讲故事的过程。在绘画时,儿童需要调动思维,积极想象、构思绘画的主题和内容,完成着色等,这是儿童展现自己创意的过程。所以,儿童画都是个性十足、独一无二的。

3.激发儿童绘画的情感与动机。

儿童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和憧憬、对大千世界的好奇、对内心所思所想的表达需求是他们绘画的动机。因此,教师应基于儿童的好奇心与情感宣泄之需,激发儿童的绘画情感与动机。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儿童介绍自己的想象画作品,也可以适当地展示其他的儿童想象画作品,以激发他们的创意灵感。通过这样的介绍和展示,儿童会产生竞争意识,从而变“要我想、要我画”为“我要想、我要画”。

4.鼓励儿童说出内心的感觉。

当儿童面对自己的想象画时,我们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创意和内心的真实感觉。说的过程也是儿童自我评价的过程。对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引导,如问学生:这幅画上的场景是现实中的还是想象中的?这幅想象画作品表现了什么?它向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画上的人物在做什么?他们的情绪是怎样的?他们为什么穿着这样的衣服?或者还可以这样问:你的创作意图是什么?这样画是想表达什么意图?这幅作品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感觉?这样的提问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儿童理清自己的想象思路,同时还可以提高其鉴赏能力。

当儿童在进行想象画创作时,教师不要随意地打断他们,而要适时地给出激励的、赞许的评价,以保护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自尊心。

猜你喜欢

儿童画讲故事感官
如何鉴赏儿童画
听冬神讲故事
我的儿童画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儿童画作品展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儿童画为什么不能追求画得太像》等